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优质教育 成就梦想
温 故 知 新基本概念
温
一、物质的变化
【规律小结】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即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产生了新物质。
【例1】“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淘米
B.洗菜
C.苹果榨汁
D.葡萄酿酒 变式训练一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火箭点火
B .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C .融雪剂NaCl 使冰雪融化
D .风筝会开幕式燃放烟花 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结成冰
B. 纸张燃烧 C 玻璃破碎 D 汽油挥发
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见P1)
【规律小结】物质的变化、用途都能反应出物质的性质,判断物质的性质时,要紧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
【例2】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实验。
下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
请根据上图中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有关氨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氨气与水反应后所得氨水显_________性。
变式训练二
1、下列关于O 2和CO 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归 纳 总 结
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
...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三、化学反应的类型
2
置换反应:“一换一”,复分解反应:“两两互换成分”
【例3】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Ⅰ号”送上月球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
△
N2↑+Cl2↑+4H2O↑+2O2↑,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变式训练三
1、某种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据此可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的有()
A.ZnO+H2SO4=ZnSO4+H2O B.Fe2O3+3CO====2Fe+3CO2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CaCO3
高温
CaO+CO2↑
2、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Zn + H2SO4== ZnSO4+H2↑
B、CaCO
高温
CO2↑ + CaO
C、CH4 + 2O
点燃
CO2 + 2H2O D、S+O
点燃
SO2
3、如果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氯原子,如右图所示。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个反应,
该反应类型是
四、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
(1)五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2)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规律小结】化学反应是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例4】(1)某同学按下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填
“符合”或“不符合”),理由是。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
(3)硝酸在工业生产中且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关键反应为:,其中R 的化学式为。
变式训练四
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A.50 B.40 C.10 D.70
2、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如果出现氯气泄露,可用烧碱溶液来吸收处理,其化学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是。
1、下列过程中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B.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 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劈成块
B.西瓜榨成汁
C.残雪化成水
D.高粱酿成酒
3、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瓦斯爆炸B.海水晒盐C.潮涨潮落D.干冰升华
4、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可燃冰用作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
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D.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7、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
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 + 2C ==== Si +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下图表示物质A()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其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但原子数目减少
B .A、B、C三种物质在分类上均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l:2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9、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 B+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A. 12
B. 18 C.22 D.40
10、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 与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5:1 D.4:1
11、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
A.得到的产物为绿色物质
B.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C.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D.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重新组合成无毒的物质
12、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B.100g干冰完全汽化成100g气体
C.10gNaCl 溶解在90g 水中,成为100gNaCl 溶液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13、右图所示的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粒子数目和种类的变化情况,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4、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4224)(2SO Na OH Cu NaOH CuSO +↓=+
B.32NaHCO
O H CO CO Na 2232+↑+ C.↑+=+222H ZnCl HCl Zn
D.22Cl H + 2HCl
15、W 、X 、Y 、Z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A.W 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B.该反应中生成X 的质量为40g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Y 全部参加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
16、初中化学中的几种常见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其中反应②常用于工业生产,反应③常用于实验室制备F 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 的化学式是 ;A 的化学式可能是 (任写一种)。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上图未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7、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 →C+D ”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反应 和 反应。
△
点燃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填写两种不同类别
...)
....的物质的化学式
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合理即可)
三、信息题
18、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
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①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元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③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03)和一氧化氮;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下列收集方法不适宜的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收集法
(3)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
A.不变 B.仅升高 C.仅降低 D.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4)“雷雨发庄稼”,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原因是
19、阅读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将氮气和氢气在600℃、2.02×104kPa和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NH3)。
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经过下列反应制得生产炸药的原料——硝酸。
A、氨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B、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硝酸和一氧化氮。
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来自空气、煤和水,这是一种经济的固氨方法。
这一成果生产的化肥给农业带来了丰收,也获得了代替智利硝石生产炸药的原料。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由于德国垄断了合成氨技术,能快速生产氨和硝酸,使粮食和炸药的供应有了保障,这也促成了德皇威廉二世开战的决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1)请从以上信息中总结有关氨的知识。
○1氨的物理性质:;
○2氨的化学性质:;
○3氨的制法(写化学方程式):;
○4氨的用途:;
(2)根据氨生产硝酸的三个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B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2对于C反应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一种大气污染物)尾气,你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3)你认为合成氨中氢元素主要来自原料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