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之困境——基于准公共产品限域的讨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赵晔琴[1,2,3]
作者机构: [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241;[2]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3]华东师大—纽约大学社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页码: 68-75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6期
主题词: 保障房;准公共产品;农民工;制度困境
摘要:农民工的城市住房保障问题不仅是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地方政府治理中的难点问题。

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不是简单的住房市场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结构性的问题。

城市有限的公共资源(空间资源、财政资源等)、政策建构主体的权威、强势利益主体的态度、政策落实的差异等现实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抑制了将农民工纳入保障房体系的可能性。

因此,应该将保障房看成是城市准公共产品,借助公共产品的相关概念,分析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住房体系的制度困境与现实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