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日本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4、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6、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相关地图,从图中找出地理信息,提高读图能力和析图能力。

2、通过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比较法和综合法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

情感目标:
1、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营造一种和谐、平等、进步的师生关系。

3、通过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树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地形以及气候特点、发达的经济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讲授、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学
新课导入:同学们知道不知道日出之国,樱花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这就是日本,樱花是这个国家的国花,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和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4.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6、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自学预习:预习书本
第二环节:导疑
一、东亚岛国
阅读图3-1,思考日本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北纬30-45度之间,南北跨度大。

2.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3. 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北部隔日本海与中国、俄罗斯、中国、朝鲜以及韩国相望,首都为东京。

在图中找出它们的位置。

日本的领土范围?由哪些岛构成?
日本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及其附近的小岛组成,本洲岛为最大的岛屿,图中找出它们的位置。

日本是岛国,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沿海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在图3-1中找出东京湾、濑户内海、津轻海峡、朝鲜海峡等。

日本的人口、语言和民族
P66页思考题和活动题:根据2000年统计资料,算一算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

中国领土面积是日本领土面积的25倍,可见日本“地狭”,日本人口密度约为中国人口密度的2.5倍,可见“人稠”,所以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

日本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二、多山的地形:
读图3—l,思考日本的地形特点?
从图中看出,日本地势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海拔超过1000米的地方分布非常得零散,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

可见日本的海拔不高,日本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岖,海岸曲折。

从图中找出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峰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日本不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别是活火山,日本领士占全球内也面积四百分之一,而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的十分之一,所以日本有“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之称。

提问: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亚欧和太平洋两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

提问:地形对日本河流及海岸线的影响?
受地形影响,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同时,多山的地形使得日本海岸更加曲折,形成许多优良港湾,本洲岛太平洋沿岸的神户和横滨是著名的海港.
教师总结:日本地形山地丘陵众多,火山地震频繁,多山的地形对其河流有重要影响,那么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又有什么影响呢?接下来我们来学学日本的气候。

三、湿热的气候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日本有哪几种气候类型?从图中可知,日本在亚洲东部,属于季风气候。

由于国土狭小,地处中纬度,并且跨越的纬度较多,气候南北差异明显,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日本的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降水量
东京.25.1 1610毫米
北京—.26.136毫米
思考:东京与北京在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

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

教师总结:日本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
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

在夏秋季节,经常遭受台风袭击。

在此气候条件下,漫山遍野的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四东西融合的文化
日本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又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

我国隋唐时历史,日本就多次派使者到中国不定期地学习,如鉴真东渡、派遣唐使等,日本文化受我国文化影响大,许多文字还保留中国的汉字。

近现代,受欧美国家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日本》的第一课时,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节不论在新教材还是老教材中,都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日本第一课时部分内容主要为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及预防。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已有了一定得基础,通
过板块运动学说的学习也了解了一些地震发生的原因。

但学生对灾害的影响和预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些知识点也就成为本节课学生探究的重点。

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经过前半学期的观察,感觉学生的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另外,学生通过学习本册书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也积累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和活动探究能力,让学生独立或在合作中进行读图、识图并分析相关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

以上都为本节课以探究活动为主来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多,适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机会也很多,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流水账似的全部详细过一遍,必须有所取舍,才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计划采用活动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交流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好本课涉及的新内容。

这样做,一方面通过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一个飞跃。

作为刚刚步入初一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地理学习上可能存在差异性,基础弱特别是读图、识图能力差的学生不一定能适应探究式的教学,设计畅所欲言、答疑解惑很必要,学业优良的学生会不满足于教材现有内容,会提出一些边缘性或更细的问题,教师不能限制其思考,在课堂上或课下进行指导,从而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点和方法,并会举一反三。

2.了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和地震,并分析成因。

过程与方法:
1.重在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的方法。

2.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及生活技能,使他们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

依据以上教材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教学难点
1. 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2.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导学法、活动探究法、比较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三章走进国家
第一节日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看图熟悉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及主要城市
2.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简要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运用地图、资料分析自然条件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的启示。

4.了解东西方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是国家地理的第一节,学好这节对以后的国家学习会起到良好的拖动作用。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活动题,或因图起、或因表生、或因计算而得答案、或探讨而有结论,无不要求学生勉励亲为,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培养学生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在教师创设的一系列情境中体会并树立发展经济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征;日本的工业布局。

教学难点日本的工业布局及其成因。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图法问题解决法
教学建议
新课导入:日本自古以来与我国密切相关,利用多媒
体让学生观看部分中国与日本字唐朝以来相关的图片。

曾经远远落后于我国的日本,在当今日本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四万美元稳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提问:为什么日本的经济会是如此发达呢?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联系,那么日本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
一、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
让学生根据结合66页文字部分了解日本的面积、人口、语言和民族等基本概况,读课本66页“日本地形”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组成。

1、日本的民族和人口
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万平方千米,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
2、群岛国家,多港湾
看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
“板块构造示意图” 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

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

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岛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多山,多火山、地震
通过课本67页了解日本的气候
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提问: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
降水量,哪一个多?
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

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且降水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会有什么特点?
多山使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由于日本山地多,且降水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覆盖,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 日本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那么用来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是否丰富呢?
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原料和燃料?缺乏的程度如何?这些原料和燃料都从哪些大洲进口。

结合课本68-69页及图3-6“日本进口能源和矿产示
意”图了解日本的资源状况。

日本大部分原料需要进口,而且进口的比例较大说明日本的矿产资源严重缺乏。

日本工业原料的来源很广,除欧洲和南极洲外,其他几大洲均有。

我国和日本相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才13.4%,但还大量出口木材,一次性筷子等,破坏森林资源,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4、矿产资源贫乏
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这对它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那么日本如何克服这一不足呢?
让学生根据日本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分析这些因素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资源贫乏的岛国。

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强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存在着矛盾。

那么,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呢?
二、发达的经济
提问:日本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生活中有哪些产品是日本的?
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说明日本出口产品在世界中的地位。

说明日本是一个加工贸易大国,依靠大量出口产品赚取大量外汇而发展经济,从而成为一个经济强国。

提问:是否任何一个地狭人稠、资源贫乏的国家都可
以成为世界强国呢?
那么,日本产品的独特魅力何在呢?
1、经济发展条件
一种产品能够畅销必备的条件就是物美价廉。

物美,也就是产品的质量好,技术含量高,日本注重科技教育的发展,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价廉,就是价格低,成本低。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哪些呢?
教师总结:成本构成包括工人的工资、原材料和运费等。

引导学生分析:
日本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工资成本低;
日本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
运费:日本是一个多优良港湾的岛国,海洋运输发达。

提问:日本依靠大量出口产品赚取外汇、进口大量原料弥补资源的贫乏。

应该把工厂建在哪里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运输路费呢?
2、工业分布
教师小结:把工厂建在沿海地区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运费,方便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日本多优良的港口,海洋运输便利。

加工贸易经济不仅使日本成为经济强国,还使日本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思考:这与加工贸易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相对封闭的岛国,要想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对外加工贸易经济就必须对外开放,开放就意味着要吸收外来文化,包括东西方文化。

于是日本就形成了独特的东西融合的文化,既保留有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色。

合作探究日本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当堂达标运用多媒体提供日本空白图,由学生将日本重要的地理事物填充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