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铜行业上半年市场行情回顾及后市展望
2011年铜行情回顾暨2012年铜价走势分析

2011年铜行情回顾暨2012年铜价走势分析2011年铜市的主题始终围绕中国紧缩、经济下滑、主权债务危机三重奏进行,为此我们把铜价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2010年末-2011年2月初:流动性余威下铜价冲顶阶段。
在美国量化宽松推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尽管中国开始通过货币政策紧缩流动性,但难阻全球流动性余威,铜价加速赶顶,伦铜最高突破10000美元,沪铜最高突破77000元;2、2011年2月-2011年5月:中国连续紧缩,欧债危机深化,铜价见顶回落。
中国从2010年10月开始连续4次加息并且每隔一个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拐点终于出现;与此同时欧债危机深化,欧洲危机国家主权评级被连续下调,国债收益率连续上升。
在宏观系统性风险的打压下,中国在传统的消费旺季“旺季不旺”,铜价开始年内第一轮下跌,伦铜下跌至8500美元,沪铜下跌至65000元一线;3、2011年6月-2011年7月:中国紧缩放缓,美国QE3预期,铜价反弹。
由于全球经济出现下滑迹象,中国货币政策紧缩力度放缓,国内政策出现真空期,同时美联储主席的发言引发了市场对QE3的预期,铜价获得反弹机会,伦铜最高逼近一万美元的,但国内跟涨力度疲弱,仅反弹至73000一线;4、2011年8月-10月中旬:多重利空打压下铜价崩盘。
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迹象,主要经济体PMI均逼近荣枯分水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扩散至意大利等核心国家,美国也受债务比例高企影响失去了维持一百年的AAA级评级;与此同时美联储却未推出进一步的量化宽松政策,而是实行“扭转操作”,美元突破4个月的盘整区间反转。
在多重利空打压下铜价崩盘,其中9月份伦铜暴跌24%,为2008年10月以来最深跌幅,伦铜和沪铜分别下跌至6600美元、50000元一线方才止跌;5、2011年10月下旬至今:铜价企稳,宽幅震荡。
由于欧债危机恶化,全球经济再度陷于衰退边缘,欧洲国家领导人终于开始实质性讨论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并在10月26日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达成一揽子协议。
2011年上半年中国废铜市场评述

2011年上半年中国废铜市场评述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王伟伟张家港联合铜业有限公司张千树陈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精铜生产国,但是中国的铜资源严重短缺,铜原料主要依赖进口。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精铜产量和消费量的不断扩张,铜原料供应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铜工业发展的瓶颈。
废铜作为原料,具有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优势,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铜原料之一,在中国铜市场的供需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北京安泰科的数据显示:2011年1-6月全球精炼铜产量945万吨,中国产量251.9万吨,占全球的26.7%。
在中国的精铜产量中有36.6%来自于再生铜。
图1 中国精铜产量及再生铜比例一、废铜价格变动趋势分析(注:本文废铜价格以浙江沪1#光亮铜(Cu 99%)为例)2011年上半年国内废铜价格跟随精铜价呈现高位震荡格局。
上半年国内废铜的平均价格为68870元/吨,同比上涨29%。
从价格走势上看:1月,国内市场对未来需求有较大期待,特别是中国春节后贸易商认为,消费商有重启补充库存的行为,由此铜价较为坚挺,持续上行,废铜价格受益,月均价高达67498元/吨,环比增长6.67%,与铜价差值较大,至3339元/吨,废铜价格优势明显,由此深受追捧。
2-5月,国内铜价带动废铜价格震荡剧烈。
2月15日废铜价格才升至上半年最高位71400元/吨。
随后震荡下滑,并于5月12日创出上半年低点66584元/吨,废铜与精铜的价差大幅缩窄,甚至偶尔会出现废铜价格(含税)比电解铜价格还高的倒挂现象。
分析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增值税退税政策取消,2011年全年不再享受之前优惠政策,此政策使得废铜成本优势渐消,特别是在铜价处于下降趋势期间,废铜的抗跌性使得商家采购废铜的积极性大幅降低,大多企业改选用含铜量较低的废铜进行生产。
二是自二季度开始,中国持续偏紧的货币政策,对市场影响逐渐凸显,据了解,以废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小企业受资金紧缺的影响较为明显。
2011年铜市场回顾及2012年展望

2011年铜市场回顾及2012年展望 迈科期货研发中心任纲黄健云1. 2011年回顾2011年的铜市场基本以8~9月为分界线,上半年形势一片大好,多数铜产业链中的企业开工率增加,终端消费产品产量高速增长,铜价也维持高位震荡,产业景气度较高。
但自6月之后的中国紧缩政策以及以美国信用降级为开端的发达国家债务问题使形势急转,商品市场价格出现大幅的震荡下跌。
出口放慢,企业资金短缺,部分产品价格跌至成本之下,而矿产价格跌幅小于成品,压缩企业盈利空间;终端产品补库过程完成、刺激政策退出都造成终端消费品销售困难,产成品库存上升,企业开工率及营销利润明显下滑,中小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整体来看,铜价在2011年呈现出冲高回落、震荡下跌的格局,波动频率及程度都明显加大,绝大多数时间表现出震荡的特征。
相对其他有色金属,铜价依然远离成本,这主要得益于整体的供应面依然偏紧,以及全球的供应相对短缺。
供需层面,需求放缓比较明显,主要受到出口以及国内政策效果减退的影响;供应面则由上半年主要消耗废铜、电铜进口下滑转变为下半年主要消耗电铜、电铜进口大幅回升的局面。
虽然在2011年最后几个月消费减弱,但全年中国铜材产量依旧高速增长,预计增幅超过15%。
从数据结构图上可以发现比较明显的降库存动作(图2,实际企业库存下降更明显)。
同时,也可以从消费商偏低的库存得以印证。
到2011年底,铜价表现出上下两难的境地,上涨受到欧债问题的打压以及消费下降的影响,下跌则受到供应问题的支撑。
图1 2011年铜价走势 图2 全球交易所库存2. 全球宏观经济变化继续主导市场影响2011年金融市场的最大因素就是各国的主权债务问题,主要包括美国、欧元区的集中爆发,由于欧元及欧元区的特殊机制,导致欧元区的问题最为严重和受到市场关注,也对金融市场影响最大。
对于美国以及中国等非欧元区国家,由于主权相对集中,政府债务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如果债务问题实在严重,那么可以通过本币贬值来化解。
2011年度沪铜投资行情分析回顾与展望

