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外科疾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外科疾病的防治
羊外科病一般都是零星发生,不具有传染性,对于规模化养殖来说,一般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简要介绍几种多见、多发的羊外科疾病。

一、腐蹄病
羊腐蹄病发病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是坏死杆菌的继发感染。

在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的坏死,有的在其他脏器上形成转移性坏死灶。

本病多发于雨量较多的季节和潮湿的地区。

山羊比绵羊发病率高。

1.病因
山羊在夏季多雨季节羊蹄长时间浸泡在潮湿圈舍内的羊类尿或污泥中,使蹄质软化,或在放牧时蹄子被石子、铁屑、玻璃片等损伤,此时坏死杆菌等侵入就会引起腐蹄病。

也可因为羊的蹄冠和角质层裂缝而感染病菌。

2.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基本上可以确诊。

【流行特点】坏死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动物粪便、死水坑、沼泽和土壤中均有存在。

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

本病多见于低洼潮湿地区和多雨季节,呈散发或地方流行。

【临床症状】山羊很容易得腐蹄病。

病初跛行,喜欢卧地,行走困难。

多为一肢患病,蹄间隙、蹄踵和蹄冠开始红肿、热痛,而后溃烂,挤压肿烂部位有发臭的脓样液体流出。

用刀将伤口扩创后,蹄底的小孔或大洞中有乌黑色的臭水流出,蹄间常有溃疡面,上覆盖有恶臭的坏死物。

严重时,蹄壳腐烂变形,卧地不起。

随着病变的发展,可波及腱、韧带和关节,有时蹄匣脱落(图1-1~图1-3)。

3.防治措施
对于羊腐蹄病,首先要清除坏死的组织。

用食醋、3%来苏儿或1%高锰酸钾冲洗,或用6%福尔马林或5%-10%硫酸钠脚浴,然后用抗生素软膏涂抹。

也可用10%硫酸铜溶液浸泡,每次10-30min,每天早晚各1次。

为了防止硬物刺激,可将患部用绷带包扎。

当发生转移性病灶时,应进行全身治疗,注射磺胺嘧啶或土霉素,连用5d,可促进康复,提高治愈率。

中草药疗法。

取花椒、艾叶、干蒜秧、食盐,加适量水煎,用此药水清洗思部。

还可用草木灰或碱水冲洗。

洗净后将石灰面或干木炭粉末、草木灰粉末涂于伤处,效果也很好。

如果患部已经长蛆虫,可先涂一点儿香油,等蛆钻出来后再涂柏油,还可将杏树叶、桃树叶捣烂挤出汁水,滴进伤口,等蛆虫死后涂药。

另外,要保持羊圈的干燥,注意保护羊蹄,不要在低洼潮湿的地方长时间放牧:在圈舎入口处放置用10%的硫酸铜溶液浸湿的麻袋,用于羊蹄的消毒;羊舍要勤垫干土,保持清洁。

避免外伤发生,如发生外伤,应及时涂擦碘酒。

图1-1羊腐蹄病蹄质变软,蹄部腐烂流水、开裂,自伤口流出脓性分泌物
图1-2羊腐蹄病蹄底溃疡、腐烂
图1-3羊腐蹄病病蹄敏感,有恶臭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蹄底部有小孔或大洞。

用刀切削扩创,蹄底的小孔或大洞中有污黑臭水迅速流出。

趾间也常能找到溃疡面,上面覆盖着恶臭物。

蹄壳腐烂变形,病变部位溃烂,挤压时有恶臭的脓液流出
二、羊风湿病的防治
1.病因
本病在春、秋季节多发,常因羊舍阴暗潮湿、通风不良、舍内外温差大、贼风侵袭、长期舍饲后突然远途放牧等原因引起,或因风、寒、湿的侵袭使肌肉、肌健、关节等部位呈现疼痛。

