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选型补充规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围选型补充规则
一、前言
入围选型是指在一项项目或任务的竞标过程中,经过初步筛选后,符
合特定条件的供应商或承包商被邀请进入下一轮的竞标程序。

为了确保公
平竞争和公正评选,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入围选型规则。

本文将在已有的
入围选型规则基础上,针对一些细节环节进行补充,以确保选型过程的公
正性和专业性。

二、入围条件
1.供应商资质:入围供应商应具有相应的经营许可证、企业注册文件、合法税务登记证明等依法所必需的资质文件。

2.过往业绩:入围供应商应提供其过往业绩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项
目名称、合同金额、合同起止日期、业绩完成情况等。

这些证明材料需经
过核实与审核,不得夸大事实或提供虚假材料。

3.技术实力:入围供应商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实力和能力,能够满足项
目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

供应商应提供相关的技术资质证明和研发能力
证明材料。

4.资金实力:入围供应商应提供相应的资金实力证明,以确保其在项
目中能够正常履约并承担相关的经济责任。

供应商应提供其近期的财务报表、企业信用报告等资金实力证明材料。

5.项目管理能力:入围供应商应提供其项目管理团队的相关资质和经验,包括项目经理的资质证书、团队成员的相关背景和工作经历等。

供应
商应能够证明其具备项目管理能力,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
成项目。

三、入围评审及程序
1.入围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成员应具备
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对供应商的资质和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

2.入围评审标准:评审标准应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特点进行制定,
评审标准应明确、规范,能够客观地评估供应商的资质和能力。

评审标准
应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的资质、过往业绩、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和项目管
理能力等方面。

3.入围评审程序:评审程序应包括评标文件的编制、供应商资格审核、资质审查、过往业绩评估、技术实力评估、资金实力评估、项目管理能力
评估等环节。

评审程序应公开透明、有条不紊,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
合理性。

4.入围评审结果:评审结果应及时公布,包括入围供应商的名称、供
应商资质、过往业绩、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等相关信息。

评审结果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入围供应商,并公示在指定的场所。

5.入围申诉程序:入围供应商如对评审结果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

申诉应提交相关证据和理由,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

项目评审机构应
设立申诉处理机构,对申诉进行调查核实,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处理决定。

处理决定应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诉人,并公示在指定的场所。

四、入围选型的监督与追溯
1.监督机构:入围选型的监督机构应由相关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或
独立第三方机构担任,监督机构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能够对入围选
型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

2.监督程序:监督机构应对入围选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包
括入围条件、评审标准、评审程序、评审结果等。

监督机构可以随时对入
围选型过程进行检查,并对评审结果和评审程序提出建议和意见。

3.追溯机制:入围选型应建立追溯机制,对入围供应商的资质、过往
业绩、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进行跟踪审查。

如发现入围供
应商提供虚假材料或在项目中存在违规行为,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包括取消入围资格、追究法律责任等。

五、结论
入围选型的补充规则有助于确保选型过程的公正、公平和专业。

制定
明确的入围条件、评审标准和评审程序,设立监督机构和追溯机制,可以
有效地避免篡改评审结果、偏袒其中一供应商或承包商等不当行为的发生。

入围选型的规则必须依法依规制定,并严格遵守和执行,以实现公正竞争
和优质选型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