2011年沪铜回顾与展望锦泰期货一、行情回顾1、总体走势7月以来,伦铜终于结束了前期震荡,大幅上扬。
有效突破9580美元的压力铜价将向9800美元进军,涨幅约为7%。
整体来看伦铜的强势特征明显,仍有向上反弹的空间。
(图1)沪铜主力合约1109近期走势和伦铜相似,涨幅约为5.6%。
受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沪铜走势弱于伦铜。
(图2)2、2011年上半年走势2011年1月,铜价延续了去年的涨势,创近期高点77450点。
1月14日,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标志着今年紧缩货币政策的开始。
但这一货币政策收效甚微,未能削弱沪铜上涨动力。
2月9日,央行首次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紧接着2月18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接二连三的货币政策表明了政府抑制通胀的决心,市场出现恐慌,铜价开始震荡下行。
其间,在4月6日央行二次加息0.25个百分点;3月18日,4月17日,5月12日分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至此今年已经历2次加息,5次提准,5月12日时跌至年内新低63810。
随后市场开始出现“利空出尽”的声音,期铜触底反弹。
此时通胀仍在继续,CPI逐月增加,现货与期货价差进一步缩小,期货价格获得支撑。
库存继续减少、美元的持续走低和伦铜的反弹也限制了沪铜的下跌空间,但此时,国内经济环境不佳,紧缩的货币政策继续执行,铜价前景未明,进入宽幅整理区域。
6月,现货铜对期铜出现持续升水,月初的电荒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铜提供了成本支撑,沪铜走势进一步好转。
5月CPI数据高达5.5%,市场加息预期强烈,然后最后落地的政策仅仅是提准。
相对于加息,提准可看做是利多,市场再一次猜测“利空出尽”。
提准后,存款准备金率已到达21%的高位,可上调空间不大。
加上美国经济数据的好转,希腊问题的解决,沪铜表现出明显的抗跌性。
6月30日,受外盘提振,沪铜跳空高开于69000上方,开始了新一轮的涨势。
2011年11月铜价分析

欧债危机暂告段落,11月铜价震荡反弹我们综合判断:伦铜中线呈止跌震荡态势,11月份伦铜在7374—8650区间内震荡反弹的可能性最大;而如果11月初的G20峰会和11月下旬美国两党都出现扯皮,伦铜11月则存在再度回踩7000美元的风险。
需特别关注的是美国两党11月下旬是否会就债务上限和减赤进行的第二轮讨论再次出现扯皮,关注11月欧盟财长会议落实欧盟峰会决议细节进行讨论的结果,以及11月3-4日G20峰会是会进一步联合出手拯救措施还是会围绕贸易平衡和汇率等问题扯皮!!具体分析如下:宏观经济方面,2-3季度除日本受地震影响出现衰退外,主要经济体总体继续增长,但几乎都增速回落;10月份PMI则涨跌互现;这预示着11月份全球铜消费将企稳反弹。
1、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9月8日说,欧洲经济展望充满不确定性,下滑风险加大。
欧洲央行将欧元区今年经济成长预期下调至1.4%~1.8%。
而将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下调至0.4%~2.2%。
2、IMF9月20日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成长预估下调至4.0%,并下调全球几乎每个地区的成长预估,IMF警告,如果不采取全球协调行动,美欧经济面临严重的衰退和一个“失去的十年”。
IMF 称,未来数年美国经济成长相对于历史平均水平将保持温和,但将美国2011年成长预估从6月时预估的2.5%下调至1.5%,明年成长预估从2.7%下调至1.8%。
3、欧洲央行13日发布月度公报称,主权债务危机使得欧洲及全球金融市场都面临了相当大的压力,而金融市场的此类承压状况则有可能对欧元区实体经济状况造成外溢性影响。
图1:2011年2-3季度,除日本因地震影响而负增长外,其他经济体依然保持增长态势,但大多增速回落。
图2:主要经济体10月的PMI指数涨跌互现。
欧英澳巴等仍在50以下的衰退区间内运行;而铜消费主体的中美日印俄等均在50以上的增长区间运行,这预示着11月份全球铜消费企稳增长。
欧洲债务方面,欧元区领导人7月21日关于欧洲债务问题的布鲁塞尔峰会后达成第二轮援助希腊的方案。
中粮期货铜一季度报告

2011年一季度铜价:通胀高企 缺口预期 双轮驱动工业品部 彭强摘要: 1、2011年一季度全球宏观经济稳中有升将是大概率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经济依然平稳,政策面则表面紧缩实质略宽松,美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加速扩张,政策尤为激进,欧元区的债务问题尽管仍存有反复,但再像2010年二季度一样对市场构成较大的冲击的概率已经很小。
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铜价继续稳定;2、全球的精铜消费将进一步扩张,特别是美国的消费有望加速上行,2010年铜市供给略有宽松的格局很可能在2011年转化为紧平衡,尽管上半年出现供给缺口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这种预期已经变得很强烈,供需基本面支撑铜价继续向上;3、流动性宽松以及通胀走高仍是下阶段显而易见的主题。
以铜现货ETP 为代表的基金将是做多铜市的重要力量。
鉴于美国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没有上扬的迹象,其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望继续维持。
但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拒绝紧缩经济,故而导致其各类资产价格居高不下,加上内生的成本推动,通胀压力极大,这种背景下,过多的货币将不断拉升铜价向高位挺进;4、不确定因素仅在于美国的货币政策方面是否有所停顿以及新兴市场牺牲经济发展速度以求压制通胀,但这两个因素在2011年一季度出现的可能性极低,故而伦铜10000美元/吨,沪铜75000--78000元/吨的价位有望见到。
一、全球宏观环境基本稳定 利于铜价维持平稳 (1)中国软着陆 欧美重增长美国在近日调高其第三季经济成长至2.6%,符合了市场预期,且大幅高于第二季度的1.7%,美国经济继续向好的势头初见端倪。
欧盟的第三季度GDP 同比增速为2.1%,较二季度GDP 同比2.4%的增速略有下滑,但较一季度的1%仍有显著上升,故而欧盟的经济增速表现出来的可能仅为成长阶段性放缓。
中国三季度GDP 增速为9.60%,仍在有序放缓过程中,但一季度11.9%,二季度10.3%,从三个季度的数据趋势看,宏观经济软着陆的迹象非常明数据来源:Wind资讯08-Q108-Q208-Q308-Q409-Q109-Q209-Q309-Q410-Q110-Q210-Q307-Q407-Q307-Q207-Q1美国:GDP:2005价:环比折年率欧元区:不变价:GDP:当季同比(右轴)中国GDP:当季同比(右轴)-6-4-224-6-303691215显。
2011 年铜市场分析及2012 年展望

