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六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鲁教版)(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鲁教版)
地理
(考试范围:六年级上册第1—2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读“经纬网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150°E,25°N B.150°W,25°S C.150°E.25°S D.150°W,25°N
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向B.乙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C.丙点位于高纬度地区D.丁点比丙点先看到日出
【答案】1.A 2.D
【解析】1.根据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要注意经纬度的判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①纬度分为南纬和北纬,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②经度分为东经和西经,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西经。

甲地的纬度为(25°N,150°E);结合题意。

故选A。

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甲在乙的西北方向;丙地位于中纬度地区;乙地不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位置靠东的比靠西的先见到日出;由此可判定,丁点比丙点先看到日出;结合题意。

故选D。

中国北京(40°N,116°E)将承办2022年冬奥会。

读图完成3—4题。

3.影响北京市路灯照明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形状B.地球大小C.地球自转D.地球公转
4.a、b、c、d四天中,属于夏至日的是
A.a B.b C.c D.d
5.北京市位于
A.B.C.D.
【答案】3.D 4.B 5.C
【解析】3.白昼时间越长,路灯照明的时间就越短。

路灯照明时间发生变化,是由于随着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导致北京的昼夜长短发生变化,故选择答案D。

4.图中b时期路灯照明时间最短,因此白昼时间最长,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选择答案B。

5.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北京的经纬度为(40°N,116°E),故选择答案C。

小鹤随父母前往某小区看房。

图一为北京某小区平面示意图,图二为1号楼某户型图。

读图,完成6—8题。

6.小区东门在公交车站的()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7.小区中()
A.1号楼紧邻中心喷泉B.医院在小区中心
C.居委会距离北门最近D.幼儿园靠近超市
8.他们看中了1号楼中的图2户型,小鹤建议奶奶住卧室1的理由是()
A.面积约24m2B.采光最好C.离客厅最近D.可见中心喷泉
【答案】6.C 7.A 8.B
【解析】6.图一中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要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由此可判断,小区东门位于公交车站的西南方向。

故选C。

7.读图一可知,1号楼紧邻中心喷泉,医院在小区的北部,居委会距离南门最近,幼儿园靠近北门,超市靠近南门,幼儿园距离超市较远。

故选A。

8.根据图二中的指向标可以判断,房间1的窗户是朝南的,采光最好。

根据比例尺量算,房间1的面积约16平方米,距离客厅较远,看不见中心喷泉。

故选B。

下图分别是“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9—12题。

9.“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的剖面线是沿()
A.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
C.东北一西南方向D.西北—东南方向
10.据此推测,亚洲地势特点是()
A.中部低,四周高B.西部高,中部低
C.东部高,西部低D.中部高,四周低
11.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
A.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印度洋
12.有关地形剖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相同B.垂直比例尺由图中相对高度来确定
C.不能直观地反映地面起伏和坡度D.水平比例尺一般不使用原图比例尺
【答案】9.A 10.D 11.C 12.B
【解析】9.由图可以看出,沿亚欧大陆80°E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是沿南北方向作的,北是北冰洋,南是印度洋,故选A。

10.由图可以看出,无论从南北方向作亚洲地形剖面图,还是从东西方向作亚洲的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故选D。

11.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亚洲的河流多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其中亚洲北部濒临的海洋是北冰洋,故选C。

12.垂直比例尺是根据相对高度来定,水平比例尺根据地面距离来定,故A错误、B正确。

能够直观地看出地面的起伏和坡度,故C错误。

水平比例尺可以使用原图比例尺,故D错误。

故选B。

读“亚洲沿300N地形剖面图”,完成13—15题。

13.关于该大洲300N沿线地形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复杂多样B.以平原地形为主C.中部高、东西低D.地势起伏大
14.苏伊士运河()
A.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B.所在地区佛寺遍布
C.连接了大西洋与太平洋D.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15.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是没有()气候。

A.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13.B 14.D 15.D
【解析】13.图中大洲300N沿线地开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地势的起伏大,故选B。

14.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连接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故选D。

15.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跨距最长,地形最复杂的大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由于西部没有宽阔的海洋,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

“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图,回答16—17题。

16.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7.小明根据所学的板块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B.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
C.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D.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
【答案】16.A 17.D
【解析】16.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是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山脉还在不断升高,故选A。

17.关于阿尔卑斯山及其周围变化的叙述,地中海处于板块交界处,将会逐渐缩小;最终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阿尔卑斯山脉还在不断发生变化,故选D。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太行山中发现了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据此,完成18—19题。

18.根据沈括的记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古代的海螺是生活在陆地上的B.太行山不久将从陆地变为海洋
C.太行山曾发生过火山喷发活动D.太行山是从古老海洋演变来的
19.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B.火山爆发
C.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升降D.地球的公转运动
【答案】18.D 19.C
【解析】18.由题目可知,沈括记载的太行山发现了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说明了太行山是由古老的海洋演变而来的;故选D。

19.由上题可知,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变成陆地,说明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化的,海陆之间发生变迁的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故选C。

2019年9月23日5时10分,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七、四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

