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邯郸市邑城镇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河北省邯郸市邑城镇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
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近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
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方案》提出了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是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是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
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狠抓教学、教材、教师,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
三是促进产教融合。
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经验,坚持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
四是建设多元办学格局。
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做优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
(《人民日报》)材料二
高职扩招,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涉及1418所高职院校的消息,在两会会场内外引发强烈关注。
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到2018年8月我国高职院校首个“世界一流”建设方案获批通过,再到近日国务院印发“硬核”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正在昂首迈入属于它的“黄
金时代”。
今天,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提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更是让不少高职院校师生感慨,“高职的春天来了!”
随着职业教育重要性的日渐凸显,高职招生也水涨船高。
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790.99万人,其中普通专科招生368.83万人,比上年增长5.16%,占普通本专科人数的46.63%;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有在校生2831.03万人,其中普通专科在校生1133.70万人,比上年增长2.60%,占普通本专科人数的40.05%。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高职扩招主要招生对象不是普通应届高中毕业生,而是中职毕业生。
“我国高职目前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应届高中毕业生,以及少数中职毕业生。
但高职的生源在逐渐减少,以至于在普通高考招生中,部分高职的生源危机显得比较突出,高职完成招生计划颇为吃力。
而中职毕业生升高职继续深造、发展,这一块还潜力巨大,根据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496.88万人,因此,只要将中职毕业生进高职深造的比例提高20%,就可以实现扩招100万的目标。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材料三
材料四
宁夏师范学院院长马宗保委员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
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多层次职业教育、推动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开展专业硕士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当前,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方面未取得实质性突破,部分普通高校或部分专业向应用型转变缺乏可持续性,现有以专科为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升入本科阶段学习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和常态化机制。
比如宁夏每年“专升本”人数不足200人,一些开展得比较好的省区市,“专升本”比例也只有5%左右。
当前,我国产业正在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而以专科层次为主的职业教育,无法适应先进制造业对技能型人才知识结构和创新素养的要求。
建议制定职业教育类本科院校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国家标准,加大对专科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办学的支持力度,为职业院校优秀学生成长成才、人生出彩创造更多机会。
《光明日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有在校生2831.03万人,其中普通专科人数要多于普通本科人数,2018年普通专科人数比上一年增长2.60%。
B. 高职毕业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从2013届到2017届连年提高,月平均收入均高于2900元,增幅直线攀升。
C. 中职毕业学生就业率连续10年超过95%,高职毕业学生就业率从近10年来看也超过90%。
月平均收入中职毕业生明显高于高职毕业生。
D. 当前,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方面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专科为主高职院校毕业生,升入本科困难,宁夏“专升本”的比例不到5%。
5. 下列多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办学模式上,现在职业教育基本由政府举办,将来依然采用这种政府举办的模式,这样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
B. 我国高职目前生源主要来自普通应届高中毕业生,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生源主要来自进高职深造的中职毕业生。
C. 促进产教融合是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一项具体的措施。