2011年铜市场分析及2012年展望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何笑辉内容提要:●铜价创出新高,但受欧债危机打压三季度大跌●全球精铜供应小幅短缺,中国精铜供应过剩量继续缩减●库存回落、罢工消息频传,对铜价有利,但市场关注重点在宏观经济面●中国精铜进口量上半年大幅减少,下半年猛增●全球经济对铜市影响力极大●预计2012年铜价宽幅震荡为主,对经济面依然敏感一、2011年价格走势回顾2011年2月中旬以前,在对现货铜ETF产品的炒作,以及对全球经济较好预期的背景下,铜价延续2010年的上涨趋势。
LME铜价2月中旬一度涨至1万美元/吨以上,2月15日创下历史新高10190美元/吨。
春节过后,中国的铜消费弱于市场预期且进口铜大幅减少,铜价停止了上涨步伐。
但同期美元持续走软,以及铜市场依旧处于供应紧张状态,促使铜价在8月以前维持在8700美元/吨以上,国内铜价维持在65000元/吨以上。
8月份以后,随着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欧债危机重新抬头、中国经济前景不再乐观等诸多因素重燃市场的悲观情绪,商品市场普遍出现较大跌幅。
铜价在8月上旬和9月下旬出现两波较大跌幅,10月3日创下年内低点6635美元。
国内铜价也跌至51000元/吨附近。
10月份以后,铜价从年度低点反弹,但整体看是在时好时坏的消息中震荡起伏,有关欧债危机和希腊等国的任何消息,几乎都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主线。
从年度收盘价看,2011年年末收盘价较上年跌21.6%,这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年末收盘价低于上年年末(2010年涨30%左右,2009年升140%左右),欧债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影响2011年金属市场的关键因素。
不过,由于上半年铜价运行区间高于去年绝大多数时间,甚至创下历史新高,因此,年度均价依然为同比上涨局面。
2011年,LME当月期铜和三个月期铜平均价分别为8820美元/吨和8834美元/吨,同比分别上涨17.07%和17.01%。
2011铜的基本面分析

铜的基本面分析一铜的需求与供给1.2011 年全球精铜供应由过剩变为短缺。
国际著名的研究机构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铜需求增长将超过2010年全球铜产品的增长和缺口,2010年精炼铜缺口25万吨,2011年预计缺口为38万吨。
面对着较高的铜价和终端需求的增长,铜需求增长将面临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削减,但程度较小。
2011 年主要地区的工业需求有可能像2010年一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超过精炼铜产量的增长。
继2009年意外增长38%之后,中国表观消费量在2010年仅增长了4.3%,消费量占全球38%。
2011年,表观消费量预计增长6%左右。
这主要是由于半加工产品的预期增长、工厂补库存弥补对熔融废碎料的依赖以及潜在的未报告库存的减少。
预测表明,2011年矿山产量将会增长4.6%至74万吨;但是ICSG预计实际增长将会明显低于这个数字,主要是工程项目的延迟、工艺问题、减少出口的劳工政治问题等问题可能中断产品供应。
2011年精炼铜产量可能由于这些原因而仅仅增加了3.5%至1970万吨。
2012年,预计随着工程项目增加,精炼铜产量将会增加5%。
ICSG预计2011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将会增长4%至2000万吨。
2012年,在全球各个主要市场,精炼铜的消费都将出现增长,全球需求增长将会超过4%。
但是随着精炼铜产量增速超过需求增速,因此缺口将会收窄。
2010年度的铜精矿TC/RC费用为46.5美元/吨和4.65美分/磅。
2011年,铜加工费出现大幅上涨,上涨幅度达到66%,2011 年上半年的铜精矿TC/RC 费用为77.0美元/吨和7.7 美分/磅。
3月份日本地震爆发后,日本三菱公司、古河电工及同和矿业三家铜冶炼生产商一度宣布因遭遇不可抗力被迫停产。
部分供应到日本的铜精矿转卖到中国,这也给中国铜企提供了较好的谈判条件。
部分国内冶炼商已经和必和必拓敲定了2011年下半年的铜精矿TC/RC 费用,价格为每吨90美元和每磅9美分。
2011年铜走势预测

2011年铜走势预测商品市场在2010年连续第二年大幅上涨,原油及谷物价格飙升至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准,期铜不断刷新纪录高位。
CRB指数去年上涨17%,文华商品指数涨幅达20%,延续2009年51%的涨势。
伦敦铜价去年跳涨31%,在大宗商品中表现抢眼。
沪铜期货年末收于逾四年高位72380元/吨,全年涨幅近20%。
新年第一周铜价表现差强人意,尽管首个交易日伦铜触及9754美元的历史新高位。
不过此后录得连续四个交易日下滑,那么2011年铜价是否能延续涨势在万点上方站稳脚跟?全球经济增长是否能一如预期般强劲从而推动铜的消费?答案是肯定的。
两条简单明了的思路:其一是全球对铜的正常的产业需求;其二则是所谓的投资需求。
再此,北京中期研究所副所长王骏表示,除了正常的产业需求,投机需求也将成为影响铜等金属价格的重要因素。
未来的金属需求将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整个产业链的消费、冶炼、加工的需求,二是现货铜ETF基金的发行,之后会从铜衍生到其他金属,届时将对整个金属价格产生巨大的推动。
一.产业需求基本面:(一)基本面好转给铜价以支持对于2010年的基本面,上半年市场分歧较大,预测值从过剩20万吨到短缺10万吨,但下半年市场对铜的基本面转为短缺已经基本形成共识。
这一点也可以从全球三大交易所的铜库存中体现出来。
年初全球三大交易所库存均以增加为主,值2月28日库存总量达到80.4万吨,但此后COMEX和LME库存开始回落,上海期交所的库存也从5月份开始减少,值10月份,三大交易所库存降至53万吨,并且此后维持在53-55万吨波动。
2月底以来三大交易所库存减少了25万余吨或30%,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全球铜的供应仍受限于铜矿供应纵观2010年三大市场的铜价走势,从年初的反弹缓涨到,年末的加速上涨创历史新高,分析其基本面原因这与铜的原材料精铜矿产能难有大的增涨有直接关系。
不仅如此,由于铜矿罢工事件屡见不鲜以及原油铜矿品位不断下降等原因,精铜矿增产一直受限,这使得冶炼产能很难得到释放。
2011年伦铜投资报告