下图为“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示意图”。

据此完成20—22题。

20.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纬度最高的是()
A.酒泉B.太原C.西昌D.文昌
21.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热带的是()
A.酒泉B.太原C.西昌D.文昌
22.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西昌的()
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
【答案】20.A 21.D 22.C
【解析】20.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纬度最高的是酒泉,位于甘肃省的西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日照充足。

故选A。

21.由图可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位于热带的是海南省的文昌,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故选D。

22.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图中所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是位于西昌发射中心的东北方向。

故选C。

2019年8月8日晚8时,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式在山西体育中心红灯笼体育场隆重举行。

据此23—25题。

23.全国各地的观众如自驾来山西,所选用的最适当的地图是()
A.地形图B.政区图C.气候图D.交通图
24.8月8日正值我国一年四季中的()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5.此时,山西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夜等长B.昼短夜长C.昼长夜短D.极昼现象
【答案】23.D 24.B 25.C
【解析】23.地图的种类很多,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地图,如全国各地的观众自驾来山西,选用的最适当的地图是交通图,地形图、政区图和气候图不适合自驾游,故选D。

24.8月8日这一天,地球运行在6月22日前后的夏至日至9月23日前后的秋分日之间,正是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夏季,故选B。

25.8月8日这一天,地球运行在6月22日前后的夏至日至9月23日前后的秋分日之间,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位于北温带的山西省是昼长夜短,故选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请按要求作答)
26.读下图经纬网并完成问题。

(1)写出A、C两地的经度和纬度:A 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B地位于A地的__________方向。

(3)A、B、C三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的是_______;A、B、C三地所在纬线最短的是________。

C地位于纬度带中的____________(低\中\高)纬度。

(4)A地位于________(东或西)半球;C地位于_______ (北或南)半球。

26.【答案】(1) (140°E,20°N) (180°,40°S)
(2)东南
(3) B C 中
(4)东南
【解析】(1)赤道是南北纬的分界线,180°经线以东是西经,以东是东经,故A(140°E,20°N) C(180°,40°S)
(2)经线指向南北,纬线指向东西,从图中可知,B地位于A地的东南方向。

(3)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从图中可知,B在东西半球分界线,C点纬线最短,位于中纬度地区。

(4)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是东西半球的分界,从图中可知,A 在东半球,C在南半球。

2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E处短线上补画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3)地球运行至C位置,太阳直射在________,我国正处在________季,这天的节气是________,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北极地区有________现象。

(4)我们考试这一天(1月12日),地球运行至________之间位置。

(填字母)
(5)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等。

27.【答案】(1)逆时针标注。

(2)一年
(3)23.5°N或北回归线夏夏至昼长夜短极昼
(4)A和B
(5)季节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昼夜长短变化等
【解析】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中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在温带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四季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图中逆时针方向标注。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3)地球运行至C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5°N),我国正处在夏季,这天的节气是夏至日,昼夜长短状况是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4)我们考试这一天(1月12日),地球运行至A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至B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之间位置。

(5)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五带的形成等。

28.下图是某校准备的秋游和研学活动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读材料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同学们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从甲村出发,
方案1:攀登最高峰,锻炼好体质。

方案2:探究河之源,感受自然美。

方案3:游览民俗村,体验新生活。

(1)方案1对应图中路线__________(a、b、c),这条线主要沿__________(山体部位)前进。

(2)方案2的应选择__________线能看到瀑布,河流发育在__________(山体部位名称)。

(3)三个方案中,建议体力欠佳的同学选择方案3,沿__________线,原因是_____。

(4)傍晚,部分同学登上了①山峰,看到阵阵炊烟从甲村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当时的风向是_______风。

(5)图中①、②两山峰中,海拔较高的是__________,该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_____。

(填字母)A.526米B.690米C.735米D.823米
(6)当地政府计划在①、②两山峰之间修建索道,索道的长度约为__________米。

28.【答案】(1)a 山脊
(2)b 山谷
(3)c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地形较平坦、海拔高度变化小)可以节省体力
(4)东南
(5)① C 5000左右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1)方案1为攀登山峰,对应图中路线a,这条路线主要沿山脊前进。

(2)方案2为观赏瀑布,对应图中路线b;河流发源于山谷地带。

(3)三个方案中,体力欠佳的同学建议选择方案3,原因是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可以节省体力。

(4)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部分同学登上了①山峰,看到阵阵炊烟从甲村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可判定,当时的风向是东南风。

(5)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两山峰中,海拔较高的是①,该山峰的海拔高度位于700-800米之间,可能是735米。

(6)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①、②两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5厘米,则索道的长度约为5×1000米=5000米。

29.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_洲②_________洲③_________洲④_________洋⑤_________洋
(2)图中甲是_________海峡,地处东南亚地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亚位于太平洋和_________洋之间,北连亚洲,南临_________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9.【答案】(1)非亚大洋印度太平
(2)马六甲印度大洋
【解析】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
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海洋共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大洲之间与海洋之间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界线。

(1)根据海陆轮廓和相对位置判断,①为非洲,②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③为世界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洲,④为印度洋,⑤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2)图中甲地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为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处南北连接亚洲和大洋洲、东西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位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