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跳闸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线路跳闸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摘要:电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类型,近些年中各地电力系统建设数目、规模均明显增加,配电线路广泛分布,运行环境复杂,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
景下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发生故障跳闸情况,以致供电中断。

为全面抓好配电
网降低故障工作,国网河南沁阳市供电公司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影响配电网线路运行的难点、痛点,全面打牢夯实配电网线路治理链条上的
每个环节,加强配电线路跳闸治理,降低配电网故障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配电线路;跳闸原因;治理措施
引言
配电线路正常运行是安全、有效供电的基础,近些年配电线路故障原因表现
出多样化、复杂化特征,故而相关部门应做好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及分类工作,从
多个方面探究故障成因,探究响应的处理方案,以降低配电线路故障发生率,提
升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水平。

1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的常见影响因素
1.1绝缘子串的闪络放电
电力系统内出现暂态或大气过电压时,便会造成整个配电网内形成瞬间的过
电压,虽然这种电压是暂时的,但会出现很高的电压值,直接扰乱绝缘子串的正
常运行状态。

而线路因为瞬时电压过大,进而造成断路器发生跳闸,最后造成整
个线路停电。

若线路内部分绝缘子串不符合标准要求,也容易造成某一时段部分
绝缘子分布电压急剧增加,运行期间发生闪络放电的概率相应较高。

1.2保护整定值过低
配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基本上运用的是一段或两段保护模式去维护
配电网线路及设备。

业内也将二段保护称之为电流保护,参照其最大负荷电流状
况确定其整定方式。

在设定二段保护整定值时,如果该数值过低,且明显低于线
路末端的金属短路电流值,那么将会造成邻近电源侧一方的线路发生相间放电或
单相接地等状况,且会引发跳闸故障。

1.3合闸冲击现象
当配电网运行期间发生跳闸事故后,维修技术人员的习惯做法是定位故障、
观察现象、分析故障的成因。

但是,在合闸送电操作过程容易引起跳闸,主要是
因为配电线路存在合闸冲击电流,且电流值较大,部分时间段可能会造成线路跳闸。

1.4连接点存在发热或烧断情况
配电线路长期运行时,导线的连接点和外界环境接触,局部可能发生不同程
度的氧化,以致相应区域的电阻值明显增加。

在这样的工况下,若导线连接点处
通过较大的电流,会造成该连接点的温度急剧上升,加剧局部氧化程度,甚至引
起烧断,线路随之发生跳闸。

2加强配电线路跳闸治理的有效措施
2.1以“四个优化”聚焦设备本体
(1)优化设备管理模式。

建立完善“运维专业+营销专人”两级配电网线路
管控模式,细化10kV线路、配电台区至400V低压线路等运维责任。

推行线路主
人制,由每个供电所指定一名主业员工和一名供电服务员工作为线路“主人”,
在做好日常巡视维护的基础上,协同运维检修部做好消缺工作,确保设备有人管、能管住、管得好。

(2)优化设备检修管理。

以配电线路柱上断路器技术改造工
程为工作发力点,按照“一停多用、综合检修”原则,对柱上断路器安装位置进
行逐个现场勘察,结合近3年故障线路和原因制定“一线一策”综合检修计划表,开展综合检修消缺。

(3)优化设备故障抢修。

完善配电网线路故障处置工作流程,压实各层级抢修单位工作责任,严格执行“先复电、后抢修”的抢修策略。

配电线路故障停运后,运维检修部第一时间与现场取得联系,了解现场故障情况,必要时到现场指导抢修。

若供电所抢修时工程机械或施工力量不足,则由产业单
位配合作业。

(4)优化管理队伍建设。

发挥供电所前沿阵地作用,压实供电所
长主要责任,开展供电所长专抓跳闸、投诉治理集中攻坚行动,召开现场会剖析
解决问题。

通过集中攻坚,发现并处理鸟害、树障、设备本体等缺陷。

加强部门
之间、层级之间的协同,使公司技术、物资等资源精准集聚到供电所,确保高效
快速处理缺陷。

2.2“四个提升”聚焦运维管理
(1)提升设备巡视质量。

完善巡视消缺工作制度,实施管理单位日常巡和
分管生产、营销领导带头巡的巡线管理机制。

深入分析研判配电线路不同季节、
不同天气运维差异,精准制定引线、跳线、关键连接点巡视标准,确保及时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

(2)提升隐患治理能力。

统筹配电网工程、技改大修、检修
预试和缺陷处理等检修作业,一次停电解决全部问题。

具体来说,设备“主人”
要在综合检修计划实施前1个月内开展,完成对配电线路及所属台区(包括客户
资产)低压设备的隐患排查,结合线路巡视,对发现的缺陷隐患进行全面登记,
建立线路健康诊断卡。

运维检修部统一制定治理任务清单,组织开展消缺,任务
结束后进行评估,确保隐患处理一步到位。

(3)提升线路保护级差。

加强配电
网线路保护级差的动态调整,细化运维、营销、发展、调控、供电所等单位工作
任务,在线路增加客户或客户销户后及时对保护进行核实,确保故障能及时隔离,缩小停电范围。

(4)提升设备入网审核。

规范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流程,多部门
协同把好施工质量和工艺关,杜绝设备“带病投运”。

加强新投运设备管理,投
运当天开展特殊巡视,凡是新入网设备出现故障引起线路接地跳闸的,涉及到的
施工、验收、运维单位顶格处罚。

2.3以“四个创新”聚焦管理难题
(1)创新抓好鸟害治理。

结合近年鸟害情况,梳理鸟类经常筑巢区域,开
展专项巡视,实施差异化精准治理,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鸟巢。

对鸟害严重区域
的10kV线路开展绝缘化改造,提高电网抗风险能力。

强化线路互带能力,坚持“能带不停”原则,加大一、二类不停电作业开展力度,不停电清理鸟巢。

(2)创新开展“隐蔽”设备治理。

开展10kV环网柜、电缆分接箱等“隐蔽”设备专
项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通过安装局部放电监测终端、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
测温管理装置、无线DTU终端等,对“隐蔽”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及时发现
缺陷,迅速整改。

(3)创新建立“工作明白人”制度。

加快构建运维、营销配
电网管理一体化工作机制,在设备运维班探索建立“工作明白人”制度,挑选精
干力量组成“工作明白人”,定期指导供电所开展属地化运维、抢修、设备缺陷
隐患记录等配电专业业务,提升设备运维水平。

(4)创新实施设备基础数据管理。

以完善基础数据管理为抓手,通过实地勘察、系统分析,明确配电台区、柱
上分段分支断路器、导线型号等关键设施设备及参数,使得配电线路网架清晰、
结构明显,为提高配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夯实基础。

结束语
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故障跳闸会降低线路运行安全性、可靠性,故而要给予这一问题高度重视,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推行有效的整改办法,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故障问题的处理效率,一方面能延长配电线路的
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能为供电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电力事业可持
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马伟东.10kV农村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率的降低措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
息化,2021,11(12):230-231.
[2]蓝新斌,廖鹏,刘贯科,等.东莞供电局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统计分析[J].湖
北电力,2019,43(4):51-56.
[3]陈炽高.基于农网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的查找与处理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
产品,2017(22):41-42.
[4]贾志刚.输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率治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
理,2017(26):54-55.
[5]张婷,赵峰,高锋阳.配电设备的风险评估与状态检修决策方法[J].中国安
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6(5):172-1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