2011年伦铜投资报告(一)2011年伦铜行情回顾回顾2011年LME铜价的走势,全年分两大类走势,1—7月,在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的延续影响下,铜价维持高位震荡;8月份债务危机导致铜价崩溃式的下跌;9月欧债危机主导市场,铜价跌幅达24.42%;10月份铜价跌幅收窄,随后进入宽幅振荡格局,上海铜价走势与LME 铜基本一致。
图1 2011年LME铜与上海铜走势基本一致2011年铜市行情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为美国QE2刺激下的高位振荡行情,持续到2011年7月份;下半部为主权债务危机主导下跌行情,下半年美债问题和欧债危机轮番上场,走出2008年以来的第二轮熊市。
(二)铜产业分析1.铜消费1.1全球制造业景气度不佳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与有色金属行业密切相关,近期PMI走势反映出金属行业存在继续下滑风险。
2011年11月PMI数据显示,全球制造业陷入衰退,欧元区PMI下降至46.4,日本PMI下降至49.1%,中国PMI数据下降至49,均已在50荣枯线下方,显示制造业景气度不佳。
只有美国数据一枝独秀,美国PMI不降反升至52.7,超过市场预期,表明美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过程中。
图2 全球PMI显示制造业有衰退迹象1.2全球铜消费增幅放缓全球铜消费增幅放缓。
从全球精铜消费数据来看,预计2011年全球精铜消费2007.8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3%;2011年美国、日本、欧洲精铜消费量总量为590万吨,与去年相比减少0.8%。
2011年中国精铜消费738万吨,较去年减少0.4%,占全球的比重连续三年超过38%;2011年中国铜材消费增幅大幅减少,表观消费量为1154万吨,较去年同比增加2.3%。
2011年中国铜消费受到下游行业增速下滑影响,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
图3 中国精铜消费占全球比重连续三年超过38% 图4 2011年欧美日精铜消费稳定图5 中国精铜和铜材表观消费下滑1.3中国铜下游行业从铜下游消费行业来看,中国制造业指数下降至50下方,显示制造业景气度不佳;铜下游消费行业2011年仍保持平稳,如建筑业、电力行业、汽车行业、空头行业数据增速放缓。
2011年铜趋势分析

2011年铜行情分析一、2011 年全球经济从危机中缓慢复苏(1)2010 年受双“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a、全球主要经济体GDP 增速明显回落。
b、各国经济刺激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
c、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推升多国通货膨胀水平。
d、新兴国家货币紧缩抑制通胀。
(2)2011 年世界经济从危机中缓慢复苏a、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增长不平衡依然存在。
b、全球流动性开始收紧、但力度有限。
c、国内政策调控将成为常态。
二、预计2011 年世界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3.7%,达到1947万吨a、2010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1.2%。
b、预计2011年世界铜精矿产量同比增长1.8%。
c、预计011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3.7%。
d、预计2011年交易所库存在40-60 万吨间运行。
e、预计2011年我国精炼铜进口同比增长4.6%。
三、预计2011 年全球铜消费同比增长6.8%,至2045万吨。
(1)得益于内需拉动,中国铜消费仍支撑着全球增长a、农村消费市场广阔,将持续推动中国家电消费增长。
b、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幅提高,使得2011年新屋开工能保持10%以上的增速。
c、“十二五”电网投资重点在特高压,对铜消费增长贡献微弱。
(2)2011 年全球铜消费在新兴市场拉动下将继续保持增长a、电子、汽车和家电行业拉动消费全面复苏。
b、新兴国家建筑业复苏强劲,但发达地区仍在底部徘徊。
c、美国房地产市场在底部企稳,明年增长有限。
(3)中国补库存对需求带来额外支撑。
(4)铜ETF纷纷推出,显示机构看好后市。
四、预计2011 年精炼铜将出现近80 万吨缺口五、2011年趋势判断预计2011 年经济复苏以及供应紧张将使得精铜供需出现缺口,对中国铜消费较其他机构的预计更为乐观,预计拉动全球出现近80万吨供应缺口。
通过对铜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分析,预计2011年LME铜均价在8600-8800美元/吨,沪铜均价在67000-68000元/吨。
中国国际期货2011年铜期货

中国中期 (000996) 国际铜的进出口国家分布
世界主要铜出口国: (1)智利: 世界上最大的铜出口国; (2)赞比亚: 输往欧共体、美国、日本等,也 有部分输往中国。(3)秘鲁: 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四位,年开采量居世界第七 位,出口量居世界第五位; (4)扎伊尔: 所产铜矿石大部分供应出口; (5)澳大 利亚: 其产量的1/4出口; (6)加拿大: 是发达国家铜矿品出口最多的国家,出 口量占生产量的70%左右 铜的产量在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得到急速发展,1950 年全世界精 铜产量只有315 万吨,到1974 年达770 万吨。但两次石油危机导致了铜消 费的萎缩从而使铜产量大幅下降。90 年代铜产量再次迅速增加,其中以智利 最为突出。智利于1999 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精铜生产国,宣告了美 国在铜生产方面遥遥领先的时代的结束。2004 年全世界年产铜达1608.2 万 吨,同比增长5.61%。
中国中期 (000996)
2.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 切相关。经济增长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 上升,经济萧条时,铜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 跌。 而在分析宏观经济时,有两个指标是很重要的, 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DP增长率,另一个 是工业生产增长率。 进出口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是通过调整商品的 进出口成本从而控制某一商品的进出口量来平衡 国内供求状况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铜原料的进 口关税2%,出口关税5%。
中国中期 (000996)
(二)、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
铜资源主要分布,我国探明的铜资源储量为6752.17 万吨,储量主要分布 在江西、云南、湖北、西藏、甘肃、安徽、山西、黑龙江8 省。2000 年以 来,我国自产铜精矿含铜量徘徊在56-60万吨。 铜的生产 我国虽然铜资源贫乏,但却是世界主要的精炼铜生产国之一。2004 年 阴极铜产量达209.2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仅次于智利。 国内主要铜生产企业产量(单位:万吨)
2011年铜价展望

