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押江苏卷24题 地形地势与河流特征、气候与自然带(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押江苏卷第24题
地形地势与河流特征、气候与自然带
江苏省新高考方案从2021年开始施行,新高考中江苏省高考地理卷分为单选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
其中选择题约22~23题,每题2分,共44~46分;非选择题共3题,共54~56分。
综合题考查学生的对知识点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近几年各省新高考来看综合题主要由3题组成,常以农业发展和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和工业区位因素、地形地势与气候为主干,辅以其他地理知识点进行考查。
2022年江苏卷综合题第一题考查通过地形图分析地形地势及对河流特征、气候的影响,气候和自然带的分布。
地形地势还可能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结合一起考,题型复杂多变,对考生的自然地理掌握程度要求很高。
一、地形与河流
1.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类型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①
类型(复杂)多样或单一(地形以××为主);
①主要分布在××地形区
地势
高、低
①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 ①地势××低、地势自××向××倾斜; 海岸线 平直、曲折
①海岸线平直;
①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风力地貌发育; 多火山(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1)凸低为高,是山脊。
山脊为分水岭,连接分水岭,可以推测山脉的大致走向。
(2)凸高为低,是山谷。
山谷为汇水区,发育。
水往低处流,因此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3.地形的影响
(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约下降6①;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相反;盆地不易散热,但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降水:迎风坡降水量多(从山麓到山顶由少到多再到少),背风坡降水量少(由山顶向山麓逐渐递减);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①水系特征: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高山峡谷地区,流域面积小;盆地或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流域面积大;
河流流向:地势高低;
河道弯曲状况:山区,(下蚀强)河道比较直、深;地势起伏小的地区,(侧蚀强)河道比较弯、浅
水系形状: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①水文特征:(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水位、水能、含沙量、结冰期等)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河流流速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3)等高线与生产活动
①选点
水库建设坝址
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
并要依据坝高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库区宜选在河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港湾地区,保证陆域平坦、港阔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①经济腹地广阔;①以城市为依托;①陆上交通便捷,利于货物的集
散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占地广,要有平坦开阔,利用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
飞有保证;
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
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
航空港骚扰性较大,与城市应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气象站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①选线
公路、铁路线一般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输油管线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①选面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规划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术语:地势平坦,有利于建厂。
(小区位角度)
二、气候、自然带
1.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因素
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形成最基本的因素,纬度通过影响太阳高度及昼长影响热量条件。
气候呈地带性分布→→【以温定带】
(2)大气环流
(3)下垫面
下垫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对大气影响十分显著。
而就下垫面的差异规模和对气候形成的作用来说,海陆间的差异是最基本的,并主要影响气温、降水和环流。
注: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比同纬度的大陆性气候多,降水分配较均匀且冬季较多。
(4)地形:破坏气候的地带性分布
(5)洋流影改变沿岸地区的水热条件
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6)人类活动
宏观:影响和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如全球气候变暖)
微观:影响下垫面性质如植被覆盖情况、水域面积等→形成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比如城市热岛效应等。
2.气候的地带性分布与陆地自然地带的分布
2022 • 江苏卷• 综合题第一组第24题1.(2022·江苏·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材料: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
(1)写出图中自然带II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
(6分)
(2)根据右图中冰川、河流的分布,简述该局部区域的地势特征;结合地势特征,用曲线绘出虚线框内M河流域与N河流域的分水岭。
(6分)
(3)分析右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
(6分)
1.(2023·江苏南通·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漓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
