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全球变暖中的化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生态的影响 北方森林向高纬度推进,将使森林面积从 现在的58%减到47%,荒漠将从21%扩展到 24%。另一方面,草原将从18%增加到29%, 苔原将从3%减少到零,又使人类增加了可利 用的土地。
(3)海平面上升
据估计若全球增温1.5 4.5℃时 据估计若全球增温1.5—4.5℃时,由于 1.5— 两极冰的融化、海水因升温而膨胀等, 两极冰的融化、海水因升温而膨胀等,海 平面将上升20 l65cm, 20— 平面将上升20—l65cm,从而使沿海城市和 海岛大片淹没,会影响全球1 海岛大片淹没,会影响全球1/3人口的生 活。 印度洋上的岛国马尔代夫共和国 印度洋上的岛国马尔代夫共和国是温室 马尔代夫共和国是温室 效应的最早受害者,1987年 效应的最早受害者,1987年,有1/3面积室效应的原因:
吸收的能量以热量的方式放出
CO2分子吸收红外光,发生短暂的振动,然后 分子吸收红外光,发生短暂的振动, (a) (b) (c) (d)四种振动中,只有 四种振动中, 四种振动中 只有(b) (c) (d)三种 三种 模式才能引起温室效应? 模式才能引起温室效应?
②.增加碳隔离——植树造林,发展植物净化 增加碳隔离——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目前热带森林年损失1400万公顷、 目前热带森林年损失1400万公顷、每年从空气 1400万公顷 30年内造林10亿公顷 年内造林10亿公顷, 中就少吸收4亿吨CO 中就少吸收4亿吨CO2。若30年内造林10亿公顷,20 年后新增林地将可以吸收CO 200亿吨 亿吨, 年后新增林地将可以吸收CO2约200亿吨,达到阻滞 增长的目的。 CO2增长的目的。 ③.控制人口,提高粮产,限制毁林 控制人口,提高粮产, 不发达国家人口失控和发达国家无节制消费及短 期行为是造成温室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行为是造成温室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应在 全球推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全球推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发 展与环境和经济相适应。 展与环境和经济相适应。
d 推出节能家电,改进建筑保温。 推出节能家电,改进建筑保温。 e 利用废热、余热集中供暖,有利于城市和大型 利用废热、余热集中供暖, 企业改进燃料结构,可节能30%。 企业改进燃料结构,可节能30 30%。 f 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 改善能源结构、 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燃料电池、地热能、水 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燃料电池、地热能、 力、海洋能、生物质能等。 海洋能、生物质能等。
地球能量平衡
温室保暖: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500nm左右 温室保暖: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500nm左右) 左右) 很容易通过玻璃将室内晒热, 很容易通过玻璃将室内晒热,而受热后的室内 辐射出来的红外线(4-100微米)却不易穿过 微米) 辐射出来的红外线( 100微米 玻璃散射出去。 玻璃散射出去。
科学家估计,如果不存在温室效应,地表温度 科学家估计,如果不存在温室效应, 可能是-18℃左右, 可能是-18℃左右,而不是现在的实际年平 左右 均15℃(且变化不大)。这在太阳系中是绝无 15℃(且变化不大 且变化不大) 仅有的,金星表面温度为450℃ 450℃, 仅有的,金星表面温度为450℃,火星表面温 度可能为-10-30℃.且温度变化极大。 度可能为-10-30℃.且温度变化极大。
全球变暖中的化学
背景知识: 一 背景知识:
1 按照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来计算,地球的平均温 按照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来计算, 度为-18℃ 度为 ℃ 2 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年平均气温为15℃ 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年平均气温为 ℃
可以肯定地球大气层的气体在捕捉 太阳的热量
水蒸气:大气层中最丰富的温室气体 水蒸气:大气层中最丰富的温室气体——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 产生的水蒸气产生的影响可忽略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太阳长波红外辐射的高效吸收体 温室效应 由于大气吸收的辐射热量多,而散失少, 由于大气吸收的辐射热量多,而散失少, 结果升高了地球的气温,这种现象叫 结果升高了地球的气温, 做“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有利的,维持地球能量平衡! 有利的,维持地球能量平衡!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土地不 合理使用、工业化与交通运输的高速发展引起大气 中的CO 中的CO2和其它微量气体浓度的变化等。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
氟利昂--一个氟利昂分子的温室效应是一个CO 氟利昂--一个氟利昂分子的温室效应是一个 2分子 --一个氟利昂分子的温室效应是一个 的几千万倍、 的几千万倍、 CH4:一个CH4分子是CO2的25倍、 一个 分子是 倍 N2O、O3等三十余种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也会引起温室效应 、
同理
N O
N 不是温室气体 O
五 控制全球变暖的综合对策 全球变暖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别于其他全球环境 问题: 问题: ①全球变暖问题主要是由CO2引起的,而CO2是由消 全球变暖问题主要是由CO 引起的, 费能源产生的,与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 费能源产生的, 高有着密切关系,人类不易加以防止。 高有着密切关系,人类不易加以防止。 ②全球变暖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厄尔尼诺 全球变暖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现象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现象会使全球气候变暖,昼夜间温差变小等尚无法 确切估计。对于C全球循环的机制等尚未澄清,因而 确切估计。对于C全球循环的机制等尚未澄清, 其解决方法也与其他环境问题有所不同。 其解决方法也与其他环境问题有所不同。
