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高中化学说课大赛(课件)-课题:铝的重要化合物-(金昌市第一中学-穆姿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发展 l学科思维能力 l实验探究能力
四、教学思路与策略
预测
推测新知
活动
探究新知
应用
内化新知
对比
发展新知
第13页,共29页。
教 学 流 程
环节1: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2:
认知冲突 探求新知
环节3:
拓展思维 引申提高
环节4:
学以致用 整合提升
环节5:
总结反思 布置作业
感受 好奇
预测 探究
第28页,共29页。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 穆姿秀
第29页,共29页。
LOGO

水 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角度 对反应分类;

平 研究物质的程序有一定感知;

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生活经验: 了解铝及化合物在生活中的用途
第8页,共29页。
学生建构的物质 分类体系不完善 ;分类、转化的 思想不系统;迁 移应用能力不足 。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补充实验
试管1
试管2
第21页,共29页。
环节2:认知冲突,探求新知
发展认知
对应水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两性
已有认知
对应水化物
碱性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
酸性氧化物

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 、实验室制法、氢氧
化铝的两性。
体验以实验为基础的 实证研究方法
第22页,共29页。
环节3:拓展思维,引申提高
【驱动问题】
氢氧化铝为何具有两性?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学 会了哪些方法?
1.写出铝的化合物转化关系中的反应方程式,是离子
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2.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 ·12H2O]俗称明矾,易溶于

水,可用作净水剂,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设计实验,检验明

矾溶液中的K+、Al3+、SO42-离子。
了技术原理;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思想。
学科能力:发展实验技能,提高探究能力;
学科素养:逐渐形成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本思维体系。
第6页,共29页。

5.要解决的问题
课标要求
解决问题
根据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实例或通过 实验探究,了解铝 及其重要化合物的 主要性质。
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预测铁的化合物(FeO、 Fe2O3、
Fe3O4以及Fe(OH)2 、Fe(OH)3)的化学性质。
第26页,共29页。
六、板书设计
第27页,共29页。

七、教学设计的自我评价
一个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中心; 两种思想:分类思想、转化思想; 三种方法:探究方法、比较方法、演绎方法。
①能描述Al2O3、Al(OH)3的 典型物理性质及用途;
②知道Al2O3及Al(OH)3的 化学性质,并能写出相应的化
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③运用物质分类的思想建立 两性氧化物的概念。
①通过对Al(OH)3的两性 的实验探究,提高实验探 究能力;
②通过Al2O3、Al(OH)3的 物质分类及相互转化关系 的学习,体会分类思想、 转化思想对化学学习的意 义,体验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基
【实验探究3】 实验操作 现象
【理论分析】 氢氧化铝存在两种电离方式。
稀盐酸
解释
【衍生问题1】 结合氢氧化铝电离方式的理解,对比
试管2所得 溶液
Al3+与OH-的反应,推测出AlO2-与H+ 的反应情况。
吹入CO2
【衍生问题2】
试管2所得 溶液
实验室用偏铝酸盐制备氢氧化铝的
最佳途径是什么?
体会运用已学理论知识指导
【实验探究1】 设计方案 分组实验
刚开始时 过了一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打磨过的
未打磨的
第18页,共29页。
环节2:认知冲突,探求新知
已有认知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发展认知
两性氧化物
体会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建 立知识体系
第19页,共29页。
环节2:认知冲突,探求新知
【任务2】 氢氧化铝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驱动问题2】
对比 分析
应用 构建
内化 延伸
第14页,共29页。
环节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有人说:如果时间 能倒流,他最想做 的事是带上很多铝 回到拿破仑时代换 回很多金子。
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 展的重要作用
通电
2Al2O3 冰晶石 4Al+3O2↑
第15页,共29页。
铝土矿
复合木地板表面涂层
环节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酸反应
没有解决氧化 铝、氢氧化铝
的类别
解决了氧化 铝、氢氧化铝 的性质与类别
氢氧化铝的两 性为元素性质 递变提供支撑
氧化铝、氢氧 化铝的性质为 铝的冶炼提供
技术原理
第4页,共29页。

材 分
3.教材内容的特点

特点1:蕴含化学学习方法
分类思想、转化思想、探究方法。
特点2:蕴含哲学思想
性质决定用途、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普遍性中存在特殊性。

材 分
1.教材版本与教学内容

物理性质及
用途
第3页,共29页。
用途


材 分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金属氧化物、 金属氢氧化物
与酸反应
物质的分类
铝的重要 化合物
(初三) 必修一第二章 必修一第三章
元素周期律
必修二第一章
铝的冶炼
化学与技术
第三单元
氧化铝、氢 氧化铝能与
(1)两性氧化物、两性氢 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2)Al(OH)3具有两性的探 究; (3) Al2O3与Al(OH)3知识 的应用。
第7页,共29页。
二、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
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性质及用
途;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已 铝单质的性质;离子反应。

有 已有能力:

的 从宏观角度对物质简单分类;
本程序和方法。
①通过对Al2O3、Al(OH)3 用途的学习,体会化学对 生活的指导作用以及性质 决定用途的认识事物的观 点;
②通过Al2O3、Al(OH)3性 质的学习,体会金属氧化 物及金属氢氧化物性质的 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9页,共29页。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Al2O3、Al(OH)3
特点3:定性描述多
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第5页,共29页。

材 分
4.教材内容的价值

社会价值
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多彩世界,体会化学魅力;
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学科价值
学科知识:完善了物质分类体系;为元素性质递变提供了支撑;
为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铝的冶炼提供
氧化铝轴承
根据图片信 息,你能推 测出氧化铝 的物理性质
吗?
氧化铝陶瓷坩埚
红宝石
第16页,共29页。
蓝宝石
体会物质性 质决定 用 途
已有认知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环节2:认知冲突,探求新知
【任务1】
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和类别归属。
【驱动问题1】
交叉分类,思考氧化铝类别归属。
第17页,共29页。
环节2:认知冲突,探求新知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必修1
第三章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铝的重要化合物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 穆姿秀
第1页,共29页。
LOGO
说课内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思路与策略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的自我评价
第2页,共29页。
预测氢氧化铝的酸碱性。
已有认知
对应水化物
碱性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
酸性氧化物

【设计方案】
l提出方案 l优化方案
第20页,共29页。
环节2:认知冲突,探求新知
【衍生问题】
实验室里没有现成的氢氧化铝,根 实验操作
据提供的药品,设计方案制备氢氧 化铝。
现象
解释
【实验探究2】
l设计方案 l分组实验
l分析现象
的两性
铝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关系
第10页,共29页。
教 学 思 路
知识
氧化铝、 氢氧化铝 的化学性 质 (两性)
四、教学思路与策略
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
发展认知,构建 以元素为核心的 物质转化关系。
设计方案,实验 探究,验证预测 。
以转化的视角 认识物质间的关系
以探究的手段 完善对物质的认识
用已有知识对 物质进行交叉 分类
以分类的思想 推测物质的性质
第11页,共29页。
方法
体验元 素化合 物学习 的基本 程序和 方法

法 分
四、教学思路与策略

已 有 的 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 水 平
现有发展区 最邻近发展区
达 到 的 水 平
潜在发 展区
第12页,共29页。

学 法 指 导
第23页,共29页。
新知识的研究
环节4:学以致用,整合提升
第24页,共29页。
环节4:学以致用,整合提升
【驱动问题】
应用所学知识实现铝的化合物 的各步转化。
【学生活动】 思考、练习、合作、整理 。
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从生活走进化学,再从化学走向社会
第25页,共29页。
环节5: 总结反思,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