2011年铜市影响因素分析及展望罗嵬一、行情回顾:在经历了09年顺风顺水的一路上涨之后,铜价在10年上半年经历了宽幅震荡的过程。
先是从欧债危机和中国对地产的调控双重打压下从09年末的高点回落,此后在季节性需求拉动和地震等因素的炒作下反弹,但欧债的影响始终挥之不去再次回落,下半年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支撑下铜价再度单边上行,伦铜创出历史新高,沪铜也在国内通胀的大背景下在2010年年末创先07年4月以来的新高。
二、铜市供需面延续了偏紧的势头,铜ETF影响大1、中国精铜产量创新高,进口回落根据国内的统计数据,1-11月,国内精铜总产量430.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84.6万吨增长了46.2万吨,增幅12%。
1-11月精铜进口量达到269.2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94.1万吨减少了24.9万吨,表观消费量达到了697万吨,而根据CRU的预测,2010年全年我国精炼铜的实际消费量将为705.3万吨,考虑到1-11月废铜进口393万吨,较09年增加了38万吨,我国国内10年的精铜供需应该还处于供略大于求的状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上期所的库存一直处于阶段性的高位。
但是从消费端来看,国内铜消费增长的预期始终没有改变。
从我国铜材产量来看,1-11月份铜材产量累计960.5万吨,同比增长10.89%,其中4月份产量最高,为101.9万吨,亦为历史最高水平。
2010年全年我国铜材产量将超过1000万吨已成定局,为历史新高纪录,中国的消费需求是铜市场一个非常有利的支撑。
况且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包括国家电网的2万亿投资、在建高铁的1万公里“十二五”增加4万公里、汽车产能增加一倍、保障性住房达到1000万套等等,都会对国内的铜消费提供有力的支撑。
2、全球精铜供应短缺从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最新月度报告来看,2010年前三季度全球精炼铜总供应量较2009年同期增加70.7万吨至1424.4万吨,其中原生铜产量同比增加1.9%至1172.9万吨,再生铜同比增加24.5%至251.3万吨;同期全球精炼铜表观消费量较2009年增加8%至1467.8万吨,其中美国、日本、欧盟表观消费量同比分别增加7%、27%和11%,经历2009年强劲增长后,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表观消费量仅同比增加4.5%。
2011年上半年总结及下半年全球矿业分析

全球矿业:复苏之后知向谁边?————2011年上半年全球矿业形势分析及对下半年的展望2011年07月18日 14:28 浏览:463●主要矿产品价格屡创新高,且高位震荡加剧。
贵金属价格一路上扬,宽幅震荡;贱金属价格震荡上扬,金融危机后,出现两轮上涨行情;全球矿业项目投入正在恢复,但尚未达到历史高位。
●交易数量创新高,竞争加剧。
交易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仍无“大交易”;金、铜、煤、钾盐、铁矿石等成为矿业公司并购争夺的焦点。
●新特征渐现:一是矿业重心转移,产业集中度加剧,垄断特征明显;二是发达国家为争夺新兴技术型矿产进行战略布局;三是以资金为主导的海外“抄底时代”已结束,海外并购的步履日趋蹒跚,中国矿业企业规模有限,难以挡国际寡头“狙击”。
●下半年,国际油价走势难料,大宗矿产价格仍将震荡上扬;矿产勘查投入有望继续增加,刷新历史记录;全球矿产资源争夺激烈,高技术型矿种将成政府/企业关注的焦点。
矿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整个全球经济的复苏过程中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既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也受社会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影响。
跟踪全球矿业形势,分析未来走势,对决策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走上复苏之路(一)主要矿产品价格屡创新高,高位震荡加剧。
1.贵金属价格一路上扬,近半年震荡加剧。
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的价格在2008年末探底之后,呈现出一路上扬的态势。
目前,除铂价外,其他3种金属的价格早已恢复并超越了金融危机之前的高位记录。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疲软缓慢、美元贬值、央行储金、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价格呈现出剧烈震荡上扬之势。
值得注意的是,银价在今年上半年基本延续了去年年末以来的上涨态势,且其震荡幅度远超黄金价格。
与年初最低点相比,美国白银最高价涨幅为77%,远超美国黄金最高价涨幅18%。
即使5月大跌之后,白银涨幅仍高达39%,黄金涨幅则仅为1%~17%。
一般认为,美元、美债、黄金市场均为国际经济风险的避风港,而且前两者的作用要大于黄金。
2011年铜价走势分析

2011年铜价走势分析一、伦敦期货市场价格走势:目前现货9480美元/吨,而远期期货价格稍低,12个月后为9300美元/吨附近。
目前库存为381500吨。
预估2011年全球铜需求量为近1900万吨,伦敦期货库存相对于整体需求来讲非常少(只有2%,一周的库存量)。
普遍预测2011年全球铜缺口达40万吨左右。
因此,从长期来看,在2012年前,现货市场供应偏紧的形式比较明显,现货价格会高于期货价格。
二、伦敦期货市场库存储量,可大致看到过去一年储量的下降以及价格的上涨对比关系。
三、中国铜需求量占世界37%左右,目前主要是中国需求较强劲(8%以上),而世界其他地区综合需求只有2%左右。
在2012年之前,铜矿的供应难有大的增长,估计2011年铜矿产能增长只有1.85%,远低于过去十年全球铜矿产量平均2.8%的增幅。
但需要注意的是,2010年国内铜产量增加12%左右,精铜进口减少8%,这说明国内对国外的依存度相应减小,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为何国外铜价相对国内铜价走势更猛。
是2011年为十二五第一年,加上4万亿激励政策余波未了,虽然预计货币政策会更稳健,但普遍估计2011年国内GDP增速不低于9%,铜的刚性需求仍很强劲。
四、国内铜价历史对比目前国内外铜价已突破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7月行情。
由于铜市资金量需求太大,实际上人为操作价格空间不如其他小金属那么容易,但价格趋高是必然,但幅度应该是在可预见范围内,国外普遍分析在目前价位上升6%左右为均价,国内2011 年对应均价为74000左右。
考虑价格受各类宏观经济消息、外部因素的波动影响,个人估计2011年铜价波动范围64000-82000左右,均价很有可能稳定在73000附近。
基本面分析

