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15我的叔叔于勒 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我的叔叔于勒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挣.钱挣.扎挣.脱挣.开
B.煞.白煞.车恶煞.煞.有介事
C.蛋壳.牡蛎壳.地壳.金蝉脱壳.
D.变更.更.替更.换万象更.新
2.结合句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
..半天。

(2)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

(3)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传扬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B.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注笔端,这源于作者平时用心观察,重视积累为基础。

C.“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60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只要时时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D.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真正走进作品,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第1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烘托出人物的心情;第2段环境
描写与第1段形成对比,烘托出人物的心情。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于勒的命运构成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B.本文的线索是“我”的所见所闻。

C.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串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为,都是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

D.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自私、冷酷、贪婪、唯利是图是他们的性格特征。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

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

……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

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

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
开他手里的活儿。

母亲回来了。

我看出她在哆嗦。

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

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父亲赶紧走去。

我这次可跟着他走了,心里异常紧张。

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
性质怎样,等等。

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员。

最后我父亲终于
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

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

据说他在勒阿弗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

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

听说他在
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
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

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
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

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

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
们女婿起疑心。


6.克拉丽丝认出于勒之后,为什么会“哆嗦”?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做简要分析。

7.画线部分是从“我”的观察角度描写于勒,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8.下面的句子都用到了“终于”这个词,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1)最后我父亲终于
..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

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
..恭敬起来了,分明
的叫道:“老爷!……”(《故乡》)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人性的爱抚
马德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

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

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

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

蒙眬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

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

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

他警惕地四下打量
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

他正要继续打盹儿,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④“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
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
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⑧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
的女人。

“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儿!”女人说话像连珠
炮一样。

⑨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
下来,弹一曲吧。

”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

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

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

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
纯洁的!”
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
的勇气。

其实,不瞒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
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

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
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选文有删改) 9.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10.第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
以看出他当时有过“邪念”?
11.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以女主人的反衬男主人
的。

1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

”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⑩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

”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巧补对联
13.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后,有个老师为文中的故事情节所感动,拟写了一副对联,学生在传抄
中漏掉了一部分,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上联: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兄弟宛若摇钱树
下联:一日相逢, ,骨肉恰似
体验中考
14.(2017·贵州黔南州中考)《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
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带动全民感受诗词之美,分享诗词
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请你也来参加!
(1)请在横线处填入一个恰当的字,将诗句补充完整。

备选字:A.情 B.信 C.痕 D.声
①人似秋鸿来有,②事如春梦了无。

(2)请阐释下列经典诗句所蕴含的中华美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请从表格中识别出一句七言律诗,并写在横线上。

答案:
1.D 解析 A项,“挣扎”中的“挣”读“zhēng”,其余的都读“zhèng”;B项,“煞车”中的“煞”读“shā”,其余的都读“shà”;C项,“蛋壳”“牡蛎壳”中的“壳”读“ké”,“地壳”“金蝉脱壳”中的“壳”读“qiào”;D项,加点字都读“gēng”。

2.(1)讨价还价。

(2)挥霍。

(3)地步。

3.D 解析 A项,“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

与前面的“被人”语意重复;B项,句式杂糅,删掉
“为基础”;C项,“传递”与“作用”搭配不当。

4.比喻快乐而骄傲的喜悦失望而沮丧
5.B 解析本文的线索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

6.①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这是发财梦突然破灭之后,克拉丽丝沮丧和痛苦到极点的本能反应。

②克拉丽丝十分害怕于勒又要回来“吃”他们,不堪设想的后果,让她恐惧得直“哆嗦”。

7.①从一个孩子的观察角度描述于勒,显得十分客观,能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②从“我”的角度观
察于勒,表现出“我”对于勒的同情。

“端详”一词表明,“我”对于勒的观察是仔细的,因为“我”已经知道于勒可能就是自己的叔叔;“我”用心观察于勒,发现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同情之
心油然而生。

8.(1)菲利普为了不被船长发现他的用意,更害怕船长知道他和于勒的关系,只得东拉西扯,但又急
于想转入正题,“终于”含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意味,从中表现出他的虚伪与无情。

(2)闰土见了“我”满心欢喜,很多的话欲言又止。

但是,生活的“凄凉”和彼此身份的差异使他感
受到了与“我”的隔膜,对“我”的称呼最终变成了“老爷”。

“终于”表现了他内心犹豫、矛盾、挣扎的情感变化过程,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9.为下文写店铺男人打盹、年轻人想伺机行窃做铺垫。

10.(1)年轻人向店铺里探头探脑,被人发现后又突然退了出去。

(2)当店主人正要继续打盹的时候,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3)当店主人问他买什么的时候,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要买什么。

11.刻薄(多疑、冷漠) 友善(仁厚、温和)
12.(1)年轻人的意思是他家境贫困,无力求学,想通过给人弹琴来赚取学费。

(2)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一个学琴的孩子,而且琴技高超,他前面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13.示例咫尺天涯陌路人
14.(1)①B ②C
(2)诗句中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
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壮志豪情。

(3)浅草才能没马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