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
间的关系。
重点:亿以内计数单位的认识。
难点:相邻计算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卡片:
师:这里有几张“百元”的纸币?(10张)一共是多少钱?(1000元)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
(在千位上拨“1”)
师:出示10张一捆的纸币十捆,一共是多少钱?(1万元)
出现9万时,问:再加上一万是多少?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十万”:
教师对照计数器上的数位写出“100000”,并告知学生,10个10000是100000,读作“十万”
2、推理得出更大的计数单位:
(1)“百万”、“千万”的认识
1辆轿车卖出100000元,2辆呢?3辆呢?……
师:几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
师:比十万进一位的计数单位是百万,并用计数器表示出来。
师:10个“百万”是多少?(一千万)
(2)“亿”的认识
①让学生“数一数”。
②师:10个千万是多少,我们可以用一个怎样的计数单位来表示呢?(比千万位大一位的数是亿)
③通过交流,最后教师说明“亿”这个计数单位。
3、讨论小结:
师:你们发现相邻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归纳。
(进率是10)
三、巩固练习:
P3、1:通过说一说,拨一拨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
P4、3、4:借助计数器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
四、作业:教案与作业设计P7页三、四题课后填学习辅导本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
2、使学生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理解这些大数的读法的规则。
重点: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难点:数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展示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
①展示同学们收集的大数。
②数一数,这些大数都有几位数,为读数作一些铺垫,并板书记录。
2、观察P5的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有什么问题?
师:你会读这些数吗?
揭示课题:大数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
1、旧知铺垫:
读出下面各数:9568 8500 1050 3002
师引导生特别注意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2、亿以内数的读法:
①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
比较“13820000”与“1382”的区别。
通过比较、讨论使学生明白: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板书: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②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
引导生进一步明白万级的数与个级的数读法上联系与区别。
板书:一千零一万。
③小结
师引导生归纳出亿以内数的读法。
3、亿以上数的读法:
祖国大陆约有1265830000人。
引导学生明白:亿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板书: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三、小结:
引导生明确大数的读法:
①先给大数分级,四位一级;
②从亿位读起,亿级上的数的读法按照个级的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亿”字,接着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四、巩固练习:
P7、4: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最后再说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
五、作业:教案与作业设计P12-13页一、三题课后填学习辅导本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人口普查(一)
13820000 10010000
读作:一千三百八十二万读作:一千零一万
1265830000
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第三课时:人口普查(二)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体会、理解写数的规则。
2、通过数字背景的呈现,使学生感受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
学意识。
重点:亿以内的数的写法。
难点:读数中有“零”的写法。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写出下面各数:
①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一千一百六十六种。
②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我国的珠穆朗峰,约八千八百四十八米。
2、师:以上这些数的写法是我们学过的,那么亿以内及亿以上的数又怎样写呢?这就是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揭示课题:大数的写法
二、探究新知:
1、亿以内的数的写法:
①六千八百五十六千八百五十万
师引导生明确:六千八百五十是万以内的数,写在个级;六千八百五十万是万以上的数,必须写在万级,个级的数位上应该用0占位。
对应数位顺序表,呈现写数内容。
②三百五十万零六百
师:3500600中哪一个“0”代表三百五十万零六百中的“零”?
2、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①五十二亿五千六百万
②二十亿零四百三十五万
3、小结:
引导生明确大数的写法:
从亿位写起,每一级上的数的写法与个级的数的写法一样,位数不够就要用“0”补上,凑足4位数为一级。
三、比较大数:
将P5的五个数按从在到小的顺序排列。
师引导生明确比较这些大数大小的方法。
位数多的比较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起,最高位大的比较大。
四、巩固练习:
P6、1、2 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读数、写数能力。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师着重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时指名说说是怎样读数、写数的。
五、作业:教案与作业设计P18页二题课后填学习辅导本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人口普查(二)
六千八百五十写作:6850
六千八百五十万写作:68500000
三百五十万零六百写作:3500600
五十二亿五千六百万写作:5256000000
二十亿零四百三十五万写作:2004350000
第四课时:国土面积
教学目标: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
“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通过数据的收集、思考,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重点:改写整万、整亿的数。
难点:正确地理解改写后的数据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人口数据、土地面积等的资料。
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和体会?