2010 年12月及2011年上半年国内铜期货基本面分析铜期货最新动态:商品市场周一并未理会中国意外升息的消息,期铜创下纪录新高,因投资者在2010年最后一个星期仍关注基本面。
期铜创下纪录新高,因此投资者在今年最后一个星期仍关注基本面。
第一部分一、 11月沪铜行情回顾——本表引用地址:/jg/show-200298-1.html 注释:此表显示了11月份,沪铜日均价波动范围为61000元/吨~68200元/吨。
月均价约为64000元上下。
二:2009年以来LME铜期货价格走势图第二部分基本面分析一、原油分析1、宏观经济中国国储局在3000 美元左右位置的海外收储,中国的4 万亿投资计划,中国的国家电网改造计划,有色金属振兴规划,家电下乡计划等等,可以说是中国因素成就了年初铜价的大幅上扬。
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大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铜短缺使铜价持续上涨,即使在整体商品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铜价下跌幅度也不大。
2、供给和需求(1)供给:11月份数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1月份,中国进口铜总量为751,597吨。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中国11月份铜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5%,至443,000吨。
统计局称,11月份铜产量较10月份增长11%。
统计局还表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铜产量总计达437.4万吨。
则可知中国在2010年11月份,铜的供应量达到了1194,597吨。
同时:中国国储局业已经收储了235,000吨铜。
另外根据安泰科的统计,为补库,中国储局采购大约又进口了300,000吨阴极铜。
(2)需求:今年中国的铜消费量预计为680万吨,产量仅为455万吨,即使中国国储局向市场投储,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短缺的状况,预计2010年全年短缺约225万吨。
因此12月份的消费需求依旧旺盛,这样基本上确定了国内铜期货价格上涨的基调。
即小跌大涨的可能性最大。
3、金融因素:利率:国内通胀压力增加,随着央行加息,利率水平进一步提高,会较少资金向期货市场流动,这对于沪铜期货的价格有一定的打压倾向,需要十分关注。
2011年 铜价走势

11年12月 铜价走势 元/吨 59000 58000 57000 56000 55000 54000 53000
日最低价钱 日最高价钱
1-Dec 2-Dec 5-Dec 6-Dec 7-Dec 8-Dec 9-Dec 12-Dec 13-Dec 14-Dec 15-Dec 16-Dec 19-Dec 20-Dec 21-Dec 22-Dec 23-Dec 26-Dec 27-Dec 28-Dec 29-Dec 30-Dec 日最低价钱 日最高价钱 58250 58350 57900 58100 57900 57900 57650 57300 56545 56150 54350 54350 54200 54200 55000 54850 55450 55200 55000 55200 54500 55050 58550 58700 58120 58350 58150 58150 57950 57650 56700 56400 54750 54750 54650 54600 55300 55150 55700 55650 55350 55450 54800 55400
日最低价钱 日最高价钱
27Jan
28Jan
31Jan
日最低价钱 70450 6970070600 70150 6925069450 70250 7025069900 70500 7080070950 7090070000 70950 7010069350 69900 70250 日最高价钱 71000 7010071000 70400 6950069750 70550 7060070350 70750 7090071200 7125070400 71150 7070069750 70400 70850
28Nov
铜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势

铜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势作者:徐力来源:《中国市场》2012年第37期摘要:在2011年铜价走势回顾的基础上,对铜价波动的国际及国内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世界经济增速放慢,铜需求的中国因素“褪色”。
2012年铜价的大体趋势是先抑后扬。
关键词:铜价;流动性;中国经济紧缩政策;融资铜;金属属性中图分类号:F416.32一、2011年铜价走势回顾2011 年铜价紧紧围绕中国经济政策紧缩、欧债危机等宏观经济事件上下波动,我们将铜价走势分成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年初至2月中旬:流动性宽松背景下铜价虚高。
美国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在货币充裕的条件下,铜价一路上扬,LME三个月期铜价格突破10000 美元/t,沪铜也站上76000元/t的高位。
第二阶段:2011年2月中旬至8月:“中国因素”褪色、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美国QE3 推出的预期等影响因素交织,铜价呈现圆弧底型走势。
从2011年初至6月下旬,中国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中国的紧缩政策成为铜价下滑的主要“推手”,加之市场对欧债危机的爆发持续担忧,铜价下降至这一阶段的最低点,LME铜价下跌到8900美元/t一线,沪铜下跌到67000元/t。
其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美国QE3预期成为市场能够抓住的“最后的稻草”,市场一度反弹,LME铜价上升到9840 美元/t,沪铜回升至73000 元/t。
第三阶段:2011年8月至10月中旬:利空齐袭,铜价“断崖”式下跌。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逐步向核心国家扩散,美国遭遇评级机构下调AAA级评级,美国推出QE3的市场预期破灭,市场遭遇重创,引发了铜价两波“断崖”式下跌。
LME 铜价下跌到年内低点6735美元,沪铜在同一时点下跌到年内低点51170元/t。
第四阶段:2011年10月中旬至年末:铜价在各种消息面的影响下企稳震荡。
欧债危机的再度爆发引发欧洲国家出台各种措施解决主权债务问题,中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出现微调,美国经济数据出现好转,以上因素使得铜价企稳,宽幅震荡。
2011年铜市场回顾与2012年展望

