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区一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第六单元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标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本课主要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的特点、危机产生的影响以及美国在经济危机初期应对政策的失败等四个方面讲述1929~1933年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固有矛盾的结果。
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面对经济危机,各国处理方式不同,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在经济危机初期,美国总统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不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使危机恶化。
本单元内容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本单元中属于资本主义政策调整的背景或原因,后面的第18课、第19课分别属于调整的具体措施(模式)和带来的深远影响;学好本节课是理解这一单元内容的基础,它对我们探究资本主义经济从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变迁过渡有很大帮助。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历史必修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以此为基础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他们有一定的自学和表达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思维活跃;但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与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分析本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从文字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文历史资(文字资料、图片等),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问题探究,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体验角色,再现历史场景,掌握知识,加深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自由放任”政策。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由于本课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丰富的感性材料,适合采用讲授法、图示法、历史情景设计法和讨论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本节课的内容。
六、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学生现状,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探究、组织小组讨论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预习课文;2收集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呈现图文资料:资本家将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
同学们一定会感到奇怪,一向视财如命的资本家怎么会做出如此怪异的举动学习本课的内容后,同学们肯定会轻松地找到答案。
【讲授新课】
呈现图片:1美国的汽车长龙 2纽约交易所前拥挤的人群
过渡: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的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人们都沉浸在幸福与快乐之中,可是,他们哪里知道一场噩梦正悄悄地向他们袭来。
问题探究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繁荣的背后潜藏着哪些危机呢
呈现材料,请学生依据材料合作完成。
(贫富悬殊,购买力低,市场萎缩;股票投机过度,股票暴涨,虚假繁荣;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泛滥。
)
过渡:终于噩梦来了,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崩溃,经济危机爆发。
呈现图片:黑色星期四时的华尔街
问题探究二:经济危机到来时有哪些突出的表现呢
呈现图文资料:年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 2失业的人群 3史料
请学生依据图文史料合作完成。
(银行倒闭;工人失业;股市崩溃)
呈现图文资料:美国幽默小品
对本课导入部分的图片加以说明:经济危机到来时,垄断资本家为了维持其高额的垄断利润,宁愿把产品销毁也不愿意降低产品价格。
问题探究三: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场经济危机的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
2供需矛盾,生产相对过剩。
(直接原因)
3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活动过度;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
(具体原因)(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教进行剖析讲述效果更好。
)
问题探究四:这次经济危机有怎样的特点
呈现图文史料:
1经济危机袭击下德国的失业工人
2 经济危机袭击下德国日本的失业工人
3 表格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请学生依据史料概括完成学习任务。
(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特别大)
合作探究五:为什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如此之广
(小组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一战后美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影响力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问题探究六:这次经济危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呈现图文史料:
1 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2材料 3愤怒的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年希特勒上台
请学生依据史料小组讨论回答。
(资本主义经济遭巨大破坏;各国转嫁危机,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国际关系恶化;经济危机又引发社会危机,社会动荡,法西斯主义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拓展延伸:
当资本主义遭遇经济危机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却“风景这边独好”,我
们来了解一下当时苏联的情况
(苏联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经济管理模式,人们称之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从1928年到1932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农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
紧接着,苏联又开始执行1933-1937的第二个五年
计划。
“二五”计划完成时的1937年,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迁移,实现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
)过渡: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当政的胡佛总统是怎样面对的呢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呈现图片:胡佛村
教师说明: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不但没有克服危机,反而使情况更加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举国上下怨声载道,大家强烈期盼出现新的强有力的政府,来采取措施,迅速克服危机。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新一届总统大选开始了,力求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罗斯福赢得了大选。
“学史鉴今”:
从美国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1要规范股市与信贷,防范金融投机。
2要注意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3要关注民生。
4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结束语: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给人类造成的创伤却成为历史上一道永远的伤疤,如何避免危机,成为今天需要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
本课小结。
作业: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能根除吗说说你的理由。
十、板书设计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探源经济危机
1美国经济的“繁荣” 2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二、感受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表现 2经济危机的特点
3经济危机的影响
三、应对经济危机
1“自由放任”的政策 2政策的效果
四、反思经济危机
十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