(使生明确这些大数的末尾都有好几个0,读、写这些0有点不大方便,如果能换一种形式表示就好了)
师: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读数、写数简单方便,人们常常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
或“亿”为单位的数。
揭示课题:大数的改写。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引导:
把9600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师明确把个级上的4个0省略,添上“万”字,并强调“万”字的重要性,改写后单位千万别遗漏掉。
2、学生自主尝试: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1660000 1220000 450000 100000
学生改写这几个数,并在小组中尝试归纳改写的方法和注意点,再集体交流。
3、试一试:P8、1
学生独立试做,集体交流各自的做法,并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4、知识迁移,解决问题:
“亿”为单位的数。
学生利用刚学到的知识,自主尝试改写,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改写方法,最后汇报改写结果及自己的体会。
师明确把万级与个级上的8个0省略,添上“亿”字。
5、试一试:P8、2
学生独立试做,集体交流各自的做法,并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6、小结: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改写的数的特征、改写的方法、改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P9、1、2 先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四、作业:教案与作业设计P24页一、二题课后填学习辅导本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国土面积
9600000=960万
第五课时:近似数
教学目标:1、能根据数据,结合生活实际判断哪些数是精确数,哪些数是近似数。
2、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难点:能不同的需要求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区分精确数与近似数:
1、小黑板出示书上P10的内容。
生朗读这些数据内容,并了解一些森林面积及自然知识。
2、师:这些数中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数是近似数?
学生回答,师引导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师板书。
3、师:在约“747万公顷”这一数据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交流后明确:2002年我国的造林面积可能比747万多一些,也可能比747万少一些,“747万公顷”是个大约的数据,是近似值。
4、问:“380万人”这一数据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5、你能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吗?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近似数。
6、师再出示P10的统计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求近似数:
1、提出问题:
你知道如何得到一个数的近似值吗?
2、探索交流:
①1949年至2001年我国的造林面积是224318570公顷,怎样求它的近似值?(精确到亿公顷)
生先读一读并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反馈结果。
②师引导学生明确四舍五入法取值的规则:
是“四舍”还是“五入”必须根据要求精确到数位的后一位数字,“满5进1”或“小于5省略”。
③师介绍有关≈的应用。
④要求学生将这个数精确到千公顷和万公顷。
3、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哪一位的下一位上的数,“满5进1”或“小于5省略”。
三、巩固练习:
P10、说一说:生先独立思考,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P11、1 生独立完成后,让他们读一读原数和近似数,进一步理解近似数的实际意义。
P11、2、3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近似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练习时先让学生讨论,通过互相交流,体会似
近数的作用。
四、作业:小学教材全解P24页1、2题课后填学习辅导本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近似数
224318570
精确到亿位:≈2亿
精确到万位:≈22432万
精确到千位:≈22431900
第六课时:练习一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的含义,知道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2、通过专项练习使学生提高正确读数、写数的能力,训练学生分析和判断的
能力。
重点:大数的改写、略写、计数单位的含义。
难点:数级中含有0的读、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出示不完整的数位顺序表及问题:
(小黑板出示)生先把数位表补充完整,再集体交流这些问题,加深认识。
①从个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亿位?
②百位的右面一位是什么?十万位的左面一位是什么?亿位的右面一位是什么?
③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哪一位?
二、基础练习:
1、读数、写数
①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000米。
②上海市人口约为1673770人。
③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九万九千八百千米。
④地球海洋总面积是三亿六千二百万平方千米。
生独立完成P12、1后,再做补充题集体订正时说说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注意分级,“0”起到占位作用)
三、指导练习: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1200000000 23000000000
2、用“四舍五入”法近似到“万”位:
736800 2043860 1048320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四舍五入的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3、用“四舍五入”法近似到“亿”位:
2587000000 4110300000
9408005700
4、P13、4先让学生说说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再让学生尝试像书上那样说一说,如果有困难,师指导生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从图像上直观理解各数的范围。
5、P13、5师先帮助生理解题意,明确要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和题目要求来填空,然后
学生尝试完成,集体交流。
四、作业:教案与作业设计P32页二、三、四题课后填学习辅导本节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