流域的北部为山地,森林茂密;中南部以盆地、平原为主。
漓江丰水期径流量较大,洪水暴涨暴落;枯水期水量锐减,河滩裸露。
材料二下图为“漓江流域位置及水系分布示意图”。
(1)结合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推测漓江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6分)
(2)简析漓江洪水水位暴涨的自然原因。
(6分)
(3)指出漓江枯水期水量锐减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对策。
(6分)
2. (2023·江苏苏北四市·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为气候敏感区域。
近年来,受到气候变化影响,青海湖面积增大,流域内大风日数减少。
材料二左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右图为青海湖年蒸发量和年平均气温统计图。
(1)说出2004年后青海湖蒸发量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原因。
(6分)
(2)解释青海湖面积增大的原因。
(6分)
(3)说明近年来气候变化对青海湖水文特征的影响。
(6分)
3.(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央部分的海岭上,岛上分布着大小火山130多座,四分之三土地是高原,沿海有狭小平原,年平均降水量533mm,7月均温lO①,夏季短暂。
冰岛约有11%的陆地被冰川覆盖,因多冰川和火山多被称为“冰与火之岛”。
材料二下图为冰岛地形图。
(1)简述冰岛形成过程。
(6分)
(2)描述冰岛冰原空间分布特征并简析原因。
(6分)
(3)推测冰岛地带性植类型被并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解释形成原因。
(6分)
4.(2023·江苏南京、盐城·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材料一:哈德孙湾位于加拿大东北部,曾是第四纪冰川分布的中心,拉布拉多半岛位于哈德孙湾的东部。
材料二:加拿大河湖众多,大奴湖是加拿大第二大湖,湖中鱼类资源丰富,多鳟鱼和白鱼,其生存临界水温0~24①,最适生存水温16~18①,是著名的垂钓胜地。
材料三:下图为北美部分地区水系图。
(1)比较哈德孙湾水系和拉布拉多半岛水系特征的异同点。
(6分)
(2)推测大奴湖的形成过程。
(6分)
(3)在下图中绘制夏至日大奴湖垂钓地点(62°26'N,110°W)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并标注正午太阳高度。
据此分析游客多选择夏季垂钓的理由。
(6分)
5.(2023·江苏·模拟预测)下图为新西兰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新西兰南岛高山顶部终年积雪,山间多冰川,西南端有典型的峡湾海岸。
米尔福德峡湾两岸峰峦叠起,崖壁幽深。
(1)简述米尔福德峡湾的形成过程。
(6分)
米尔福德峡湾年降水量约6800毫米,雨季可达200多天。
(2)分析米尔福德峡湾降水多的原因。
(6分)
新西兰清洁能源使用量较大。
(3)列举两种新西兰的清洁能源并说明其丰富的原因。
(6分)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的大江:它是一条流经沙漠的江,简称为“沙江”;全程中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被称为“峡江”;有的河段形成许多汊流构成的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江”。
藏南谷地被称为西藏的“小江南”。
左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右图为甲处河谷横剖面上形态的变化示意图和乙地“辫状”景观示意图。
(1)分析雅鲁藏布江流域蒸发系数(蒸发量占降水量的比重)低的原因。
(6分)
(2)推测甲处附近断面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3)说明雅鲁藏布江峡谷对西藏“小江南”形成的影响。
(6分)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托木尔峰为天山山系最高峰,断裂发育,且遭受冰川、流水及其他外力的作用,山区地形破碎而且复杂多样,山地垂直带谱完整。
托木尔峰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冰川分布区,也是古冰川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地区。
托木尔峰山脚的托木尔大峡谷是天山南坡规模最大、美学价值最高的红层峡谷,深浅不一的红色地层出露,宛如一条多姿的彩带。
下图示意托木尔峰位置及自然带分布。
(1)指出右图中P自然带的类型,并说明该自然带的成因。
(6分)
(2)分析托木尔峰现代冰川面积较大的可能原因。
(6分)
(3)推测托木尔红层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6分)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中央谷地纵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平原,南北长约720km,东西宽约60~100km。
吐尔雾属于辐射雾的一种,常于秋末至冬季在中央谷地出现。
下图示意中央谷地位置。
(1)比较中央谷地南部与北部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6分)
(2)分析中央谷地西部季节性河流的成因。
(6分)
(3)简析吐尔雾常于秋末至冬季在中央谷地出现的原因。
(6分)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8分)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
图甲为
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图乙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图甲中①①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
月份123456789101112
① 5.8 6.57.58.59.49.610.29.98.77.6 6.3 5.8
①8.18.79.610.510.711.210.29.58.98.88.18.0
(1)简述图甲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
(6分)
(2)分析图甲中①①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差异的原因。
(6分)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
(6分)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与以丘陵地形为主的新西兰北岛不同,新西兰南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可占该岛面积的70%,许多山峰超过3000米,其中库克山海拔3764米,为新西兰最高峰。
南岛山地顶部多积雪、冰川,现代冰川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
新西兰南岛峡湾地貌发育,在峡湾峭壁上,大小瀑布叮咚或者轰鸣,汇成动听的天然交响乐。
下图为新西兰地理事物简图。
(1)与北岛相比,新西兰南岛多冰川地貌分布的原因。
(6分)
(2)推测新西兰南岛峡湾地貌集中分布区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