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理综第三次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拉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理综第三次月考试题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
上)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
—32 Cl-35。
5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单选题(1-8每小题6分,9—15每小题6分,共计90分)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实例中,叙述正确的是() A.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会明显下降
B.佝偻病与内环境稳态的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C.人体处在寒冷环境中,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以下
D.给正常人体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红细胞吸水量增加
2.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合成并分泌生长激素B.能够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C.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D.调节相关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3.荔枝、龙眼在挂果初期容易掉果,为防止果实脱落,果农常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其作用是( )
A.疏花疏果B.保花保果 C.获得无子果实 D.抑
制侧芽萌发
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蝉→螳螂→黄雀”是一条食物链
B.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
C.食物网中,种间关系更加复杂,包括捕食与竞争
D.食物网的出现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
5.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四个营养级的能量。
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6.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可以得出的合理解释是()
A.这个生态系统没有自我调节能力
B.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定很小
C.这个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一定很少
D.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7.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A.间接价值B.直接价值 C.潜在价值D.不能确定
8.种群的数量特征中,对种群数量变化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
C.年龄组成D.出生率与死亡率
9. 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
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现象说明了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
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发生反应D。
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10.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 + H2O(g)= CO(g) + H2(g),下列条件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
增加C的量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变大
11。
分别向1L 0.5mol/L NaOH溶液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反应热分别为
△H1、△H2、△H3,它们的关系正确
..的是
A. △H1〉△H2〉△H3 B。
△H3〉△H1〉△H2
C. △H1=△H2=△H3
D. △H1>△H3>△H2 12.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
1 mol/L 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
B.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C.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
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13。
现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20mL 0。
01mol/L KCl溶液②30mL 0.02mol/L CaCl2溶液
③40mL 0.03mol/L HCl溶液
④10mL 蒸馏水⑤50mL 0.05mol/L AgNO3溶液
A. ④>①>③>②>⑤B。
①>②>
③>④>⑤
C. ⑤>④>②>①>③
D. ④>③>
⑤>②>①
14.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B。
用电解法精炼精铜时粗铜作阴极
C。
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 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15。
下图为可逆反应A(g)+2B(g)n C(g)(正反应放热)生成物C的浓度随压强变化并建立平衡的关系图,则n值与压强P1、P2的关系正确的是
A. P2>P1,n<3
B。
P2>P1,n>3
C。
P1>P2,n<3
D. P1>P2,n>3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2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21-2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
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
C.指南针的指向不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
D.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
17.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则电场中的A点和B点电场强度E A和E B的大小关系是()
A.E A<E B
B.E A>E B
C.E A=E B
D .无法判断
18.一个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D ,其电流I 随它两端电压U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若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R 1.R 2并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 的电源两端,3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均为P ,现将它们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D 和电阻R 1.R 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 D .P 1.P 2,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
A .P 1=4P D
B .P D =4P
C .P
D =P 2
D .P 1<4P 2
