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树德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树德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观点往往是根据事实提出的。

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
B.露西生活在300万年以前
C.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2.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分别是
A.睾丸、子宫B.睾丸、卵巢
C.阴囊、子宫D.阴囊、输卵管
3.病人手术后,应适量补充哪类食物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A.糖类B.脂防C.蛋白质D.维生素
4.某同学在测定“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实验中,发现在水中揉挤完的面团变成了一种黄白色的胶状物质,滴加碘液不变蓝。

根据生活经验可知该物质是
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无机盐
5.如图是人体消化管示意图,其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A.①B.②C.③D.④
6.下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后,①②号试管变蓝色、③不变蓝色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7.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它的旅行路线()
A.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
D.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8.图是人在慢跑时肺容积变化示意图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时:呼气,肋间外肌收缩
B.b→c时:吸气,隔顶下降
C.c→d时:肺内气压持续增加
D.d→e时:胸廓容积减小
9.2021年3月15日,主要起源于蒙古的沙尘暴袭击了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这也是近10年最强沙尘暴。

沙尘暴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强烈的刺激和损伤,下列哪项是呼吸道中阻止沙尘颗粒进入肺的有关结构()
①鼻黏膜分泌的黏液②鼻毛③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④会厌软骨⑤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
10.呼吸道由哪几部分组成
A.鼻、咽、喉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C.鼻、咽、气管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11.下图是某健康人汗液和尿液分泌量随外界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外界温度低于24℃时,人体尿液分泌量大于汗液分泌量
B.随着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汗液蒸发时带走身体一部分热量,调节体温
C.随着温度升高尿液分泌量减少,会导致体内尿素等废物积累过多,破坏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人体通过排尿和排汗将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
12.如图为人体肾脏的部分血管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为入球小动脉,则在b处进行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B.若a为出球小动脉,则在b处进行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a、c内都为动脉血
D.若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a为出球小动脉,c内为含尿素较多的静脉血
13.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0%,可导致肾衰竭和死亡。

下列有关肾脏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功能是形成尿液
B.肾脏不停地形成尿液,后经输尿管到达膀胱暂时储存
C.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D.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大分子蛋白质,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发生障碍
14.人体泌尿系统中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
A.输尿管B.膀胱C.肾脏
15.如图为人的胃部血液循环示意图,若A、B、C为对应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则下列血液流速关系式、表述正确的是()
A.A>B=C
B.A=C>B
C.B>A>C
D.A>C>B
16.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其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是“献血,让世界更健康”。

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输入红细胞成分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17.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A、B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连接左心室的血管4是主动脉
B.当血液流经A时,血液中氧气含量下降
C.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3肺动脉
D.血管2、4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18.下列血液成分中,能吞噬病菌的是()
A.血浆B.白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
19.下列曲线图描述了生物的某种生理活动过程,选项正确的是()
A.甲图可以描述栽种了植物的温室一天内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
B.甲图AC段可以用来描述人在呼气时肺容积的变化
C.乙图BC段可以表示脂肪经过小肠时含量的变化
D.乙图BC段可以表示血液流经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前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20.为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读写姿势要正确B.不在光线暗或强光下看书
C.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D.可以躺在床上或者走路看书
21.为了预防近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认真做眼保健操B.读写姿势要正确C.边走路边看书D.下课后到室外远眺几分钟
22.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下列描述错误的()
①该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②图中的1是效应器
③该神经结构完成的反射是简单反射
④神经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2→4→5→3→1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3.如图是某同学的手被扎迅速缩手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C.若因意外事故,图中的②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但是人会感到痛
D.若因意外事故,图中的④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但是人会感到痛
24.如图是脑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某人喝醉酒后,走路左右摇晃,可能是酒精麻醉了图中的a
B.图中的a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c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生命活动
D.图中的b结构是小脑
25.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及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B.图中共有2个神经元
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神经元的组成包括①②突起和③细胞体26.同学们在中考考试中,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作答等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27.视觉健康困扰着现代人的生活,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看书或沉迷于手机游戏都容易形成近视,通过屏蔽蓝光可降低电子屏幕辐射对眼球成像部位的影响,导致近视的主要结构和形成物像的部位依次是()
A.晶状体视网膜B.晶状体视觉中枢C.玻璃体大脑皮层D.睫状体脉络膜
28.图示中,图甲是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I、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和图丙是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向)。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则Ⅲ一定不是右心房
B.图甲中,若Y表示血液中生长激素,则Ⅱ为垂体外的毛细血管
C.图乙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快,能将血液运送到全身毛细血管
D.图丙中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
29.下列对甲、乙、丙、丁四幅曲线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或无机盐
B.乙图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的情况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
C.如丙图,若A为吸入气体,B为呼出气体,则X可表示二氧化碳
D.如丁图,若A为动脉,C为静脉,则曲线a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30.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下列做法与此无关的是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B.开发风能、太阳能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D.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31.下表列出了A、B、C、D、E五种食物(各100g)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食物糖类
(克)
脂肪
(克)
蛋白质
(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D
(毫克)
A0.19094745
B49.373240100
C9.8 6.26271214
D52.30.312.3054
E153632300
(1)根据上表可知,食物_____有利于防治夜盲症,食物_____有利于坏血病患者食用。

(填上表中食物代号)
(2)一个小孩,经常吃钙片,但还是得了佝偻病。

你建议他多吃表格中的_____类食物。

(填上表中食物代号)
(3)吃牛肉、猪的肾脏及粗粮等可以防治脚气病,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丰富的_____。

(4)若食物C中含有较多的铁,则食物C适合作为_____患者的常用食物。

32.下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所示血管为_____,与其它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_____。

(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 _____(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