2011年铜市场回顾与2012年展望张文海【摘要】一、2011年行情回顾2011年全年铜市走势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上半年的宽幅震荡行情,二是下半年的深幅回调行情。
上半年铜价高位宽幅震荡,年初伦铜强势上涨创下历史新高的10184美元/吨,受此影响沪铜震荡走高,但上行幅度不及伦铜,但也创下76950元/吨的历史第二高位。
虽然在5~7月期间,铜价受债务危机的影响暂时缓解,【期刊名称】《资源再生》【年(卷),期】2011(000)012【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市场回顾;铜;展望;行情;宽幅;历史【作者】张文海【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1212011 年全年铜市走势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上半年的宽幅震荡行情,二是下半年的深幅回调行情。
上半年铜价高位宽幅震荡,年初伦铜强势上涨创下历史新高的10 184美元/吨,受此影响沪铜震荡走高,但上行幅度不及伦铜,但也创下76 950元/吨的历史第二高位。
虽然在5~7月期间,铜价受债务危机的影响暂时缓解,美国经济数据改善的作用下,出现了三个月的上涨行情,但却为下半年的深幅调整埋下了伏笔。
进入8月份,欧美债务再起波澜,欧美经济显著放缓并引发深层恐慌,全球市场大幅下滑,铜市上行戛然而止,在经历三个月上涨之后走出连阴,跌幅逾7%,几日跌去三个月涨幅。
8月铜市跌5.91%,9月跌24.42%。
随着欧元区首脑于27日凌晨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协议,利好铜市止跌反弹。
但解决方案并未触及根源问题,且欧洲经济的好转短期内难以显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铜市反弹高度,10月反弹幅度14.43%。
进入11月市场关注力重新回到意大利,意大利借贷成本触及欧元问世以来的最高水平,加重了“形势继续恶化,该国可能会寻求援助”的忧虑。
这促使投资者买入美元避险,撤离对经济增长反应敏感的资产。
再加上意大利总理贝鲁斯柯尼顶住在欧债危机最新发展中要求其辞职的压力,拖累铜价走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铜行业上半年市场行情回顾及后市展望[联合金属网] 2011-07-01 10:26:32.0行情回顾2011年上半年,国内外铜市整体处于调整之中。
年初在对基本面和铜ETP基金推出的热衷下,国内外铜价都刷新了2009年以来的高点,但此后市场便被彻底地笼罩在了宏观因素的阴影下。
从LME市场来看,2月15日LME三个月铜一度创新高10190美元,此后便进入了回调,5月12日LME三个月铜最低见到8504美元,回调幅度达到16.5%,到目前为止,铜价位于低位震荡,低点不断抬高,近一个月位于8800-9300美元之间整固。
国内市场与外盘走势相似,2月15日国内沪铜指数最高达到76638元,但此后便进入回调,最低降至64143元,下降幅度达到16.3%,到目前为止,铜价位于低位震荡,但低点不断上移,近一个月来位于66800-69000元之间盘整。
上半年铜市以回调为主,宏观上众多因素给市场形成压力,如欧洲债务危机、非洲动乱引发原油价格暴涨、中国宏观紧缩,美国宽松政策到期,对经济的担忧引发浓厚的避险情绪,LME铜库存大量显现,国内铜库存处于高位,这些都引发了铜价的回落。
上半年铜市的反应和主导因素似乎都是2010年上半年的重演,毕竟从2009年以来的铜的牛市都是由政策上主导,政策上的紧缩必然会引发经济的回落和铜市的下行。
时值年中,我们看到事态的发展又与2010年7月份中极其相似,宏观上全球经济增长已经放缓至危险境界,各国政府将不得不再次转向以保证经济的增长,因此铜市自2009年以来的政策性牛市仍未结束。
回到铜市的基本面来看,全球铜的产量仍存在瓶颈,中国支撑起全球铜的消费增长,基本面短缺仍是支持铜价的因素,年中时中国去库存化已经结束,国内现货紧张和进口增加以及废铜的极其紧张都将给铜价以支持,在宏观和基本面的配合下,类似2010年下半年的条件再次成熟,铜市将再掀上涨行情。
从上涨幅度来看,考虑到相同的政策作用“再而衰,三而竭”,铜价的上涨幅度将不如2010下半年,相对于2009年上涨5226美元,2010年上涨4152美元,我们估计LME铜价此次上涨幅度将在3000美元左右,即上涨目标可能在11500-12000美元。
图、LME期铜与上海现货价格走势对比经济方面1.希腊重组可能性大减欧债问题仍在可控范围之中欧洲债务问题曾在2010年上半年主导了整个市场,直到欧盟财长会议达成总额7500亿欧元的危机救助机制,欧洲债务问题才得以结束。
但今年4月份以来,欧洲债务问题再次显现,焦点是希腊。
4月中旬市场传闻希腊要求进行重组,从而拉开了此番欧洲债务危机的序幕。
虽然希腊、欧元区和IMF均坚持认为希腊债务重组不予考虑,但在标普、穆迪不断下调希腊评级并表示其重组概率较大的情况下,希腊债务引发金融市场的担忧,债券收益率继续攀升,整个欧洲股市持续走低。
在整个过程中,各方早期还有所分歧,如德国一直坚持希腊债券私人投资者应以某种方式承担援助希腊新方案的部分负担,但欧洲央行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债务重组,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在提供希腊渡过这个夏天所需的资金之前,应清楚希腊2012年的资金状况。
但随着股市的大跌和债券收益率的上升,最终三方终于达成一致:不再强求私营部门债权人参与新的希腊援助计划,只要希腊议会能通过一项存在争议的紧缩280亿欧元财政的一揽子预算方案,就向其提供下一笔按季度发放的救助资金。
6月21日希腊议会通过对新政府的信任投票,6月28日将就财政缩减计划进行投票。
我们认为通过的可能性很大。
就在写到这时,意大利又被卷了进来,市场对欧债的担忧再次点燃,但我们认为,欧元区目前并没有让任何一个成员国违约或退出欧元区的想法,它们更会选择用时间代替空间让债务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因此欧债危机真正扩散的可能性不大,不会对全球经济造成致命的打压。
作为参考,我们可以关注美元指数的走势,美元在3月18日下破了长期支持线,目前处于破位后的反抽之中,阻力位为76.8,可以关注市场在此价位附近的反应。
如果阻力有效,那么美元将继续下行,这也表明市场对欧洲债务担忧的缓解,风险偏好将得以恢复。
2.中国经济放缓至底线政策调控会兼顾经济增长从2010年10月份以来,中国通胀问题再次引起中国政府的关注,中国央行连续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4次上调利率,同时新增贷款也控制在低于去年的水平。
资金紧张成为国内中小企业最大的压力,民间融资水平在有抵押和保障的情况下,年息在20-30%,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民间利率可以达到100-200%。
不仅民间融资成本大增,商业银行压力也很大,在6月14日中国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甚至出现部分商业银行资金不足的情况。
基于资金极其紧张,22日央行于年内第二次暂停了常规央票发行,为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
与此同时,财政部也推迟原定于6月27日招标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
