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2019·怀柔模拟) 大白菜外层叶片光照充分显绿色,靠近中心的叶片光照不足显黄色;切开见光后,中心叶片也会逐渐变成绿色。

能解释以上事实原因的是()
A . 中心叶片的细胞内不含叶绿体
B .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C .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休
D .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2. (2分) (2019八上·厦门期中)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 . 大批的青蛙在雨后鸣叫求偶
B . 草原上狼群围猎黄羊
C . 大马哈鱼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
D . 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麦粒
3. (2分)(2018·泰安模拟) 很多古诗文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如表的古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生物知识及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序号古诗文或谚语蕴含的生物科学知识
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生长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4. (2分) (2016八上·无棣期末)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就越复杂
B . 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C . 麦田中的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
D .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5. (2分)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
B . 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细菌
C . 植物细胞、细菌、真菌都具有细胞壁
D . 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6. (2分) (2019七上·大埔期中) 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生物成分依次是()
A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 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
C . 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D . 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7. (2分)(2020·昆都仑模拟) 图所示为某一生态系统其中一条食物链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生态系统中该食物链的能量主要以E2的形式散失
B . 能量由Ⅰ向Ⅳ流动,并呈现出逐级递减的趋势
C . Ⅳ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获得能量
D . I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E1表示Ⅰ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8. (2分)在生物学上,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A . 食物链
B . 食物网
C . 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
9. (2分) (2015七上·娄底期中) 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
A . 乙和丙数量增加
B . 丙和丁数量增加
C . 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 . 乙和丁数量增加
10. (2分)一只蝗虫一般只要几平方的生活范围就可以满足它对能量的要求,而几十平方千米的活动范围也不一定能满足老虎对能量的需求.此现象可解释为()
A . 虎在食物链中的环节比蝗虫高
B .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C . 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大
D . 食物链中环节靠后的生物,数量少
11. (2分)(2020·东营) 图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该生态系统包含的食物链为树→虫→鸟→细菌和真菌
B . 树、虫、鸟、细菌和真菌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C . 该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D . 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
12. (2分) (2016七上·永定期中) 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甲、乙、丙三者中能量最多的是乙。

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正确的是()
A . 甲→乙→丙
B . 乙→丙→甲
C . 丙→乙→甲
D . 甲→丙→乙
13. (2分)下列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
C . 农田生态系统
D . 草原生态系统
14. (2分) (2020八上·濉溪期中) 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 . 蘑菇→松鼠→狐狸
B . 草→野兔→狼
C . 田鼠→蛇→鹰
D . 草←羊←狼
15. (2分) (2017八下·潮阳期末) 近年来,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持续出现了多起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
A . 大气污染
B . 火山喷发
C . 植被遭受破坏
D . 土壤污染
16. (2分)(2017·云南) 下列哪项措施不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A . 施用农家肥
B . 作物秸秆还田
C . 长期使用化肥
D . 保护农田中的青蛙
17. (2分)在酿制酒酿的实验中,用冷开水冲冼蒸熟的糯米的目的是()
A . 抑制酒曲的活性,防止酒酿发酸
B . 降低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抑制酒曲的活性
C . 促进糯米的主要成分淀粉的合成
D . 防止温度过高,糯米腐败变质
18. (2分)(2018·泰安模拟) 近年来,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超级细菌不断出现,其超强的耐药性变异让人们几乎束手无策。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耐药细菌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
A . 细菌繁殖的后代很多,抗生素不能完全将其杀死
B . 各种抗生素都可诱导细菌定向发生耐药性的变异
C . 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细菌个体生存下来
D . 耐药性强的细菌繁殖力比不耐药细菌的繁殖力强
19. (2分) (2018·常德会考) 米勒的实验说明了生命起源过程的哪一阶段成为可能?()
A . 无机小分子转变成有机小分子
B . 有机小分子转变成有机大分子
C . 有机大分子转变成原始生命
D . 原始生命转变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20. (2分) (2017八下·遵义期中) 导致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A . 生物之间相互排挤或残杀
B . 有利变异的个体和不利变异的个体互相竞争
C . 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D . 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
21. (2分) (2020七上·桑植期末) 卷柏和杏树属于不同的植物类群,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 .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B . 是否开花
C . 有无种子
D . 后者比前者分布更广泛
22. (2分) (2018八上·农安期末) 通过对一些鸟的观察,小丽同学发现鸟的食量普遍很大,主要是()
A . 飞行的很快
B . 为繁殖作准备
C . 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D . 为了维持体温
23. (2分)(2017·山东模拟) 某小组的同学观察如图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你认为观点不正确的是()
A . 因为标杆不平衡,所以生态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
B . 在该生态系统中,草、鼠、蛇的数量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C . 在该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最多
D . 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24. (2分)禁止捕杀农田中的青蛙是因为()
A . 青蛙能传授花粉
B . 青蛙是害虫的天敌
C . 青蛙是鼠类的天敌
D . 青蛙是鸟类的天敌
25. (2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
C . 城市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
二、判断题 (共5题;共42分)
26. (10分) (2019八上·株洲期中) 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蚂蚁、蜜蜂、狒狒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哺乳动物。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3)细菌、真菌、病毒等统称为微生物,是因为它们身体微小,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4)能运动的动物都有骨骼和肌肉。