19.如图所示,矩形虚线框MNPQ 内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 、b 、c 是三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它们从PQ 边上的中点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磁场,图中画出了它们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粒子重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a 带负电
B .粒子c 的动能最大
C .粒子b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D .粒子b 在磁场中运动时的向心力最大
20.如图所示,A 、B 为两个等量的正点电荷,在其连线中垂线上的a 点放一个负点电荷q (不计重力),b 点为连线中垂线上一点且aO bO ,点电荷q 从a 点由静止释放经O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电荷q 的速度一定先增大后减小
B .点电荷q 的加速度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 .点电荷q 的电势能一定先增大后减小
D .点电荷q 在O 点电势最大,动能为零
21.如图所示,A 、B 、C 三个带电离子(不计重力),以相同的初速度沿水平金属板M 、N 间的中心线射入匀强电场中,两极
板间的距离为d ,A 离子落在N 板的中点;B 离子落在N 板的边缘;C 离子飞出极板时,沿电场方向的位移为4d ,已知它们带电量
比值为1:1:2A B C
q q q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离子A 、
B 在极板间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1
B .离子A 、B 的加速度之比为4:1
C .离子B 、C 的加速度之比为1:2
D .离子B 、C 的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1
22.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R 1、R 2、R 3为定值电阻,R L 为光敏电阻(光照减弱时阻值增大),C 为电容器.闭合开关S ,电路稳定后,用光照射R 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压表示数增大
B .电源的效率增大
C .电容器所带电量增加
D .R 2消耗的功率增大
23.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带电液滴从静止开始自A 点沿曲线ACB 运动,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C 点是运动的最低点,不计摩擦阻力,则以下说
法中正确的是()
A.液滴一定带正电
B.液滴在C点时的动能最大
C.从A到C过程液滴的电势能增大
D.从C到B过程液滴的机械能增大
三、解答题(共162分)
24.(4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其中电容器左侧极板和静电计外壳均接地,电容器右侧极板与静电计金属球相连,使电容器带电后与电源断开。
(1)下列关于实验中使用静电计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观察电容器电压的变化情况
B.静电计可以用电流表替代
C.静电计可以用电压表替代
D.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测量电容器电量的变化情况(2)将左极板缓慢右移过程中,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角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12分)举世瞩目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内部电路中应用了很多新材料,若甲同学获取了一段探测器上某新材料制成的合金丝用于实验,为了测定该合金丝在常温下的电阻率,做了如下实验:(1)用刻度尺测出合金丝长度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合金丝的直径时读数如图甲所示,则该电阻丝的直径d=________.
图甲
(2)用欧姆表测量了该合金丝R x的阻值约为50Ω,现要较为
精确测量其阻值,并且要求所有电表读数不少于量程的一半,可利用实验室提供的以下器材:
A.电源E(电动势约为6V,内阻很小)
B.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为10kΩ)
C.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为10kΩ)
D.电流表A1(量程0~0。
6A,内阻约为0。
5Ω)
E.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为0。
1Ω)
F。
定值电阻R1=2Ω
G.定值电阻R2=6Ω
H。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5Ω,额定电流3A)
I.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①甲同学选择了电压表V1和电流表A1设计了如图乙电路,在保证不烧坏仪器的情况下,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②甲同学发现图乙电路存在问题后,重新选择仪器,设计了新的电路,则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电压表应选___(填器材前的序号),定值电阻应选___;(填器材前的序号)
③请在虚线框中(如图丙)将甲同学重新设计的实验电路图补充完整;(器材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④若在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则该合金丝的电阻率ρ=___。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26.(12分)地面上方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的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在电场中,当小球静止时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此时小球到地面的高度为h,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
(2)若丝线突然断掉,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地?
27.(16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间距离L=0.4m,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37︒,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B=0。
5T、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4.5V、内阻r=0.5Ω的直流电源.现把一个质量为m=0.04kg的导体棒ab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恰好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动摩擦因数为μ,且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与金属导轨接触的两点间的导体棒的电阻
R0=2。
5Ω,金属导轨电阻不计,g取10m/s2.已知sin37︒=0.60,cos37︒=0.80,求:
(1)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F;
(2)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f;
(3)若要使导体棒能静止,求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28.(18分)如图所示,一倾角30
α=、高为5R的固定光滑绝缘斜面与左侧光滑水平轨道相连,水平轨道左侧与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连接,D点为半圆轨道的最高点,整体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在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开始沿斜面下滑,小滑块始终没有脱离接触面.不计小滑块在各轨道连接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取g。
(1)求小滑块到达D点的速度大小;
(2)求小滑块在D点受到轨道的作用力大小;
(3)若斜面足够长,小滑块运动一段距离后脱离斜面,求小滑块离开斜面时的动能。
