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鸿雁之什.黄鸟》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雅·鸿雁之什.黄鸟》赏析
《黄鸟》,《诗经·秦风》的一篇。
为先秦时代秦地汉族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十二句。
是讽刺秦穆公以人殉葬,痛悼“三良”的挽诗。
此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双关语的运用,增强了凄惨悲凉气氛,渲染了以人为殉的惨象,从而控诉了人殉制的罪恶。
清陈继揆《读诗臆补》评之为“恻怆悲号,哀辞之祖”,诚然。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题解:流亡者希望回到家乡。
【原文】
黄鸟黄鸟1,无集于穀2,无啄我粟。
此邦之人,不我肯穀3。
言旋言归4,复我邦族5。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
此邦之人,不可与明6。
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7,无啄我黍。
此邦之人,不可与处。
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译文】
黄鸟黄鸟你听着,不要聚在榖树上,别把我的粟啄光。
住在这个乡的人,如今拒绝把我养。
常常思念回家去,回到亲爱的故乡。
黄鸟黄鸟你听着,不要桑树枝上集,不要啄我黄粱米。
住在这个乡的人,不可与他讲诚意。
常常思念回家去,与我兄弟在一起。
黄鸟黄鸟你听着,不要聚在柞树上,别把我的黍啄光。
住在这个乡的人,不可与他相处长。
常常思念回家去,回到我的父辈旁。
【注释】
1.黄鸟:黄雀。
2.榖(ɡǔ):木名,即楮木。
3.穀(ɡǔ):养育。
"不我肯穀"即"不肯穀我"。
4.言:语助词,无实义。
旋:通"还",回归。
5.复:回去。
邦:国。
族:家族。
6.明:通"盟",讲信用。
7.栩(xǔ):柞树。
【赏析】
黄鸟呀黄鸟,你这贪得无厌的东西,你为什么吃光了我的粮食,还要跟我作对。
你停在我家门前的树上,叫得人心烦。
你这恶鸟!简直就像是这凄凉人世间心狠手辣、卑鄙无耻者的帮凶。
我们怀着殷切的希望,从受尽盘剥和压榨、侮辱与欺凌,而又长养了我们的那片故土上出发,想努力忘掉那些尸位素餐的大人君子——硕鼠们的诈伪和欺骗,以及他们留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创伤,背井离乡来寻找原本以为存在着的没有压迫,诚实守信而又和平安宁的天国乐土,却哪里料到这全是一场虚幻而美丽的梦。
天国理想之梦泡沫般被人世的凄风冷雨所吹散,满眼皆是。
我们被迫承认一个现实:硕鼠为患家园,黄鸟做恶他乡。
非但乐土天国无处可求,就连此邦之人,也是“不我肯穀”、“不可与明”(盟),甚至“不可与处”。
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的人在异乡遭受剥削压迫和欺凌,更增添了对邦族的怀念”(余冠英语),“言旋言归,复我邦族”,还是返回故土吧!虽然不能逃避硕鼠、黄鸟、恶人,但或许还能在和亲人的依傍中寻求些许暖意,给这充满伤痛的心以解脱的慰藉和沉醉呢!
听着这来自远古的动人心魄、直冲云霄的愤怒悲恸的呼声,就连我们今天的人也禁不住为这位生活于乱离之世的诗人的不幸遭遇洒一掬同情之泪了。
文学是活的社会生活与心灵体验的历史,《小雅·黄鸟》这首诗,正是春秋末叶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衰退、世风日下之坏乱景象的一个极具典型意义的缩影。
作者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是一种不堪忍受剥削和压榨的愤怒和对世道人心的彻底绝望。
在立意方面,这首诗与《魏风·硕鼠》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以“啄我之粟”的黄鸟发端,类比起兴,以此影射“不可与处”的“此邦之人”,既含蓄生动,又表现了强烈的爱憎感情。
值得注意的是,此诗与《我行其野》,前人多以为出自同时,是周宣王末年礼崩乐坏、社会风气恶化的表现。
王质《诗总闻》论《我行其野》说:“观此诗,然后知前诗(《黄鸟》)之所以不可与处者也。
二诗当出一人。
”此说虽未必,但也说明了二诗主题的相关性。
旧说如《毛诗序》谓诗旨为“刺宣王”,毛传云:“(周)宣王之末,天下室家离散,妃匹相去,有不以礼者”,郑笺云:“刺其以阴礼(男女之礼)教亲而不至,联兄弟之不固。
”今人多不取。
而朱熹《诗集传》云:“民适异国不得其所,故作此诗。
”差为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