杨靖宇牺牲细节:身携巨款却一颗粮食也没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靖宇牺牲细节:身携巨款却一颗粮食也没有
【导读】敌人从他的身上搜出了毛瑟手枪1支、子弹160发;考尔特式二号手枪1支、子弹30发;考尔特式三号手枪1支、子弹40发;现金6600元。
此外还有手册、表及钢笔等物品。
杨靖宇死后,敌人解剖了他的尸体,他的胃里竟然连一粒粮食也没有!
本文摘自《世纪桥》2012年12期,作者:王晓辉,原题为《解密:杨靖宇殉国前最后几天的历史细节》
杨靖宇在牺牲前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也来不及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样的口号,他唯一的行动就是与敌人顽强战斗,直至被敌人击倒。
当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发现无一粒粮食,竟也被大名鼎鼎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所感动。
还是让我们看看他的最后战斗吧。
史学工作者刘平在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后,写下了杨靖宇壮烈殉国的文章,文章说:
杨靖宇将军和他所率领的抗日部队,自1932年秋冬起,特别是从1933年10月27日越过辉发江开辟江南广大抗日游击区以来,神出鬼没,英勇杀敌,给日本帝国主义以致命的打击,并成为日寇统治东北的心腹大患、“治安之癌”。
于是便采取归屯并户、保甲连坐、烧光杀光等种种灭绝人性的残暴手段,妄图切断抗联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便通过武力加以彻底歼灭。
但是,这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爱戴和援助的抗日队伍,非但没有被敌人消灭掉,反而在敌人的“围剿”、“讨伐”中越战越强。
从反日游击队发展到人民革命军,又从人民革命军发展到抗日联军。
队伍从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最后达到数千人。
使日伪军队闻风丧胆,惶惶不可终日。
虽然敌人从1936年4月起连续搞了二年的“治安肃正”工作,进行了无数次的“围剿”、“讨伐”,但始终消灭不了这支抗日力量。
为了彻底消灭杨靖宇部队,敌人从1939年10月起又进行了一次“特别治安肃正工作”。
目的就是以专用部队的“讨伐”
作为纬,以警防队及其行政警察森林警察队、协和会归顺工作队及其它各关系机关的各项工作作为经,发挥日满军警的综合力量,专心一意扑杀歼灭杨靖宇“匪团”。
为了达到这个罪恶目的,日伪当局除了增调大量日伪正规军外还专门建立了11个警察队(共3141人)和遍布各地的警防队(共3450人)、特搜班(373人)、指纹班(86人)、森林出击队(650人)等反动武装和组织,采用“壁虱战法”(亦称“狗蝇子战术”),在飞机的配合下,日夜进行大“讨伐”。
为了搞所谓“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敌人还使用各种毒辣手段,来切断杨靖宇部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彻底遮断粮道”,以将其“赶入饥饿圈内”。
仅仅是为了捕杀杨靖宇本人,日军就专门组织了“三队”(富森工作队、程挺进队、唐挺进队)、“一班”(地方工作班)。
甚至不惜用1万元巨额现金悬赏缉拿杨靖宇。
总之,敌人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来捕杀杨靖宇和消灭他所统率的抗日队伍,这就使杨靖宇部队处于极度的困难之中,几乎每天都要与强敌遭遇。
天寒地冻,无衣无食,赤足在雪地上行军,空腹与敌人战斗,是经常的事情。
在当时,一顿最好的美餐不外是雪水煮玉米粒,至于油盐酱菜,更是连想都不能想的事,常常是几天几夜不吃不睡,与敌周旋。
抗联战士们所吃的苦,所遭的罪,在今天实在是无法想象。
面对着强大的敌人,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与敌正面冲突,杨靖宇从1939年末开始,即采取了化整为零的策略,把大部队分散成若干股小部队活动。
这样既便于隐蔽自己,又便于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但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仍然无法摆脱强敌的追击。
残酷的战斗,险恶的环境,使杨靖宇所率领的这支英雄队伍的人数越来越少。
据记载,1939年12日24日杨靖宇身边尚有400余人的抗联队伍,到1940年2月2日就剩下二十七八个人了,到2月5日仅剩下12个人了,到2月15日早晨,当杨靖宇再一次被敌人发现时,他身边就只有7名战士了。
2月15日这一天,杨靖宇和他身边的7个战士,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