有的急性发作,伴有体温升高。

2症状
由于受寒的情况不同,表现也有差别。

羊患病后运步困难,呈黏着步,四肢支撑能力差,甚至自己不能站立,肌肉肿胀,吃奶费力。

病羊卧多立少,有的病羊头歪眼斜,向一个方向转圈。

有的头低耳耷,全身发抖。

有的后腰不灵活或后肢瘫痪。

慢性病例病程长的羔羊,病肢有萎缩的征兆。

全身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图1)。

3.防治要点
【预防】圈舎要干燥、通风。

冬季羊圈要保暖,防止贼风侵袭。

病羊多进行日光浴。

【治疗】将病羊移到保温干燥处,多垫一些垫草,局部进行按摩、温敷,(1)激素治疗25%醋酸可的松混悬注射液,每日1次,连用3~4d。

或用镇跛痛5mL与0.5%氢化可的松2mL混合肌内注射,每天3次,效果较好。

(2)石蜡油热疗法将石蜡油250~1000mL装入热水袋内,放入90℃热水盆中加热15min,把这个热水袋绑在百会穴部位,每次2h,每日1次,直到痊愈。

(3)穴位注射维生素疗法可选两侧关元、腰中、肾棚等穴位,每个穴位注射5mg的维生素B12每日1次,3次为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即可痊愈。

(4)中草药方剂荆芥16g、防风31g、牛膝16g、秦艾16g、灵仙16g、木瓜16g,煎后灌服。

中兽医治疗风湿的方剂很多,如独活散、通经活络散、巴戟散、祛风除湿散、五虫四藤汤、乌地灵散等均有较好的效果。

(5)酒糟、醋麸灸法将酒糟炒热,装入布袋或麻袋内,敷于患部,每日1-2次,或用醋炒麸皮(麸皮3kg,醋1kg充分拌匀),炒至烫手,装入麻袋内,热數患部并将病羊驱赶至温暖羊舍内。

图2-1羊风湿病发生于关节部位则四肢僵硬、跛行、关节肿大;发生于颈部时,头偏向一侧(斜颈),颈部不能自由运动。

低头困难,僵硬不屈;如果是肌肉风湿,可摸到患部肌肉发硬、甚至有时在肌肉上出现凹凸不平或小结节。

三、羊外伤的防治
羊很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外伤(图3-1~图3-3)。

一旦发生后,要及时处理。

处理的内容包括:止血、清创、消毒、缝合、包扎、防止感染化脓。

(1)止血用压迫法或注射止血药来制止出血,以免失血过多。

(2)清创在创伤周围剪毛、清洗、消毒,清理创腔内的异物、血块及挫灭的组织,然后用呋喃西林、高锰酸钾等反复冲洗创腔,直到冲洗干净为止,并用灭菌纱布蘸干残留的药液。

最后进行缝合处理(图3-4)。

(3)消毒不能缝合且比较严重的外伤,应撒布适量的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药物,防止感染。

图3-1外伤羊的角膜机械性外括(鞭伤、树枝碰伤)造成失明
图3-2外伤在剪羊毛时皮肤損伤或其他锐性物品导致皮肤外伤
图3-3外伤农村斗羊时发生的头部外伤
图3-4外伤外伤后的手术缝合
四、羊角膜翳(鼓眼)的防治
1.病因
角膜翳是羊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由于角膜受到感染,或异物、化学物质的损伤,或肝火过盛,引起的炎症。

2.诊断
【临床症状】病羊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呼吸均无明显变化。

发病初期眼晴发灰色,逐渐形成同心圆状白色角膜翳,流泪、怕光,疼痛、看不清东西而乱撞,严重时失明(图4-1)。

3.治疗
临床治疗多以内服中药为主。

(1)严格消毒的前提下,在病羊的颈部采集静脉血10mL,注射于眼睑内,约4~5d全部吸收后,可再注射1次。

此法可激活羊体内的免疫系统,促进自体康复。

也可将青霉素80万IU 加入地塞米松2mg,混入病羊血中,在病羊眼皮下注射,两日1次,然后将拨云散喷入羊眼中,每日2次,连用2-3d。

(2)用剥去外皮的嫩榆树枝条,由羊的两鼻孔捅入鼻泪管4-6cm深处。

此枝条可不用拔出,待眼病痊愈后会自然掉出。

也可用柳树枝条。

(3)取5%葡萄糖100mL加入37%浓盐酸1mL,充分混合后作静脉滴注,每天
用药1次,一般5-7d即可治愈。

(4)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如蛇蜕(图4-2)、灯芯草、柴胡、陈皮、白菊花、竹叶、石决明、木通、生地各6g,煎服。

(5)硼砂、硇砂、朱砂各等量为细末,用竹筒吹入眼内。

图4-1羊角膜翳(鼓眼)眼结膜严重感染,出现溃疡
图4-2蛇蜕具有明目退翳,祛风定惊,解毒止痒的功效,主治惊风癫痫、角膜翳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