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刺绣元素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工艺)2021年03月陶密Ceramics・101・探究刺绣元素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
洪杨苏雁成王佳华*
(江西财经大学南昌330029)
摘要陶瓷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工艺美术品,陶瓷刺绣作为陶瓷装饰工艺的代表,在制作中融入了刺绣的工艺,既蕴含了陶瓷的厚重感,又展现了刺绣的艺术魅力。
文章从陶瓷刺绣的起源入手,通过分析陶瓷刺绣的种类和制作工艺,结合陶瓷刺绣最新的发展前景,来总结并探究刺绣元素在陶瓷设计中作用。
关键词刺绣刻瓷陶瓷装饰工艺
中图分类号:TQ17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72(2021)03—0101—02
1陶瓷刺绣起源
陶瓷刺绣,属于刻瓷的一种,最早是用特制刀具或画笔在瓷器或瓷板表面凿刻或描绘一些特定的图案或形象。
其中刺绣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的手工艺,以其错落有致的层次感,将丰富了衣物、饰品、家装等日常用品的表面。
这种技法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
新石器时代发掘出的陶瓷出现了一些几何纹样,宋代的定窑瓷器也以花卉雕刻为主,这些都对陶瓷刺绣起了一定的启蒙作用。
到了明朝,民间艺人开始用小锤在陶瓷上面凿出一些花纹图案。
清代中叶,皇宫造办处的御师开始尝试将印章或皇上的题字雕刻在陶瓷上,自此刻瓷出现陶瓷装饰艺术的萌芽,道光年间,一些书画家和雕刻家在瓷器上面雕刻工笔山水画,标志了刻瓷这一项陶瓷工艺的正式诞生。
20世纪80年代,以景德镇的瓷雕刻大师发现了中国传统的刺绣不仅有艺术美感,而且可以与刻瓷完美契合,因此一次针对刺绣元素和陶瓷装饰融合的革新开始了。
2016年,顾志鹏等人凭借《陶瓷刺绣工艺》申请专利,标志了刺绣元素正式在现代陶瓷生产中的广泛应用[1]。
2陶瓷刺绣分类
陶瓷刺绣制作工艺来分的话,可以归纳为五种,一是正向直线刺绣,用钻孔器在陶瓷正面自上而下打孔,将绣针沿着从“陶瓷正面一陶瓷背面”的方向向前进行绣制;二是反向直线刺绣,用钻孔器打孔之后,将绣针沿着从“陶瓷正面一陶瓷背面”的方向向后进行绣制;三是倒针刺绣,就是将将绣针沿着从“陶瓷内面一陶瓷表面”的方向向前或向后进行绣制;四是交错刺绣,就是将绣针按照需要绣制的图案灵活地选择刺绣方向;五是横向刺绣,就是沿着水平方向向左或者向右绣制。
按照配色来分,刺绣中的一些对比色、同类色和互补色等等,都可以应用到陶瓷刺绣工艺中,另外,刺绣颜色的选择也要和陶瓷本身的颜色进行合理搭配,通过一些黑白、金银色彩的调和,使得陶瓷刺绣华贵而不庸俗,典雅而不老套,最重要的是刺绣还可以通过与陶瓷表面的釉点搭配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图案,大大提高了陶瓷刺绣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3陶瓷刺绣制作流程
3.1陶瓷坯料制作与加工
首先根据制作成品的形状,确定陶瓷坯料的外型,大体上陶瓷坯料的外型可以分为平板型和立体性,平板型包括平面正方形、长方形和椭圆形、圆形;立方形可以分为立体圆柱形、球形和立方体形。
无论是哪种类型,瓷器配料的厚度都要选择在1.75-2.5 mm(薄坯)、3〜5mm(中厚坯)和5〜7mm(厚坯),这样的厚度技能保证刺绣的透光性和穿透性,又便于穿孔器打孔。
坯料外型制作完成之后,要放入陶瓷窑中按照低温坯型素烧、中温加釉复烧和成品定烧这种分段烧制法烧制,烧制时严格控制温度,可以通过调节
作者简介:洪杨(1995—),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
-102-陶密Ceramics(陶瓷工艺)2021年03月
进风口的风量大小来控制。
3.2钻孔运针刺绣
钻孔是陶瓷刺绣整个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将陶瓷装饰与刺绣工艺有机结合的一个桥梁,关系着陶瓷刺绣的成败。
