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
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王敏欢;孙振微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24(19)6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12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 组,每组40例。
三组均行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 A组采用0.25%罗哌卡因, B 组采用0.3%罗哌卡因、C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
比较三组患者镇痛相关指标、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C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
量(1.07±0.22)mg、术后48 h镇痛药物用量(93.26±1.36)ml均少于B组患者的(1.32±0.25)mg、(96.84±1.76)ml和A组患者的(1.58±0.38)mg、
(99.42±1.77)ml, B组患者均少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
者术后3、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24±0.51)、(3.35±0.44)分,B
组患者分别为(3.89±0.45)、(2.98±0.42)分, C组患者分别为(3.25±0.54)、
(2.12±0.35)分;术后3、6 h,三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患者VAS评分低于A组、B组患者,B组患者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患者术后1 h 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
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 B组患者为5.00%, C组患者为7.5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0.3%以上罗哌卡因浓度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用于乳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麻醉用药及术后镇痛用药,术后镇
痛效果满意,安全有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总页数】4页(P106-109)
【作者】王敏欢;孙振微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胸神经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2.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胸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3.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胸神经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镇痛效果及应激状况的影响
4.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5.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中老年胸腰椎手术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