中国央行的举动令市场流动性恢复,最近几天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大幅回落,我们认为未来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的方法将发生变化。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中国工业产量增长持续放缓,5月份降至13.3%,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16.5%。
同时最新的6月份的PMI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已经接近停滞的边缘。
面对国内中小企业已经接近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国家政策性变化的可能性已经大增。
另外,今年央票到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半年,而且由于基数原因,CPI的高点可能于6月份达到顶峰,这些都意味着中国政策在控通胀的同时也要兼顾经济增长。
在6月底中国访问英国期间,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国物价水平下半年将稳步下降,如果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能够达到8%-9%,同时通货膨胀率能维持在5%以下,中国的经济状况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
可见中国在提升通胀的承受力,同时保证经济平稳增长仍是不变的前提。
我们认为,在目前资金紧张的状况已经对中小企业造成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未来中国政策将会发生改变,会有保有压,保证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
下半年水利投资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推进以及七大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加快等,会对下半年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形成支撑。
3.美国维持宽松政策不变抛储原油显示非QE2式措施出台美国的经济确实给市场施加了不小的压力,在5月份之前,美国的经济数据恢复的都不错,但从5月份开始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先是就业形势突然放缓,新增人数只有5.4万人,失业率从4月份的8.8%升至9.1%。
接着是工业产量和制造业增长大幅放缓,5月份美国PMI数据从60.4大幅降至53.5,工业产量增幅也从4.7%放缓到3.4%。
美国经济增长突然放缓令市场很担心。
为此美联储也警告称经济复苏目前可能暂时丧失动能,并将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从4月底时预测的3.1%-3.3%下调至2.7%-2.9%。
以上因素一度给市场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我们认为美国的情况还需一分为二的来看。
首先,美国如市场预期的继续维持宽松政策,美联储表示将继续持有规模2832万亿美元的证券和贷款资产,并将债券到期所得收益进行再投资,同时重申将在较长时间内把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
其次,美联储官员把经济疲软归罪于汽油价格高涨、日本地震导致供应短缺等临时性因素,他们预计经济增长将从下半年开始加速,推动就业市场逐步好转。
还有就是近期美国和国际能源署出台了一个月抛售原油储备6000万桶的计划,可见美国仍有其它手段可以调控经济。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长1.8%,估计第二季度难有好的表现,但在其对全年经济增长预计在2.7-2.9%的情况下,可见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加快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供需方面一、短期内全球供应维持过剩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公布了前四月全球铜供需平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全球铜市供应过剩11.7万吨,其中消费量624.9万吨,产量为637万吨。
中国消费量的减少是造成全球精铜过剩的主要因素,前四个月中国表观消费量较上年同期的226.1万吨减少17万吨,并且已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
图、全球精炼铜消费及供给平衡二、中国补库即将启动推动铜价上涨中国需求旺季不旺导致全球铜市短期过剩,而铜价也从2月份开始了超过4个月的调整期。
但我们认为,中国社会铜库存的去库存化过程行将结束,中国铜进口可能从6月份开始回升。
由于中国对国际铜供应的高度依赖,沪铜库存并非代表供应,而是代表需求。
因此,沪铜库存的趋势性增加一般代表国内需求的提升,沪铜库存的趋势性下降一般代表国内需求的萎缩,国内社会库存处于去库存阶段。
我们从沪铜库存和价格的走势图也可以看到,沪铜价格与沪铜库存在趋势上是同向的,这很明显的反映了中国需求对铜价的推动作用。
图、沪铜库存-价格走势但我们认为国内铜去库存化将结束,我们判断补库存与去库存的核心指标是精炼铜产量和进口量之和与铜材产量的比值,两者分别代表铜的表观消费量和实际消费量,两者历史均值在0.75左右,当比值高于此均值时,表明国内处于补库存阶段,当比值低于均值时,表明国内铜处于去库存阶段。
从沪铜库存的同比变化也可以反映国内铜需求的变化,当沪铜库存同比趋于增长时,表明国内铜库存处于补库存阶段;当沪铜库存同比趋于减少时,表明国内铜库存处于去库存阶段。
从图上、下可以清楚的看到,两者周期是一致的。
数据表明,经过2009年和2010年初铜的天量进口之后,随着铜价的步步攀高以及隐性库存的大量存在,从2010年年中开始,我国基本上处于去库存阶段。
图、(精铜产量+进口量)/铜材产量比值下:沪铜库存同比变化本次去库存的周期相对较长,其中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因为2009年以来铜的过量进口,同时,从去年年末开始国内持续紧缩,铜价高企以及资金成本上升使得企业正常的备库成本以及投资性质的融资成本大大提高,适逢外管局新规抑制利用进口铜融资,这也使企业均倾向于维持最低库存,而利用铜融资的投资行为也大大减少。
从我国经济的整体大环境来看,目前国内整体经济处于去库存的小周期。
5月份PMI库存分项指数只有49.5,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整体经济进入了去库存的小周期。
因此,叠加效应使得铜的补库存周期进一步推后。
长期的进口亏损也是压制国内需求的重要因素,2010年5月份开始套利窗口关闭,在2010年年末和2011年年初,进口亏损超过4000元每吨,大大压制了国内贸易商的进口热情,这也使得国内社会铜库存被消耗殆尽。
但目前沪伦比价关系已经得到修复,沪铜和伦铜已经基本平价,现货甚至已经出现了进口盈利。
而从图可以看到,国内补库存和去库存的周期与铜的进口盈亏也是密切相关的,两者周期同样趋于一致,沪伦价差缩小也有利于中国铜的进口,为下半年中国铜补库存创造了条件。
从铜材的产量来看,我国铜的终端需求比较刚性。
5月铜材产量达97.9万吨的今年最高水平,显示终端需求仍然比较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