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纲领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的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自决权原则的含义及 其意义 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无产阶级解决 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北面)镌刻着 毛泽东同志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 个镏金大字于碑心。背面(南面)是周恩来 同志书写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 全体会议通过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 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 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 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 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 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四章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 基本原则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民族观与民族主义 民族观与民族关系 马克思主义观
二、民族主义
一、民族观
1、民族观的内涵:即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 题的总的认识和根本看法以及处理民族问 题的基本纲领和政策主张。 2、两种根本对立的民族观:无产阶级民族 观和资产阶级民族观。 3、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
1、两极对峙向多极转化并伴随着单极与多极的碰 撞。 2、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有增无减,已成为世界公害。 3、民族分离主义作为民族主义恶性发展的极端产 物,对世界民族关系发展的副作用会越来越大。 4、世界上一些政治敏感地区的民族问题有进一步 激化的趋势。 5、宗教问题引发民族关系的紧张且扩大。 6、移民问题影响世界的民族关系。
When in the course of human events, it becomes necessary for one people to dissolve the political bands which have connected them with another, and to assume among the powers of the earth, the separate and equal station to which the laws Nature and Nature’s God entitle them, a decent respect to the opinions of mankind requires that they should declare the causes which impel them to the separation.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they are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at to secure these rights, governments are instituted among them, deriving their just power from 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 That whenever any form of government becomes destructive of these ends, it is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alter or to abolish it, and to institute new government, laying its foundation on such principles and organizing its powers in such form, as to them shall seem most likely to effect their safety and happiness.
三、中国签署的主要国际人权公约
1、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国际公约(1980)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国际公约(1980) 2、消除种族歧视国际公约(1981) 、消除种族歧视国际公约(1981) 3、反酷刑国际公约(1988) 、反酷刑国际公约(1988) 4、儿童权利国际公约(1992) 、儿童权利国际公约(1992) 5、政治及公民权利国际公约(1998) 、政治及公民权利国际公约(1998) 6、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2001)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2001)
二、民族主义
1、民族主义的内涵:即一个民族(或其中的一部 分)源于对本民族利益、权利以及社会、经济、 政治等待遇与地位的关心以及出于对本民族尊严 的维护而产生的一种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方式。 2、民族主义的类型:(1)进步的民族主义和反 、民族主义的类型:(1 动的民族主义。(2 动的民族主义。(2)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 义、文化民族主义。 3、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表现:大民族主义、 民族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 4、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大汉族主义、地方民 族主义、爱国主义意义上的民族主义。
第二节 民族观与民族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内涵 二、当代世界民族关系的特点 三、中国民族关系的内涵与特点
一、民族关系的内涵
1、民族关系就是民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交流、合作、冲突等形式。 2、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社会 关系。 3、民族关系中突出的问题是民族权利、民 族利益和民族发展问题。
二、当代世界民族关系的特点
第四节 民族权利与人权保护
一、人权的内涵 二、中国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 三、中国签署加入的主要国际人权公约
一、人权的内涵
1、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 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2、人权的核心和关键因素是对人的行为自由和价 值的确认。 3、人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表 现为生存权、发展权、民族自决权等。 4、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被誉为人类历史上 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 第一部人权宣言。
二、中国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
1、中国现有的有关少数民族人权保护的法 律法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城市民 族工作条例;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草原 法;农业法;教育法等。 2、采取各项措施切实保护少数民族人权: 政治上的人权保护;经济上的人权保护; 文化权利上的人权保护;风俗习惯和宗教 信仰上的人权保护。
······ 在人类事务发展的过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同 另一个民族的联系,并按照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旨意,以 独立平等的身份立于世界列国之林时,出于对人类舆论 的尊重,必须把驱使他们独立的原因予以宣布。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 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 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 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 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 一个新的政府。 ······
三、中国民族关系的内涵与特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涵:平 等、团结、互助、和谐。 2、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实:中国各民 族的多元融合;汉族逐渐成为人口最多的 主体民族;形成了“ 主体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 错居住” 错居住”的民族地理;在中国各民族长期 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形成了“三个离不开” 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形成了“三个离不开” 的紧密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