29.(22分)(1)氮是一种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下图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N2(g)+ O2(g)= 2NO(g)△H = +180 kJ •mol-1 2NO(g)+ 2CO(g) = N2(g)+ 2CO2(g) △H = -746 kJ •mol—1
则反应CO(g) + 1/2O2(g)= CO2(g)的△H = kJ •mol-1 (3)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1.0×103 kPa时,发生反应N2(g)+ 3H2(g)2NH3(g)
△H〈0 ,
T/K298398498
平衡常
51K1K2
数K
①K1K2
②下列各项能说明上述合成氨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NH3的浓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室温下pH=9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为mol/L;把0.1mol/L HCl与0。
3mol/L的NaOH溶液等体
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 。
(5)3mol/L 100mL H2SO4溶液与足量的Zn反应,为使产生的H2速率减慢,但产生的H2的总量不变,可采取的措施______(填下列选项的序号)
A。
加醋酸钠固体 B. 加NH4Cl溶液 C. 加BaCl2溶液 D. 加氨水
(6)在25℃下,向浓度均为0。
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25℃时K sp[Mg(OH)2]=1.8×10-11,K sp[Cu(OH)2]=2。
2×10-20)
(7)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如H2、CO、CH4、CH3OH、NH3等)与O2反应从而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甲烷燃料电池(NaOH作电解质溶液)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放电过程中溶液的碱性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30。
(10分)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 mL 稀H2SO4溶液;以0.14mol/L的NaOH 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25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mL.(1)该学生用标准0。
14 mol/L 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待测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
③在G 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
果(填“偏小”、“偏大”或“恰好合适”) 。
(3)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1.(10分)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u (OH )2(s ) Cu 2+(aq )+ 2OH -(aq ),常温下其K sp =2×10-20,则:
(1)某硫酸铜溶液里c(Cu 2+)=0。
02mol/L ,如要生成Cu(OH)2
沉淀,应调整溶液pH 大于 。
(2)除去CuCl 2溶液中少量的Fe 2+,可以按照下面的流程进行:
已知Fe 2+、Cu 2+和Fe 3+三种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溶液pH 值如下:
① 下列物质中适合作为试剂X 的是( )
A .H 2O 2
B .KMnO 4
C .HNO 3
D .Cl 2 ② 加入的Y 及调节的pH 范围是( )
A .CuCO 3 3。
7~4。
3
B .CuO 3。
7~6.4
C .NaOH 3.7~4.2
D .NH 3•H 2O 3。
7~4.0
(3) 检验Z 沉淀完全的方法是:取1~2mL 滤液于小试管中,金属 离子 pH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Fe 2+ 7。
6 9.6 Cu 2+ 4.4 6.4 Fe 3+ 2。
7 3.7
含少量Fe 2+ 的CuCl 2溶液 溶液Ⅰ 沉淀Z
滤液 试剂X 加入Y ,调节pH 过滤
加入1~2滴溶液,现象,则沉淀完全. 32.(16分)在一个U形管里盛有氯化铜溶液,并插入两块纯锌片作电极,如右图:
(1)如果把电键K接A,这一装置形成______装置,
Zn①极是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
Zn②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
(2)上述反应进行5min后,转换电键K到C,这一装置形
成_____装置,Zn①极是____极,该装置发生
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上述装置进行2min后,再转换电键K到B,在Zn②
极上发生的腐蚀属于_____,被腐蚀的金属是____,Zn①极发生的腐蚀主要属于______。
33.(每空1分)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物质交换过程,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体液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图中A表示
________,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_____。
(2)由细胞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____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4.(每空2分)100多年前,凯巴森林曾是美国最美丽的森林之一。
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1)大肆捕杀狼之前,黑尾鹿生活在一个相对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数量先是因狼群数量的骤减而_____,后则因植被的_____而减少。
(2)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3)鹿、狼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通过______作用,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回到自然界,促进了物质循环. 35.(除标注外,每空2分)
I.下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图甲图乙
(1)图甲的种群是“_____”曲线增长,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呈______趋势(填“上升”或“下降”),若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X,则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_____________
II。
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
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
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
回答下列问题:
(3)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调查该地跳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法。
(4)生态系统中由于生物群落具有水平结构,所以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______分布(1分)。
36.(每空2分)一位科学家研究了一个种植培育了18年的人工松林的能量流动过程,将获得的数据绘制如图所示。
松毛虫是松树的害虫,能取食松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说,松树是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填“植物”或“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如果图中砍伐的树木一部分被加工为家具,存在之中的能量属于_____.