要坚持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合作。
D. 实施职业教育改革,将来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的人才资
源支撑。
6. 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广阔?
参考答案:
4. D
5. A
6. (1)国家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进行各方面改革,并提出具体措施,给予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
(2)实现高职扩招,有更多的中职学生和高中毕业生有机会继续深造,高职教育生源得到保障。
(3)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后收入不断提高,吸引大批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大批技术人才,企业发展技术人才缺口大,决定了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大。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散文”的对待的名词,严格的讲,应该是“韵文”,而不是“诗”。
“诗”时常可以用各种的媒介物表现出来,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含着诗,所以有人说过,“图画就是无音的诗”,“建筑就是冻凝的诗”。
柏拉图的对话,是散文,但是有的地方也就是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散文,但是整篇的也就是一首诗。
同时号称为诗的,也许里面的材料仍是散文。
所以诗和散文在形式上划不出一个分明的界线,倒是散文和韵文可以成为两个适当的区别。
这个区别的所在,便是形式上的不同:散文没有准定的节奏,而韵文有规则的音律。
散文对于我们人生的关系,比较韵文为更密切。
至少我们要承认,我们天天所说的话都是散文。
不过会说话的人不能就成为一个散文家。
散文也有散文的艺术。
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
把我们的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像译成语言文字。
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
头脑笨的人,说出话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
由此可以类推。
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的表示出来。
在韵文里,格式是有一定的,韵法也是有准则的,无论你有没有什么高深的诗意,只消按照规律填凑起来,看的时候行列整齐,读的时候声调铿锵,至少在外表上比较容易遮丑。
散文便不然,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
喀赖尔(Calyle)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
”伯风(Buffon)说:“文调就是那个人。
”
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能
令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断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
我们读者只有赞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之所以然。
譬如说《左传》的文字好,好在哪里?司马迁的文笔妙,妙在哪里?这真是很难解说的。
(选自《论散文》) 1.根据文意,下列对于“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和我们人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天天说的话,写的文章都是散文。
B.散文是一种翻译,它能够把我们头脑里的思想情绪译成语言文字呈现出来,最能显现作者真实的个性。
C.散文没有固定的格式限制,是最自由的,因此驾驭起来相对容易些。
D.散文的妙处很多,气象万千,变化无穷,它比其他文体更有艺术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和散文相对的文体严格的讲应当是“韵文”,而“韵文”和诗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
B.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包含着诗,而号称为诗的,里面的材料却仍然是散文。
C.散文和韵文的区别在于节奏和韵律这些形式要素上的不同。
D.在韵文里,格式是固定的,韵法是相同的,即使没有什么高深的诗意,读起来也会感到声调铿锵。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时常可以用各种媒介物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观看体操比赛、欣赏交响乐等也能体会到一种诗意。
B.散文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所以,我们鉴赏散文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对于散文那流动的情感,更是无法把握。
C.要写出好的散文,富于感情、思路清晰都是需要作者把握的重要因素。
D.伯风说:“文调就是那个人。
”因此,提高人品,也有助于提高文品。
参考答案:
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以下各题。
(18分)
淡淡的山影
方叶
①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淡淡的山影却是我生命的一种底蕴。
②童年的江南小镇,坐落在青山环抱之中。
攀山越岭,自然成了山里野孩子的乐趣。
现在,我早已走出了荒僻的小镇,生活在一座高楼林立的都市里,但日渐浑浊的瞳仁里一旦映进了凄幽的山影,依然禁不住心神摇动。
③山影无疑是一种美,一种宁静无言的美。
山,无论它多么崔嵬高峻,峥嵘峭拔,可山影永远是灵秀而含蓄的。
它略去了岩崖的怪异,树木的苍浩,峡谷的艰深,溪流的飞湍,略去了众多的繁文褥节,只留下简洁清奇的神姿,生动飞扬的灵气,默立于天地之间。
比之庞然实体来,淡淡的山影显得更加空灵、超脱。
那份宁谧、那份幽远的韵致,真让人如啜饮清泉,一下涤净了心头的尘俗。
④古往今来,人们游历山川,除了欣赏大自然的秀美风光,获取履艰越险的快慰之处,我以为,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心灵与静美的山水相洽相融,排遣胸中的郁结。
而山庐梦影,既真实又缥渺,既可亲可感,又可寻可思,理所当然是高人雅士抒情写意的最佳具象。
看唐代诗人笔下的山影何等瑰丽多姿!在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之焕、王昌龄的诗中,为了边关的安宁,“不教胡马度阴山”征夫守卒们长年累月,甚至一生都在那里浴血苦战。
