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2、1 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为主线,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的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巩固政权,达到全盛时期。

第二,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由于阶级和环境的局限性,二者都没有实现,但都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内部矛盾导致天京变乱,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

太平天国转入后期的防御战,最终失败。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自然经济在幅员辽阔的古老中国广泛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

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至今依然如此。

在封建社会,曾发生过无数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

请同学们回忆在中国古代都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农民运动。

生:……
师:以上都是在中国古代爆发的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然而历史的车轮已经碾入近代,那么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第一个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有什么呢?
生:太平天国运动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平天国运动,首先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通阅全文。

(板书):2.1 天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设计:
投影演示《太平天国形式示意图》flash版,然后叫一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简述太平天国兴起、发展的简单过程: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1、2、3、4、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与自身经历必不可分。

他用宗教理论表达反清思想,对于没有文化的农民来说,更容易接受。

但同时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金田起义(1851.1.11)
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3.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后不久,洪秀全在称天王。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

在那里,洪秀全颁布军律、历法,制定官制,分封诸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这就是永安建制。

太平天国已初步具备了立国的规模。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就是1851年秋天的永安建制。

4.定都天京
1851年9月—1852年4月,太平军在永安停留了半年时间,此时,清军已包围了永安。

洪秀全为了摆脱清军的围困,于1852年4月开始突围北上。

1853年1月,太平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振。

队伍迅速发展到50万人。

他们沿途诛杀贪官污吏、地主、豪绅,焚烧官府衙门、田契、债券,把粮食和财物分给贫苦农民。

2月,50万大军分水陆两支出发,沿江而下,向南京挺进。

太平军的官兵绝大多数过去没有打过仗,是激烈的阶级斗争把他们带到了战场。

他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多次打败了多于自己几倍的敌国。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从此,在南方出现了一个与北方的清政府遥相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

表明了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政权。

分析概括一下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

请同学回答。

根据内外因来分析。

内部太平军的组织纪律,外部清政府的组织纪律以及人民群众的反应来分析太平天国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从永安到达了南京的原因。

最后得出结论,洪秀全等制订的斗争纲领比较明确,太平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诛杀贪官污吏,焚毁田契债券,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另外,清军的腐败无能,不堪一击,也是太平军节节胜利的一个原因。

接着投影《天朝田亩制度》书影和《资政新篇》书影:
过渡到第二幕: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板书)
指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的纲领.
探究3:《天朝田亩制度》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有何积极意义?你觉得它行得通吗?
土地分配问题;产品分配问题。

土地方面,按照“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原则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方面:“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圣库制度。

革命性: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落后性: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加上当时缺乏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探究4:谈谈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有何积极意义,你觉得它能实行吗?为什么?
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使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作资本主义的方案。

不能,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而且迫于当时的形势,也不可能实现。

提出探究题:⑴如果你是生活在太平天国的农民,你对《天朝田亩制度》
的上述规定有何感想?
⑵《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有何不同?
(教师引导文献资料组主讲人回答,小组其他同学补充,全班同学讨论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和空想性。

对发言同学予以鼓励。


教师总结:《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评价(略)
教师强调:在封建自然经济中,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问题是解决农民革命的核心问题,两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要获得土地。

《天朝田亩制度》第一次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是,它在分配方面又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维护小农经济,根本无法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具有严重落后性和空想性。

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教师强调:由于军事紧张,《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土地方面的制度也无法实施,农民依然要向地主交租。

⑵教师引导文献组主讲人继续回答第二题:《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有何异同?
(学生回答讨论后,教师简单评价并归纳)
强调:《天朝田亩制度》违背当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不能调动广大农民和太平军将士的革命积极性,所以根本得不到拥护和实行。

投影一组图片:
天王府花园天王府的西花园—煦园景色
让学生观看图片,谈谈感想。

(引导学生得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人贪图享乐,这直接隐射着天平天国的最终结局——失败),过渡到第三幕: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板书)
注意讲清天平天国的转折点:天京变乱。

投影下列图示:
叫一学生起来结合教材和图示讲述天京变乱的简单经过和影响,以及为挽救危局,洪秀全采取了什么措施?
1、天京变乱
经过:先是杨秀清逼洪秀全,于是洪指使韦昌辉杀掉杨秀清,这时石达开从前线回来责洪、韦,继而韦被处死,接着,石达开受洪猜忌,率精锐部队出走,后来在四川大渡河陷入清军重围,最后被敌人杀死。

影响:a、天国出现无人无将危局,b、清军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围困天京。

洪的措施:重建领导核心(英王——陈;忠王——李;干王——洪仁玕),(简单介绍天国后期保卫战及结局)
探究5:你能分析天京变乱发生的原因吗?根源是什么?它能避免吗?
原因: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减退,腐败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根源: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分散性,狭隘性和落后性(农民是小生产者,长期自给自足阻燃经济影响,各顾各)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理论,也不可能掏出封建主义的圈圈。

探究6: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什么?太平天国声势浩大,为什么最后走向失败?有何历史意义?
2、失败
标志:1864年天京的沦陷
原因:(1)主观原因: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老师有时间可补充说明:前面我们讲到:农民是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这决定了农民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

这就使得他们一方面提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大多是迫于生计,希望改变贫困的经济地位;另一方面也就是在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的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了革命的前途。

这些都说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注定了他们摆脱不了“打倒皇帝做皇帝”的循环,农民阶级是不能领导群众取得革命胜利)。

这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b、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犯了兵家之大忌。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他平天国。

(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
意义:a、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b、在反封建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c、思想上、组织上较以往农民起义高出一筹,使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他已经不是单纯的,旧式的农民战争了。

d、太平天国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又提出了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e、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部分,与亚洲各国人民一起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

(三)课堂小结:太平天国是一百多年前农民领袖洪秀全等建立的政权。

它曾占据了中国大片河山,与清王朝对峙长达14年之久。

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勇敢地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重任。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曾试图建立一个人人均等的理想社会,把天国搬到人间。

但是,由于时代和自身得局限性,他们最终仍然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
四、本课测评:P49思考题(1)(2)
五、学习延伸:
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P49材料,想想洪秀全受《劝世良言》影响创立了拜上帝教,他的思想与《劝世良言》有本质区别吗?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出示知识结构图
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兴起革命理论: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标志:金田起义
初期: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天京定都
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全盛:北伐、西征、东征
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文献
后期:《资政新篇》
转折:天京变乱
失败:防御战
失败:天京陷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