(3)人工松林的建成大大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4)松毛虫成灾会造成松林严重破坏,给当地居民造成经济损失,可通过引入天敌的措施来防治虫害,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措施的意义是.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8.(22分,每空2分)
(1)NO2(g)+CO(g)= CO2(g)+NO(g)△H = -234 kJ·mol-1(2)-283
(3)① >② BC
(4)10-9 ;13 (5)A C
(6)Cu(OH)2;Cu2+ + 2NH3•H2O = Cu(OH)2↓ + 2NH4+(7)CH4+10OH--8e-= CO32—+7H2O 减弱
9。
(10分,每空2分)
(1)① E C D B A G F ②酚酞
③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突然变成红色,半分钟不褪色
(2)偏大
(3)4.20
10。
(10分,每空2分)
(1)5
(2)①AD ②A
(3)KSCN 试管中溶液不变色
11。
(16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电解池, 阳(1分), Zn - 2e- = Zn2+,Cu2+ + 2e- = Cu (2)原电池,负(1分),Zn + CuCl2 = ZnCl2 + Cu
(3)电化学腐蚀, Zn(1分),化学腐蚀(1分)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A
5、B
6、D
7、B
8、D
二、非选择题
必修题:
9。
(每空1分,共9分)
(1).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2).外液酸碱度温度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0。
(每空2分,共10分)
(1)稳定增加减少(2)自我调节(3)呼吸
11.(出标注外,每空2分,共13分)
I。
(1)S 由于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数
(2)上升2X
II。
取样器取样样方镶嵌(1分)
12。
(每空2分,共10分)
(1)生产者(2) 植物未被利用的能量(3)间接(4) 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
1.B 2。
B 3。
D 4。
D 5。
A 6.BD 7。
CD 8。
BCD 二、解答题
9.A 变小
10. ①电流表的读数少于量程的一半②B G ③补
充电路图:④()22
24d UR L IR U π- ⑤1.205
11.(1) 对小球列平衡方程qE=mgtanθ 解得:tan mg E q θ=
; (2) 丝线断后小球的加速度为cos g
a θ= 由21cos 2h at θ= 解得:2h t g
=12。
(1)导体棒、金属导轨和直流电源构成闭合电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0 4.5 1.5A 2.50.5
E I R r ===++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
F =BIL =0.5×1.5×0。
4=0。
30N
根据左手定则,方向平行斜面向上;
(2)导体棒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F 1=mg sin37°=0.24N
由于F 1小于安培力,故导体棒受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mg sin 37°+f =F
解得:
f =0.06N
(3)气体前2问是恰好不上滑的情况,故
B max =B =0.5T
如果是恰好不下滑,此时最大静摩擦力向上,安培力最小,故磁感应强度最小,根据平衡条件,有:
F '=mg sin37°—f =0.24N —0。
06N=0。
18N
根据
F '=B min IL
解得:
B min =0.180.3T 1.50.4F IL '==⨯
故
0.3T ≤B ≤0。
5T
13. (1)小滑块运动过程中洛伦兹力不做功,从A 到D 由动能定理可得
()220115222
D mg R R mv mv -=- 解得
D v =(2)在D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D N D v F mg Bqv m R
++= 解得
21 20N 5mv F mg R
=+- (3)小滑块沿斜面下滑时,垂直斜面方向的加速度为零,有
cos 0N Bqv F mg α+-=
当0N F =时,小滑块开始脱离斜面,此时有
cos Bqv mg α= 解得
cos 2mg v Bq Bq α== 所以动能为
322221328k m g E mv B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