苍凉的山影烘托出的正是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壮美情趣。
而诗仙李白跟他豪放落拓的性格一样,他笔下的山影却充满了浪漫、神奇的色彩。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诗人用一种震天撼地的笔力,道出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由、光明的向往。
作为山水诗人大画家的王维,原本就倾心于凄美的风光,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波折,更加看破世事,觉得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不值依恋。
于是,他平静地走出金碧辉煌的朝廷皇宫,走出浑浊的世道,投向佛寺和大自然的怀抱,把自己的身影彻底地溶入浓浓淡淡的山影里。
无论置身于“空山新雨后”还是“独坐幽篁里”,也无论品味“山色有无中”,还是聆听“深山何处钟”,山影勾勒出的是他那种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心态;行行句句,无不充满了清幽恬淡的禅意和孤寂深远的意趣。
⑤其实,山影并非五岳名山才美妙动人。
人们对于山影的喜爱,纯然是精神上的快乐和抚慰。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辞去归来,在寻常的南山下采菊,种豆,除草,饮酒,写诗,抚琴,悠远的山影雕塑了一个高洁伟岸的形象。
同样的,敬亭山也并不孤高绝寰,而李白照样“相看两不厌”。
个中奥妙,是敬亭山的山影里栖立着诗人那种“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傲然不羁的心曲,以及对趋炎附势、溜须拍马时尚的轻蔑。
尽管敬亭山的山影并不巍峨奇峭,却历尽了千载而不朽。
⑥对于讲求写意畅神的中国水墨画,飘渺空灵的山影,更是不可或缺的意境。
从王维破墨点染的《雪石图》,到董源平淡天真的《夏山》,从米芾意似便已的《溪山雨霁》,到石涛恣肆苍莽的《黄山八胜图》,我们读到的自然不仅仅是峻峰云岭,松石板桥,茅舍僧
寺,透过那些淋漓酣畅的笔墨,更可以窥视到孤拔豪迈的心境和活跃通脱的灵气。
静穆的山影看似平常,其实情长意浓,意境邃远,深深地烙着画家的审美情趣和理想情操。
⑦许多年来,攀山涉水,深入林谷,山影始终是我一个无法走出的梦境。
我知道,山影把一切拥入自己的怀抱,相济相融,酿造出自然界的一种大和谐、大完美。
常常沐浴在这种宁幽净洁的氛围中,人自然会渐渐变得神怡意远起来。
(原文有改动)
注:方叶,中国著名的山水画家。
21.请简析第④自然段的手法。
(4分)
22.请简析“唐代诗人笔下的山影”“瑰丽多姿”的特点是什么。
(4分)
23.“尽管敬亭山的山影并不巍峨奇峭,却历尽了千载而不朽”一句的含义是什么?(4分)
24.为什么说“淡淡的山影始终是我一个无法走出的梦境”?(6分)
参考答案:
21.能力目标:理解、分析散文的手法。
参考答案:该段运用了引用(1分)和议论抒情相结合(1分)的手法。
大量引用唐代名家的诗句,交代了静美的山影与诗人的心灵相洽相融,排遣了诗人胸中的郁结;(2分)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突出了山影是高人雅士抒情写意的最佳具象。
(2分)
略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请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5-9题。
(24分)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学而》七)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学而》八)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学而》十三)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为政》九)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三十五)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
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三)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
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子张》十)
5.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是()
(4分)
A.退而省其私吾日三省吾身
B.学则不固奢则不逊,俭则固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回虽不敏,请事诸语矣
D.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克己复礼为仁
6.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4分)A.其不可者拒之生而知之者,上也
B.于人何所不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D.学则不固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7.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嘉善而矜不能”的“善”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无友不如己者B.恭近于礼,远耻辱也C.不耻下问 D.贤贤易色
8.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4分)
A.异乎吾所闻B.非也,予一以贯之C.其何以行之哉 D.莫我知也夫
9.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每小题4分)
(1)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翻
译:
(2)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翻
译:
参考答案:
5. C C项,“敏”都是聪明、聪敏的意思。
A项,观察/反省。
B项,巩固/鄙陋寒酸。
D 项,实践诺言/恢复。
6. C C项,表示疑问。
/表示反问。
A项,“者”都是“……的人”。
B项,“所”字都是和后面的动词短语组成“所字结构”。
D项,“则”都是“就”的意思。
7. D “善”和“贤”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A项,“友”名词作动词,交朋友。
B项,“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
C项,“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8. A 【简析】A项,介宾结构后置,“乎吾所闻异”。
其他几项都是宾语后置。
