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19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之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昌平区2019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之四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密度和体积关系的是
A.B.
C.D.
3.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形影不离B.海市蜃楼C.日食月食D.镜花水月
5.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看到的像应是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6.图中四个图像,能正确描述非晶体凝固的是
A. B. C. 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8.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
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9.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两次划动时均保持齿的振动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第二次与第一次对比
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
10.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
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P中,发现在光屏上重新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件
A.只能是凹透镜 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
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是凸透镜 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 A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是10cm. A,B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
m A:m B=3: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 B放在A的上面, 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000Pa.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N,物块A的密度为_______kg/m3.
12.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成_____的实像;物体经过望远镜的物镜成_____的实像,它们的目镜所成的像都是_____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
13.如图所示,化学老师在做“稀释浓硫酸”的演示实验时,发现用于搅拌的玻璃棒“折断”了。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一现象是由于_________形成的。
14.2018年12月8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火箭升空瞬间,出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5.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
______ 产生,通过 ______ 传入人耳的,改变试管内的水量,会使声音的 ______ 发生改变.
16.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__________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__________行驶。
三、计算题
17.一只容积为450mL某品牌矿泉水空瓶,如图所示,将其装满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等全部凝固时,发现矿泉水瓶胀得鼓鼓得,变粗了,请完成下列问题:
(1)450mL水的质量是多少?
(2)450mL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为多少?(ρ冰=0.9×103kg/m3)
(3)分析矿泉水瓶变粗的原因。
18.目前,地铁已成为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
(1)若A站到B站的距离为1500米,行驶时间为2分钟,假设列车在两站之间做匀速直线行驶,求地铁在这段路程中行驶的速度v.
(2)若地铁车厢总长度为140米,整列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通过长度为1660米的平直隧道求通过隧道的时间t.
四、实验题
19.小贝想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药液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如图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调好天平后,她称得药液和药液瓶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药液倒一部份在量筒中,如图;再将药液瓶放在天平上称剩余的质量如图,由此可知量筒中药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g,量筒中药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这种药液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20.下面甲图是小宇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是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
(2)将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利用了这个原理。
(3)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
(4)凸透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将蜡烛移到55cm刻度线处,在移动光屏的过程中,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原因是_____。
(5)在(2)的条件下,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小宇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为使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
(6)同组的小亮利用两只等大的蜡烛和平板玻璃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果将蜡烛靠近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如果观察到蜡烛像的大致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这是竖直放在A点的平板玻璃向_____(填“左”或“右”)倾斜导致的。
21.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___。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__像。
(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5)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华设计了如图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的物态变化规律”。
(1)该实验应选用_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
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如图丙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熔化的过程是_____段(用字母表示),在第4分钟时处于_____状态。
(4)当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不变且气泡上升时_____(选填“越来越小”“大小不变”或“越来越大”),说明水已_____。
(5)图象丙中,在实验过程中BC段和DE段,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中_____
A.都不吸热
B.BC段吸热,DE段不吸热
C.都吸热
D.BC段不吸热,DE段吸热
23.小明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探究:
(1)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逐渐变小”,这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
(2)小明用塑料袋把一只正在响铃的小闹钟密封好放进水中后,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_____;小明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此时几乎听不到铃声,这一举措属于_______(选填减弱噪声的方法)。
24.一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约为lcm、长为60cm的玻璃管中注煤油,管内留一个小气泡后封住开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如图(1)”;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如图(2)”.你同意________同学的方案.
(2)按照正确的方案,测得的数据如表,负责记录的同学漏记一次的时间,请你为他填上.
图象.
(____)
(4)气泡在10cm到40cm区间的速度是________m/s.
(5)从图象可以看出,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__(正/反)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3000
12.倒立、放大倒立、缩小放大
13.光的折射
14.液化放热
15.振动空气音调
16.东西
三、计算题
17.(1)450g;(2)500cm3;(3)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使得矿泉水瓶变粗。
18.(1)12.5m/s(2)0.03h
四、实验题
19.左 31.4 20 1.57×103
20.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 45 不能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右不变左21.薄等大虚位置寻找普遍规律
22.碎冰块乙 BC 固液共存越来越大沸腾 C
23.响度真空不能传声液体可以传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4.(1)乙(2)15
如图所示
(4)0.02( 5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