(3)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_____血。

(4)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_____内被利用。

33.图1表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观察者认为[2]是______血管,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属于动脉的是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4)请你记录下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是 ______(用文字和
“→“)。

34.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A]_____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_____;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大部分氧气与红细胞中的_____结合,随红细胞运输至组织细胞。

(2)食物中的淀粉在[B]消化系统中,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是_____,发挥作用的消化酶是唾液淀粉酶。

淀粉在消化系统中最终分解为_____,该物质通过①_____过程进入C 系统。

(3)在[D]系统中,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血液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作用形成原尿,原尿通过_____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5.医生常用膝跳反射诊断被检测者神经系统是否受损,下图一为该反射示意图。

图二是近视眼和远视眼以矫正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①处具有_____,用橡皮锤叩击①处,若小腿弹起,说明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完整。

(2)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_____(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若图中结构④受损伤,则叩击①后_____(选填“有反射无感觉”或“无反射有感觉”或“无反射无感觉”)。

(3)膝跳反射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_____(填“是”或“否”)。

(4)膝跳反射实验,主要是证明脊髓具有_____功能,除此之外,脊髓还具有_____功能。

(5)体检过程中,视力检测一项,若受试者看到的字母模糊一片,则其此时其视力情况为图二中的_____(填图中字母),矫正方法为图二中的_____(填图中字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观点只是一种推测,而事实则是已经证明的或有证据的事件。

【详解】
A.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A不符合题意。

B.“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这是根据地质学的测定,从而确定的事实,B不符合题意。

C.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确定的事实,C
不符合题意。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故为观点,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
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女性产生生
解析:B
【详解】
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

故选B
【学科网考点定位】人体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生殖器官,可结合人体的生殖器官图示及功能记性记忆,生殖器官是生物体产生生殖细胞用来繁殖后代的器官。

3.C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
A.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但不用于伤口的愈合,A错误。

B.脂肪是人体备用的能源物质,也不用于修复伤口,B错误。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病人因病手术,需要修复和更新细胞,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C正确。

D.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能用于伤口修复,D错误。

故选C。

【点睛】
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4.C
【详解】
“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实验中,包着面团的纱布在水中揉挤后,纱布中留下的黄白色的胶状物质是蛋白质,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鉴定种子成分的实验。

5.D
【分析】
分析图可知:图中①是咽,②是食管,③是胃,④是小肠。

【详解】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

6.B
【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了口腔中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了口腔中舌的搅拌。

【详解】
A.①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未与馒头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

所以滴加碘液后,①试管不变蓝色、②、③变蓝色,A错误。

B.①与②对照,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因此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正确。

C.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①号试管与③号试管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消化的促进作用,C错误。

D.②与③有两个变量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因此②、③不能形成对照,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7.D
【分析】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消化道的组成。

【详解】
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所以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故选D。

【点睛】
掌握消化道的组成是本题解题关键。

8.B
【分析】
(1)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

(2)图示中表示的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曲线ab段和cd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

【详解】
A、曲线a→b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肋间外肌舒张,A错误;
B、曲线b→c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膈肌收缩,顶部下降,B正确;
C、曲线c→d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但是不会持续增加,在呼气的末端,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C错误;
D、曲线d→e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胸廓容积增大,D错误。

故选B。

【点睛】
吸气和呼气的进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

9.B
【分析】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详解】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黏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本题需要选择具有清洁功能的组合。

故选B。

【点睛】
掌握呼吸道各部分器官的功能是答题的关键。

10.D
【分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详解】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故选D。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11.C
【分析】
(1)汗腺是皮肤的附属器官,其主要作用就是分泌汗液。

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同时汗液蒸发带走热量,可以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
解析:C
【分析】
(1)汗腺是皮肤的附属器官,其主要作用就是分泌汗液。

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同时汗液蒸发带走热量,可以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

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详解】
A.据图中曲线分析可知,外界温度为24℃时,尿液量和汗液量基本相等,外界温度低于24℃时,人体尿液分泌量大于汗液分泌量。

A正确。

BC.据图中曲线分析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

汗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皮肤通过排汗,可排除水、无机盐和尿素,不会导致体内尿素等废物积累过多,不会破坏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同时皮肤通过排汗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从而降低皮肤的温度,
达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B正确,C错误。

D.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D正确。

【点睛】
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和排泄的概念,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12.D
【分析】
(1)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液在
解析:D
【分析】
(1)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2)图中一般情况下,a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c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b是毛细血管。

(3)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详解】
A.若a为入球小动脉,c是出球小动脉,则b为肾小球,在b肾小球处进行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A正确。

B.若a为出球小动脉,则b为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则在b处进行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B正确。

C.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由于在肾小球只发生物质的过滤,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a入球小动脉、c出球小动脉内都为动脉血,C正确。

D.若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a为出球小动脉,由于肾小管并不重吸收尿素,因此c 肾小静脉内为含尿素较少的静脉血,D错误。

故选D。

13.D
【分析】
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位于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将肾纵剖开,可以发现位于外层的肾皮质颜色较深,呈红褐色,而位
于内部的肾髓质颜色较淡。

【详解】
A.肾脏是泌
解析:D
【分析】
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位于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将肾纵剖开,可以发现位于外层的肾皮质颜色较深,呈红褐色,而位于内部的肾髓质颜色较淡。

【详解】
A.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尿液的形成要经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正确。

B.在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然后经尿道排出,B正确。

C.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C正确。

D.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

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

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所以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说明肾小球病变引起的,D错误。

故选D。

【点睛】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是中考和学考的重点,考生应结合肾单位结构图识记。

14.B
【分析】
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

【详解】
由分析可以知道: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
解析:B
【分析】
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

【详解】
由分析可以知道: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5.D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