正常语序是B项“以一”,C项“以何”,D项“知我”。
9.(1)对人恭敬而合乎礼,这样就不致遭受耻辱;依靠自己亲近的人,那样才可靠。
(“远”、“因”、“宗”各1分,句义1分)
(2)这和我听到的不一样:君子尊重贤人,也能够容纳普通人;赞美好人,也同情平庸的人。
(“众”、“嘉”、“矜”各1分,句义1分)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题。
李春芳,字子实,扬州兴化人。
嘉靖二十六年举进士第一,除修撰。
简入西苑撰青词,大被帝眷,与侍读严讷超擢翰林学士。
寻迁太常少卿,拜礼部右侍郎,俱兼学士,直西苑如故。
佐理部事,进左侍郎,转吏部,代钠为礼部尚书。
时宗室蕃衍,岁禄苦不继。
春芳考故事,为书上之。
诸吉凶大礼及岁时给赐,皆严为之制。
帝嘉之,赐名宗藩条例。
寻加太子太保。
四十四年命兼武英殿大学士,与钠并参机务。
世宗眷侍直诸臣厚,凡迁除皆出特旨。
春芳自学士至柄政,凡六迁,未尝一由廷推。
春芳恭慎,不以势凌人。
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时人比之李时;其才力不及也,而廉洁过之。
时徐阶为首辅,得君甚。
春芳每事必推阶,阶亦雅重之。
隆庆元年春,有诏修翔凤楼,春芳曰:“上新即位,而逗兴土木,可乎?”事遂止。
齐康之幼徐阶也,语侵春芳。
春芳疏辨求去,帝慰留之。
及代阶为首辅,益务以安静,称帝意。
时同列者陈以勤、张居正。
以勤端谨,而居正恃才凌物,视春芳蔑如也。
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曰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居正遂曰如此庶保令名。
春芳愕然,三疏乞休,帝不允。
既而赵贞吉入代以勤,刚而负气。
及高拱再入直,凌春芳出其上,春芳不能与争,谨自饰而已。
时春芳已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改中极殿,度拱辈终不容己,两疏请归养,不允。
南京给事中王祯希拱意,疏低之,春芳求去益力。
赐救乘传,遣官护行,有司给夫凛如故事。
阅一岁,拱复为居正所挤,几不免。
而春芳归,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
父母役数年乃卒,年七十五,赠太师,谧文定。
(节选自《明史列传八十一》,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侍读严讷超擢翰林学士超擢:破格提拔
B.春芳考故事故事:先前的经历
C.以勤端谨端谨:端庄谨慎
D.两疏请归养归养:回家养亲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日/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居/正速日/如此庶保令名
B.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日/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居正速日/如此庶保令名
C.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日/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居正速日/如此/庶保令名
D.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日/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居/正速日/如此/庶保令名
6.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春芳才华出众。
他在嘉靖二十六年高中状元,深得皇上的眷顾,他从翰林学士到主掌大权,总共有六次升职。
B.李春芳做事周密,所奏切中。
李春芳改革礼制,制定条例,且皇帝为此赐名宗藩条例,由此获得加封太子太保的赏赐。
C.李春芳为人谨慎,廉洁奉公。
与李时相比,他在廉洁方面毫不逊色,为了社翟,曾力主停止修造翔凤楼。
D.李春芳为人悠闲自得。
李春芳辞官后回乡,过着轻松自由的生活,乡里人羡慕他,可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依然激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时人比之李时;其才力不及也,而廉洁过之。
(5分)
答:
(2)隆庆元年春,有诏修翔凤楼,春芳日:“上新即位,而速兴土木,可乎?”事遂止。
(5分)
答:
参考答案:
4.B(故事:先例、旧例)
5.C
6.B(根据原文“帝嘉之,赐名宗藩条例。
寻加太子太保”李春芳改革礼制与加封太子太
保不构成因果关系。
)
7.(1)在政府任职,论议平正,不说偏激的话,当时人们把他比作李时;他的才能当然比不上李时,但廉洁过于李时。
(关键字:平、切、及,各1分,句意2分。
)
(2)隆庆元年春,有诏书令修造翔凤楼,春芳说:“皇上刚刚即位,却立即大兴建筑,说得过去吗?”修楼的事于是停止了。
(关键字:新、遽、土木,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春芳,字子实,扬州兴化人。
嘉靖二十六年(1547)考中进士第一名,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
挑选入西苑撰写宫体诗词,很得世宗宠爱,与侍读严讷一道破格提升为翰林学士。
不久升太常少卿,担任礼部右侍郎,同时都还兼任学士,像往常一样到西苑值班。
后来到礼部佐理事务,升为左侍郎,转任吏部,又代严讷为礼部尚书。
当时,宗室人口繁衍,苦于岁禄不够发放。
春芳考察以往事实,写了一本书进呈皇帝。
有关吉凶大礼及逢年过节的赏赐,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世宗很称赞,赐名为《宗藩条例》。
不久,春芳升为太子太保。
四十四年(1556)命令他兼任武英殿大学士,与严讷一同参与机密大事的处理。
世宗很宠爱身边值勤的大臣们,他们的升迁任命都出自皇帝的诏书。
春芳自任学士到执政,共六次进升,没一次是由大臣推举的。
春芳恭敬、谨慎,从不气势凌人。
在政府任职,论议平正,不说偏激的话,当时人们把他比作李时;他的才能当然比不上李时,但廉洁过于李时。
当时徐阶为首辅,很得皇帝信任。
春芳遇事必抬徐阶,徐阶也很看重他。
隆庆元年春,有诏书令修造翔凤楼,春芳说:“皇上刚刚即位,就大兴土木,说得过去吗?”修楼事就这样停止了。
齐康批评徐阶的时候,言语连及春芳,春芳上书辩护并请去职,穆宗对他加以慰留。
等接替徐阶为首辅后,越发注意安静,从容行事,很合皇上的心愿。
当时官位平列的还有陈以勤、张居正。
以勤端庄谨慎,而居正自恃才气,欺凌他人,眼睛里好像没春芳这个人。
当初徐阶因为别人的批评下台,春芳感叹说:“徐公尚且那样,我能长得了吗?容我有机会请求退休算了。
”居正马上说:“这样倒好,也许还可以保全您的美名呢。
”春芳感到震惊,所以多次上书要求退休,皇上不允许。
以后赵贞吉入阁,接替了以勤,性格刚愎自负。
等高拱再度入阁值勤,恨春芳位置在他上面,春芳又争他不过,只能是自加修饬而已。
当时春芳已渐渐做到少师兼太子太师,晋升吏部尚书,改为中极殿学士,但考虑到高拱等人最终容不得自己,因此两次上书请准予回家养亲,皇上不予批准。
南京给事中王祯迎合高拱的意思,上书诋毁春芳,春芳这下更加坚决要求退休。
皇上命令给予马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