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反恐应摒弃双重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
国际反恐应摒弃双重标准
只有从根源上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从行动上集中打击最危险的恐怖主义势力,从思想上抛弃私心杂念和双重标准,从道德上共襄反恐大义,才能化解恐怖危机。

文 / 傅小强
11月13日晚,法国首都巴黎遭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举世震惊。

事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制造了袭击事件。

这是一年内继巴黎《查理周刊》惨案后法国遭受的又一起严重恐怖袭击案件。

从国际恐患动向和法国惨案分析,国际反恐亟须凝聚共识,防范新一轮国际恐怖威胁。

为新一轮恐怖风险敲响警钟
法国巴黎遭受的此轮恐怖袭击不同以往,可能预示着全球新一轮恐怖风险的到来。

一方面,恐怖分子的协同策划能力明显提升,有组织、有训练、装备优良的恐怖分子同时在剧院、体育场和餐馆等地多点动手,造成严重伤亡,让巴黎全市陷入群体性恐慌,政治社会秩序短时间内瘫痪;另一方面,恐怖分子使用多种武器大肆杀戮,不仅使用制式AK-47步枪和高能炸药,还准备有自杀式人体炸弹,绑架人质,枪决示威,已非一般恐怖分子追求的政治效果,而是要震慑和报复法国。

法国严峻的反恐形势对整个欧洲也敲响了警钟。

随着法国对恐怖分子严厉打击行动的展开,有些极端分子势必会逃离法国,进入欧洲其他国家。

恐怖分子的血腥手段以及可以在任何猝不及防的时间和地点发起袭击的特点都将给欧洲各国的安保带来新的考验和压力。

欧洲各国必须竭尽全力,严防死守,确保巴黎的悲剧不在其他地方重演。

联系到俄罗斯航班在埃及西奈半岛遭受的恐怖
环球
袭击,以及此前欧洲多个国家发生的恐怖袭击,欧洲已成恐怖分子的主攻目标。

本土防线难以适应国际恐怖形势的急剧变化,整个欧洲在恐怖主义袭击的阴影下,一时间仿佛惊弓之鸟。

背后的深思
法国在《查理周刊》惨案后已有所警觉,并采取
措施收紧反恐防线,但在恐怖威胁来临时却显得不堪一击,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一方面,国际恐怖主义进入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阶段,它给世界带来的安全威胁空前复杂和严峻。

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伊斯兰国”的恐怖政权已存在近两年,不仅有成套的所谓“建国理论”和“伊斯兰法治”,还“开疆拓土”行使治理,吸引全球极端分子投奔,俨然成为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向往的“圣地”,而国际社会对此束手无策,打击“基地”组织的战法难以对付“伊斯兰国”的吸附和扩张能力。

在世界各地,附属、挂靠和自诩是“伊斯兰国”分支及效忠的组织不断涌现,使得其极端意识形态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狂热拥护者越来越多,恐怖主义的市场扩大。

另一方面,欧洲面临的反恐形势尤为严峻。

欧洲本是穆斯林移民较多的地区,内部正经历西方文化与穆斯林移民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积累。

相对于美国,欧洲可以说有与美国相匹配的自我文化优越感,也有军事介入利比亚和叙利
47
亚的反恐成就感,却没有与美国一致的国土安全防线。

在内部不断扩大的族群裂痕和外部中东难民危机的冲击下,其结果可以想象。

反恐不搞双重标准
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上的讲话中指出,各国要加强协调,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当今世界仍然不太平,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远未解决,恐怖主义带来的危害更加突出。

发生在巴黎的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再次表明,恐怖势力的能量和危害不容低估,恐怖主义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最严峻和急迫的安全挑战。

国际社会必须携起手来,按照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进一步加强反恐合作,特别要注重标本兼治,不搞双重标准。


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公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恐怖威胁之外。

打击恐怖主义,必须尊重有关国家的利益,并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如果搞单边主义和利己主义,搞双重标准,只能在反恐的道路上
越走越窄。

因此,此次法国巴黎恐怖袭击事件昭示,国际社会必须尽快凝聚反恐共识,从根源上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从行动上集中打击最危险的恐怖主义势力,从思想上抛弃私心杂念和双重标准,从道德上共襄反恐大义,如此才能化解此轮恐怖危机。

美国和欧洲应该清醒认识,对恐怖势力既不能单靠军事打击,更不能绥靖放任恐怖威胁外流,需要把反极端和反恐怖高度结合,标本兼治,凝聚共识,扩大国际反恐统一战线,防止类似惨案重演。

责编:张岩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
2013年9月21日 内罗毕商场挟持人质案2013年4月15日
美国波士顿爆炸案2014年3月1日 云南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2014年10月22日
国会山庄暴恐案
2014年12月4日 车臣系列袭击案
2015年1月7日 法国《查理周刊》枪击案2015年11月13日 巴黎连环恐怖袭击2015年11月20日 马里恐怖袭击美国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现场发生连环炸弹袭击事件,造成3人遇难,260多人受伤。

索马里青年党武装分子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商场内发动恐怖袭击并挟制人质,
在与肯尼亚军警对峙的第四天晚上,恐怖分子被最终制服。

这起恐怖袭击造成240人伤亡。

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火车站发生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十余名暴徒在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致31人遇难,141人受伤。

加拿大公民迈克尔·泽阿夫-比伯手持长枪闯入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国会山庄开枪射击,在引发一片混乱后被警察击毙。

10名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凌晨驾驶3辆汽车进入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市内,制造一系列恐怖袭击,造成至少19人死亡,其中包括10名军警,28人受伤。

法国巴黎《查理周刊》杂志社遭一伙武装人员持冲锋枪和火箭炮袭击,导致包括周刊主编在内的至少12人死亡,多人受伤。

法国巴黎餐馆、剧院、体育场等平民聚集的公共场所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导致至少129人死亡、352人受伤。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制造了袭击事件。

马里首都巴马科丽笙酒店发生袭击事件。

袭击者向酒店安保人员开枪射击,并将酒店内约170名客人和员工扣为人质。

事件造成至少27人死亡,3名中国公民遇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