因为绣花针的规格一般为直径0.035mm以下,绣花线的直径在0.005—0.015 mm,所以打孔的直径要在0.05—0.06cm,而且要保证每平方厘米130孔以上才能使得刺绣的图案不会出现马赛克化失真。
这种高强度、高速率、小孔径就对孔针的强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一般使用的是金刚石钻头,另外在烧制时,还需要采取诸如分段烧制等工艺降低陶瓷坯的硬度,便于打孔完成瓷坯的制作。
3.3装帧
装帧的意义是将工业成品转变为产品和消费品,为了提高产品的美感,提升商业价值,装帧时可以用镜框、衬托灯光和镶嵌等方式,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4刺绣元素的应用
4.刺绣之形
和釉色彩相比,刺绣的图案众多,艺术发挥空间也更大。
传统的瓷器釉下彩容易在烧制之后变形,失去原先图案的形状,釉上彩很难抵御时间的侵蚀,而且釉上彩有毒性,实用价值不高,作为观赏品有没有收藏价值。
刺绣就可以完美规避这些缺点,刺绣本身图案丰富,从几何形态、文字到各种具体事物,刺绣均可以很好地发挥。
对于现代审美观念,刺绣图案可以在图案和形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创作出一些符合现代人生活主题的设计,同时还可以佐以一些民族特色,刺绣与陶瓷的自然融合,可以使陶瓷与刺绣交相辉映,互相衬托,和谐共存,成为一些陶瓷的点睛之笔。
4.2刺绣之色
刺绣的色彩五彩缤纷,用法大胆率性,反观陶瓷的色彩略显低调,陶瓷的色彩主要靠釉来呈现,一般为白、黑、天青、红、黄等,色彩虽然厚重,但是色度过深,层次感不强,一些图像的呈现方式也较为抽象。
与之相反,刺绣的色彩多而不俗,颜色的划分也更为细致,现代的刺绣的颜色种类更丰富,颜色的细分可以让创作者们随心所欲,按照自己想法来创作,而不会再受制于传统陶瓷制作的一些桎梏。
另外,陶瓷图案和设计和刺绣中的配色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色彩搭配也逐渐趋于大众的审美,既写实丰富,又和谐统一。
4.3刺绣之意
刺绣之意是选择刺绣的最关键原因,传统艺术与陶瓷设计的融合手段很多,书画、雕刻等等,都不及刺绣在展现寓意的直观性和丰富性。
刺绣凭借其丰富的图案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与内涵,例如可以通过祥云和飞天舞女来传递佛教洒脱的教义。
刺绣在中国发展的时间比较久,一些施针、滚针绣的珍禽异兽,毛丝颂顺,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透露出喜庆活泼的氛围;采用散套针绣的花卉,展现了田园气息;使用乱针绣的人像和风景,绒条组织多变,装饰味浓,艺术效果强,富有浓郁的民间、民族特色。
在主题设计时,要结合瓷器设计的主题以及目标人群,再根据瓷器的大小、材料等来设计图案,通过刺绣图案中的美好寓意表达情感寄托,辅以的陶瓷增加了礼物的厚重感,一举两得。
5结语
传统的陶瓷装饰无论是题材、风格还是色彩等方面在新时代都遇到了一些瓶颈,陶瓷刺绣给了设计师们一种新型的现代设计理念,目前陶瓷刺绣只是处于一种初步的尝试阶段,在大规模投产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包括打孔数量,陶瓷厚度,瓷坯材料等,除了在工艺技术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之外,在刺绣的题材、图案、色彩和瓷坯的形状上,设计师们还可以秉持着现代创新设计理念发掘一些新的创意,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的同时,也让陶瓷刺绣有更广的发展空间,实现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艺术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梁义.瓷器上的刺绣一一中国刻瓷艺术探源美术教育研究,2011(6):30—31.
[]韩复兴,王嘉毅.珍珠岩在有釉面发泡陶瓷生产中的应用JJ]全国性建材科技核心期刊—
—陶瓷,2020(8):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