O原子的电荷密度比 原子的电荷密度比C大 负电荷集中在两个O原子 解:O原子的电荷密度比C大,负电荷集中在两个O原子 当发生振动时O原子上的电子分度将发生改变 上,当发生振动时 原子上的电子分度将发生改变 因为在( ) 因为在(a)中
由于CO2 分子是直线性,结构对称,两个 分子是直线性,结构对称,两个O 由于 的振动方向相反, 的振动方向相反,引起的电荷分布的改变相互 抵消了, 抵消了,所以不产生热量
二 增强的温室效应
归纳近一百多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 归纳近一百多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①全球 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平均约上升0.6℃ 0.6℃; 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平均约上升0.6℃;②全球气 温变化不呈直进式, 温变化不呈直进式,而是呈现冷暖交替的波动
引起气温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引起气温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太阳活动、陆地形态变化、尼尔尼诺现象、 地表反照率变化等
年份 CO2浓度 cm3/m3空气 年增长率
1880 248
1960 314
1971 330 0.4% 0.4%
1988 350
大气中CO 浓度急剧增加的原因有两个: 大气中CO2浓度急剧增加的原因有两个: (1)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消耗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口剧增, 矿物燃料激增 增大了燃烧产物的排放; 激增, 的矿物燃料激增,增大了燃烧产物的排放; 森林的毁坏, (2)大片森林的毁坏,一方面使森林吸收的CO2大 大片森林的毁坏 一方面使森林吸收的CO 量减少(1公顷森林每天能吸收1000kgC0 (1公顷森林每天能吸收 量减少(1公顷森林每天能吸收1000kgC02),另一 方面烧毁森林时又释放大量的CO 烧毁森林时又释放大量的 方面烧毁森林时又释放大量的CO2。
控制温室气体剧增的基本对策: 控制温室气体剧增的基本对策:
①调整能源战略 a 提高现有能源利用率 采用高效能转化设备,减少原煤直接燃烧, 采用高效能转化设备,减少原煤直接燃烧,而 使用城市用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消费形式。 使用城市用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消费形式。 b 加强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采用低耗能工艺, 加强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采用低耗能工艺, 如新法炼钢可节能l 如新法炼钢可节能l/2。 c 改进运输,降低油耗。 改进运输,降低油耗。
科学家的观点: 科学家的观点:
大多数学者认为温室气体的增多是百年来全球变暖 的主要原因。预计在未来的50年里大气中CO 50年里大气中 的主要原因。预计在未来的50年里大气中CO2再升高 30%,将使中纬度地区平均温度升高 30%,将使中纬度地区平均温度升高2—3℃,极地 %,将使中纬度地区平均温度升高2 3℃, 升高6 10℃,全球性的气候变暖。 升高6到10℃,全球性的气候变暖。
④.加强环境意识教育,促进国际合作 加强环境意识教育,
1997年 161个国家在日本东京共同签订了 1997年,161个国家在日本东京共同签订了《京 个国家在日本东京共同签订了《 都议定书》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浓度在环保水平。 都议定书》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浓度在环保水平。
但为了经济发展,很多国家已经背离了京 都议定书,所以形势依然很严峻!
作业: 作业:
以下是水分子的3种振动模式, 以下是水分子的 种振动模式,设想原子有弹簧似的 种振动模式 化学键相连,请指出那种振动模式会产生温室效应? 化学键相连,请指出那种振动模式会产生温室效应? 为什么? 为什么?
(a)
(b)
(c) )
从O原子的电荷密度分布考虑,有没变化? 原子的电荷密度分布考虑,有没变化?
四 分子振动与温室效应
太阳光中红外光会使分子的共价键发生振动, 太阳光中红外光会使分子的共价键发生振动,分 子必须吸收与振动能相等的光子, 子必须吸收与振动能相等的光子,才会发生振动
(a) (b)
(c)
(d)
(a) 和(b)是伸缩振动,(c)和(d)是弯曲振动 是伸缩振动,( 激发分子振动所需要的能量( ) )>(a) 激发分子振动所需要的能量(c)和(d)>( ) )>( 和(b) )
三 全球变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非洲最高山峰冰雪融化
年升温4 (1)气候发生变化 )气候发生变化——1960-2030年升温 °C 年升温 干旱,洪水,飓风,台风, 干旱,洪水,飓风,台风,热带风暴等
我国把冬季1 我国把冬季1月0℃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约处于秦 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 岭、淮河—带。研究表明,如果气候增暖,副热带北界将 淮河— 研究表明,如果气候增暖, 推移到黄河以北,在冬季,徐州、郑州一带气温将与现在 推移到黄河以北,在冬季,徐州、 的杭州、武汉相似。 的杭州、武汉相似。 高纬度地区增暖幅度较大,温度带北移可超过10个纬度 个纬度。 高纬度地区增暖幅度较大,温度带北移可超过10个纬度。 据估计,接近北极圈的冰岛气候可能会类似于现在的苏格 据估计, 兰北部。 兰北部。
为什么CO2、H2O、CH4等会增强温室效应, 等会增强温室效应, 为什么 、 而空气中的O 则不会? 而空气中的 2和N2则不会?
化学的角度: 化学的角度:分子的形状不同 双原子分子: 直线结构 双原子分子: 多原子分子: 多原子分子:由价键理论推断 例如: CO2 直线性 O3 “V”型 H2O “V”型 CH4 四面体
由于于影响气候因素的复杂性、多重性, 由于于影响气候因素的复杂性、多重性,有些学者 对未来气候变暖的观点仍存异议。 对未来气候变暖的观点仍存异议。也有的学者认为 世界气候将变冷,如美国学者R.A.Btysom认为, Btysom认为, 世界气候将变冷,如美国学者R 认为 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 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