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提升训练10-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1.根据下图可以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亲本不是纯合子
B.③使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⑥不会使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换
D.⑦使用了秋水仙素溶液
2.某二倍体植物体细胞内的同一条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M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
B.基因R转录时以a链为模板在细胞核中合成RNA
C.若箭头处的碱基替换为G,则对应密码子变为GAG
D.若基因M缺失,则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3.(2020·铜仁模拟)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它们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
体上没有。
在遗传实验中,一只白眼雌果蝇(甲)与红眼雄果蝇(乙)交配后,产生的后代如
下:670只红眼雌,658只白眼雄,1只白眼雌。
对后代中出现白眼雌果蝇的解释不合理
...的是( )。
A.X R X r个体中的R基因突变成为r
B.甲减数分裂产生了X r X r的卵细胞
C.X R X r染色体中含R基因的片段缺失
D.乙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4.研究者观察到某一雄性哺乳动物(2n=24)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
色体发生了特殊的联会现象,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四射体”,图中的字母为染色体区段的标号,数字为染色体的标号。
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射体”的4条染色体随机两两分离,并且只
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
以下分析中,不正确
...的是( )。
A.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该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10个四分体
B.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s-s、w-w、t-t、v-v均为同源区段,能发生联会
C.若不考虑致死,从染色体的组合(①~④组合)来看,该动物能产生6种精子
D.由于只有遗传信息完成的精子才能成活,推测该动物产生的精子有1/4会致死
5.下列有关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B.有的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
C.蜜蜂的蜂王是二倍体,由其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雄蜂是单倍体
D.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6.(2020·衡水模拟)某生物学家在野外发现两株植物,其形态、大小均不相同。
结合现代生物
进化理论,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研究生物进化应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作用的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
C.两株植物一定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7.(不定项)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不同物种间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B.捕食者的出现不利于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共同进化
C.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某种基因的频率也可能降为0
D.“DNA→mRNA→蛋白质”的过程从根本上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
8.(不定项)炎炎夏日西瓜成为人们消暑解渴的必备水果,下图为某育种所培育无子西瓜的流
程图。
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
A.处理①可用适量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乙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是缺少同源染色体
C.若让甲植株自交,则后代会出现3种基因型
、甲、乙植株之间均存在生殖隔离
D.图中F
1
【解析版】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1.根据下图可以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亲本不是纯合子
B.③使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⑥不会使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换
D.⑦使用了秋水仙素溶液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①为杂交,②是花药离体培养,③是秋水仙素或者低温处理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④是杂交育种并筛选出所需性状,⑤⑥是诱变育种,⑦是多倍体育种。
图中的亲本可能存在纯合子,A错误;③使正在分裂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方法有秋水仙素与低温处理等,不能确定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B错误;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⑥导致基因突变,C正确;⑦可能使用了秋水仙素溶液或低温处理等,D错误。
2.某二倍体植物体细胞内的同一条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M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
B.基因R转录时以a链为模板在细胞核中合成RNA
C.若箭头处的碱基替换为G,则对应密码子变为GAG
D.若基因M缺失,则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当该二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为MM时,基因M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后),A错误;由于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基因R在转录时只有以a链为模板合成的RNA中才出现起始密码子,B正确;基因M是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若箭头处的碱基替换为G,则对应密码子由GUC变为CUC,C错误;若基因M缺失,则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D错误。
3.(2020·铜仁模拟)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它们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
在遗传实验中,一只白眼雌果蝇(甲)与红眼雄果蝇(乙)交配后,产生的后代如
下:670只红眼雌,658只白眼雄,1只白眼雌。
对后代中出现白眼雌果蝇的解释不合理
...的是( )。
A.X R X r个体中的R基因突变成为r
B.甲减数分裂产生了X r X r的卵细胞
C.X R X r染色体中含R基因的片段缺失
D.乙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D
【解析】一只白眼雌果蝇(X r X r)与一只红眼雄果蝇(X R Y)杂交,后代雄性应该是白眼X r Y,雌性应该全部是红眼X R X r,但是后代却出现了1只白眼雌果蝇,具有低频性特点,则该白眼雌果蝇可能是红眼X R X r个体中的R基因突变成为r,A合理;该白眼雌果蝇也可能是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基因型为X r X r Y(XXY为雌性),母本雌果蝇(X r X r)甲减数分裂产生了X r X r的卵细胞,与父本的Y精子受精形成,B合理;该白眼雌果蝇也可能是红眼X R X r个体染色体中缺失了含R基因的片段,导致表达出X r控制的隐性白眼性状,C合理;根据题干,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它们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故不可能是乙雄性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的,D不合理。
4.研究者观察到某一雄性哺乳动物(2n=24)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
色体发生了特殊的联会现象,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四射体”,图中的字母为染色体区段的标号,数字为染色体的标号。
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射体”的4条染色体随机两两分离,并且只
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
以下分析中,不正确
...的是( )。
A.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该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10个四分体
B.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s-s、w-w、t-t、v-v均为同源区段,能发生联会
C.若不考虑致死,从染色体的组合(①~④组合)来看,该动物能产生6种精子
D.由于只有遗传信息完成的精子才能成活,推测该动物产生的精子有1/4会致死
【答案】D
【解析】由于该哺乳动物体细胞中含有12对(24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可形成12个四分体,所以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该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10个四分体,A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而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s-s、w-w、t-t、v-v均为同源区段,能发生联会,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条染色体随机两两分离,图中四条染色体共有6种分离方式,能产生①②、③④、①④、②③、①③、②④共6种精子,C正确;遗传信息不丢失的配子才能成活,含①③或②④的配子可以成活,推测该动物产生的精子有2/3会致死,D错误。
5.下列有关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B.有的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
C.蜜蜂的蜂王是二倍体,由其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雄蜂是单倍体
D.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答案】A
【解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有三条,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A错误;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染色体组数为偶数)的单倍体细胞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存在同源染色体,B正确;蜜蜂的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是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是单倍体,C正确;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发生交叉互换,则在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正确。
6.(2020·衡水模拟)某生物学家在野外发现两株植物,其形态、大小均不相同。
结合现代生物
进化理论,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研究生物进化应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作用的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
C.两株植物一定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C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研究生物进化应以种群为基本单位,A正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指出,在一种生物的群体中,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存活,并且有较多的机会留下后代,也就是说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B正确;虽然两株植物的形态、大小不相同,但若它们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则这两株植物属于同一物种,C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正确。
7.(不定项)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不同物种间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B.捕食者的出现不利于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共同进化
C.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某种基因的频率也可能降为0
D.“DNA→mRNA→蛋白质”的过程从根本上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
【答案】ABD
【解析】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导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所以捕食者的出现有利于其与被捕食者的共同进化,B错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某种基因的频率也可能降为0,C正确;能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DNA→RNA→蛋白质”的过程是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不一定会发生可遗传变异,
故该过程不能从根本上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D错误。
8.(不定项)炎炎夏日西瓜成为人们消暑解渴的必备水果,下图为某育种所培育无子西瓜的流
程图。
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
A.处理①可用适量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乙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是缺少同源染色体
C.若让甲植株自交,则后代会出现3种基因型
D.图中F
、甲、乙植株之间均存在生殖隔离
1
【答案】BC
【解析】处理①可用适量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A正确;乙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B错误;甲植株的基因型为DDdd,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DDdd、DDDD、dddd、DDDd、Dddd,C错误;图中F
1
为二倍体,甲为四倍体,乙为三
倍体,三者中F
1与甲杂交产生的后代为三倍体,因三倍体不可育,故F
1
与甲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乙不可育,所以,F
1
、甲、乙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