(5)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依存,所以动物越多对植物就有利。

27. (8分) (2020七上·宁化期末) 果果同学依据对自家水稻田的实地调查,绘制了如下食物网简图。

请你判断: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水稻属于生产者。

(2)该食物网包含4条食物链。

(3)图中麻雀与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

(4)若爆发鼠害虫灾,生态平衡会被破坏,说明稻田生态系统没有自动调节能力。

28. (20分) (2020七下·吉林期中) 判断题
(1)动脉比静脉粗大。

(2)白细胞有吞噬作用,所以数量越多越好
(3)动脉中一定流动的是动脉血。

(4)肉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丰富的能量,所以每天我们应该大量摄入肉类。

(5)人体的胎儿生活在子宫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需要的营养物质。

(6)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3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7)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能乳化脂肪成脂肪微粒。

(8)营养快线可以代替水喝。

(9)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拥有共同祖先,所以现代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类。

(10)痰是由细菌、尘粒和黏液组成,所以我们不能随地吐痰。

29. (2分) (2016七上·宜兴期末)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

(判断对错)
30. (2分) (2016七上·宿迁月考) 蛇和蜥蜴进行冬眠是对环境的适应(判断对错)
三、连线题 (共1题;共4分)
31. (4分)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有________ 等(至少选填两种)。

(2)在该食物网中,田鼠与农作物、蛇与蛙的关系都是________ 的关系。

该食物网共有________ 条食物链。

写出该食物网中最短的食物链:________
四、简答题 (共3题;共29分)
32. (11分)下列是某生态系统的生物,请根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共有________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 。

(2)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________ ,兔、狐等属于________ ,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属于________ ,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________ .
(3)如果将狐、鹰等肉食动物大量捕杀,兔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33. (11分)叶片之所以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因为它有一系列的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图1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光照充足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来源和去路。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①所示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内有运输________的导管。

(2)进入叶绿体内的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

请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__。

(3)图2中箭头⑧所示的气体是________。

黑暗条件下,图2中哪些箭头表示的生理活动不存在或大大减弱?________(填序号)。

(4)当今,人类活动致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气温不断上升,这就是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人类的哪些活动所致?________。

据图2分析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之一是________。

34. (7分)(2016·长沙模拟)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2月2日,山东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烟台毓璜顶医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

会上,该中心主任李建远教授对媒体宣布,成功获得了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

他们选择了12名志愿捐献卵细胞的健康女性,经促排卵获得135枚卵细胞;在剔除了卵细胞的细胞核后,再将人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人卵细胞内。

这种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克隆技术。

其实验流程如下:
材料二:从克隆胚胎中可以提取到与病人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全能型胚胎干细胞,用它衍生而来的全新的功能细胞、组织或器官,来取代病变的细胞、组织、器官,治疗目前不能治疗的许多疑难性疾病,可避免免疫排异反应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组织器官移植中配型困难与供体不足等瓶颈问题。

(1)实验中用到的克隆技术属________生殖方式,原因是________。

(2)健康志愿者提供了去核卵细胞,实际上是为克隆胚胎发育提供了________;病人提供了体细胞核,实际
上是为克隆胚胎提供了________。

(3)器官移植的成功是人类医学的伟大成果,因为移植别人的器官到患者体内不易成活。

根据现代免疫学的概念,移植的器官相当于________,而移植克隆器官容易成活,原因是人体对克隆器官不会发生________。

(4)若某男士因心脏疾病需移植心脏,则通过克隆胚胎衍生而来的心脏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
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
考点:
解析:
答案:25-1、
考点:
解析:
二、判断题 (共5题;共42分)
答案:26-1、答案:26-2、答案:26-3、答案:26-4、答案:26-5、考点:
解析:
答案:27-1、答案:27-2、答案:27-3、答案:27-4、考点:
解析:
答案:28-1、答案:28-2、答案:28-3、答案:28-4、答案:28-5、答案:28-6、答案:28-7、答案:28-8、答案:28-9、答案:28-10、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