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型骨架现浇混凝土结构技术交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技术交底范围
本交底针对11号路基(DKxxx+658.16~DKxxx+289.27)路堑拱形骨架护坡工程(一般土层,全风化岩层路堑,H>3.0m),其中拱形骨架护坡现浇混凝土结构分布范围见下图:
序号里程范围长度(m)
路堑左侧1 DKxxx+910~DKxxx+10 100
2 DKxxx+150~+230 80
3 DKxxx+370~+490 120
4 DKxxx+630~+670 40
5 DKxxx+750~DKxxx+150 400
路堑右侧一级边坡1 DKxxx+150~+270 120
2 DKxxx+370~+450 80
3 DKxxx+490~+670 180
4 DKxxx+710~+850 140
路堑左侧二级边坡DKxxx+670~+750 80
路堑右侧二级边坡DKxxx+670~+690 20
2.技术情况
拱形截水骨架护坡
本路段路堑地质为一般土层,全风化岩层(H>3.0m),采用C30混凝土拱型截水骨架护坡,骨架净间距3.0m、主骨架厚度0.6m、支骨架厚度0.4m;骨架内采用植草、种灌木防护;骨架护坡DKxxx+960、DKxxx+200、DKxxx+420、DKxxx+640、DKxxx+760、DKxxx+840、DKxxx+920、DKxxx+0、DKxxx+80左侧、DKxxx+220、DKxxx+400、DKxxx+560、DKxxx+640、DKxxx+720、DKxxx+800右侧设置踏步。
图2-1 拱形骨架护坡正视图(单位:m)
4.3拱形骨架、镶边沟槽开挖
路堑边坡拱形骨架护坡开挖施工采取自上而下顺序,浇筑采取自下而上顺序。
拱形骨架上部设置镶边护角。
拱形骨架结构净间距3.0m、主骨架厚度0.6m、支骨架厚度0.4m;坡顶和坡脚分别设斜长0.5m、0.8m,厚0.4m的镶边。
图4.3-1路堑边坡防护图(一般土质、全风化岩层路堑边坡,H>3.0m)
1)拱形骨架沟槽开挖前应做好地面临时排水,防止在施工期间因地表降水侵入而造成边坡失稳、沟槽浸泡或土体过多流失。
2)沟槽开挖一般应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挖掘,沟槽开挖需每隔10m加设辅助桩位,拉设双线确保坡度与骨架位置。
人工修整至设计尺寸,不能扰动沟底及沟壁原土层,不允许超挖,超挖部分应即时回填夯实。
3)沟槽开挖中和开挖后现浇混凝土前,基坑内不得积水。
否则,受积水浸泡基底土壤应清除,并即时回填夯实,严重时采用混凝土回填。
4.4模板安装与加固
骨架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分节制作,镶边模板采用竹胶板按图纸设计进行加工制作,钢管扣件加固。
护脚模板在现场拼装。
骨架模板采用小吊车吊运至沟槽上方,配合人工放置,模板接缝内加海绵条或橡胶条,拧紧连接螺栓。
模板支设完成后,挂线对模板进行精调(如图5.2-2所示),技术员用坡度尺检查模板坡度,确保模板支设尺寸符合要求。
模板调整好后,采用上下对拉方式和利用坑壁支撑方木或钢管加固。
图4.2-1挂线调整模板坡度
4.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搅拌站机械拌和,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混凝土因故停歇过久,已经初凝的混凝土应作废料处理。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模板清洁并适当湿润。
布料采用从坡脚处逐层向路堑顶面推进的方式,分两层浇筑,浇筑完下层拱圈再浇筑上层拱圈。
浇筑时下料口距离纵向模板顶面30cm左右高度,减小混凝土对模板的冲击。
护坡拱圈模板最底部与最顶部设置与拱圈模板顶面平齐的方木控制流水面的坡度,用刮尺进行刮面(如图5.2-3所示)。
流水面刮面完成后在护脚以上2m范围压上木板,木板按照混凝土浇筑顺序依次向上移动(如图5.2-4所示)。
图4.5-1 流水面刮面图4.5-2 混凝土压板
4.5.1振捣
振捣棒操作应快插慢拔,快插:防止将混凝土表面振实、与下面混凝土产生分层
离析现象;慢拔:使混凝土有时间填满振捣棒抽出时形成的空洞。
上下镶边浇筑时振捣棒应采取行列式插捣,振捣时间控制在10~30秒(浮浆,无明显沉落,无气泡即可),掌握好插入深度。
插入深度一般以1.25倍棒长为准,并且插入下一层30~50mm,以使层间结合良好,采取从开槽处斜插入结构内,避免直接接触模板。
振动棒排列采取行列式排布,单次浇筑取15米为施工段,应保证2台振捣棒正常施工。
本下部镶边结构采用封闭式模板支立,开挖预留浇筑槽口进行浇筑,为使拌合物不致漏振,开槽间距控制在100cm(振动棒400mm作用半径的2.5倍)。
行星高频插入式振动器
4.6收光、做线条
4.6.1收光
1)控制混凝土收光时间,由于混凝土浇筑与刮平收光同步,因此,一定要在混凝土终凝前刮平压光,否则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及光洁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经常观察模板、支架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4.6.2做线条
在路堑拱形骨架护坡现浇混凝土及坡顶镶边边缘,需施做外露10cm*10cm结构线条,起到挡水与装饰作用,需在结构终凝前,具有一定强度时进行人工支模做线条,采用线条结构边预埋8cmHPB300Φ6的圆钢,沿线条边15~20cm间距布置,支立方木砌筑外凸混凝土线条结构。
4.7拆模及养护
洒水养护,在常温下(平均气温不低于5℃),用吸水保温能力较强的材料(如草帘、芦席、麻袋、锯末等)将混凝土覆盖,经常洒水使其保持湿润,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在湿润状态下硬化。
浇筑完毕后,在12h内覆盖浇水;养护日期需达到设计强度60%,且不少于7d,浇水次数:满足足够湿润状态为准(15℃左右,每天2~4次)。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后,才准在上面行人和架设支架、安装模板,但不得冲击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