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内能与热机 第2节 科学探究 物质的比热容学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热和能》第2节《内能》课件ppt(1)

)
A.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B.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
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内能的改变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例子:
暖气使屋内温 度升高,屋内 空气内能增大;
太阳将棉被晒 得暖乎乎的;
………
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
1、定义:是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2、条件: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 存在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 续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 3、方向:高温到低温。 4、实质: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就是一 个物体的一部分内能转移给另一个物体,或者是内能 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给低温部分。(内能转移 过程) 5、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A、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 B、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 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
练习
一滴沸水落在冰山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冰山吸收热量,因为冰山的内能小 B:沸水放出热量,因为沸水的温度高 C:沸水吸收热量,因为冰山的内能大 D:冰山放出热量,因为冰山的内能小
练习
用打气筒打气时,过一会筒壁会热起来,这是为什么
打气时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筒内空气 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克服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做功也使筒 壁内能增加, 所以筒壁就会热起来.
Ch13.2《内 能》
①冰粒内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②火箭内能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③子弹击中木板后,内能增加;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机 械能减小。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第2节+内能教案+新人教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内能》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温故知新:带领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两种宏观物体的能量——动能和势能。
◆探究活动1:请尝试触摸一下实验桌上的这些物体,说说感受?装有热水的热水袋铁块冰块学生代表回答问题进行实验承接以前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知识具有连贯性。
亲身体验,激发兴趣。
二、探究新知一、内能1.定义: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探究活动2:尝试用不同方法点燃实验桌上的火柴,然后组间交流。
点燃火柴的方法:(1)利用打火机引燃;(2)利用火柴盒外壁摩擦使之燃烧。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有温差的物体彼此接触时,高温物体降温,低温物体升温的实验、观察、交流拓展思维,创设情境。
现象。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差。
◆探究活动3:请同学们用手指按住实验桌上的温度计的液泡,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该现象说明了什么?人的手指温度高于室温,在人的手指和温度计液泡之间发生了热传递,热传递改变了温度计的内能。
进一步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探究活动4: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操作,思考该实验现象的成因并尝试进行解释。
思考、实验、总结思考、动手实验,加深印象。
课程重点,教师多配以讲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探究活动5: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矿泉水瓶、圆底烧瓶和气筒,开展实验进行观察,记录瓶盖弹出后瓶口的现象。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2.做功对物体内能的影响:(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它们改变内能的效果是相同的。
◆组间小游戏:请背对蜡烛的同学猜一猜,很烫的铜丝是蜡烛烤热的还是实验、总结小组解、分析。
课程重点,教师多配以讲解。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目录 版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目录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体的比热容第三节内燃机
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第二节让点灯发光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第五节测量电压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五节家庭用电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和电功率
第一节电流做功
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一节磁是什么
第二节电流的磁场
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第三节电能的输送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感受信息
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
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第二十章材料的世界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二节半导体
第三节探索新材料
第二十一章能量和能源
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第三节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13章第2节 内能课件(共27张PPT)

因
物体的温度、质量、体积和状态均不同时,
素
无法比较内能的大小。
内能与机械能相同吗?
内 能: 分子具有的能
与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及相互作用有关的能
机械能: 物体作为整体所具有的能
与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
内能不同于机械能
1、内能与机械能是一回事吗? 内能的大小跟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关;机械 能跟机械运动有关,故两者不是一回事。 2、比较静止在地面上的球和运动在空中的球所具有的机 械能和内能。 静止在地面上的球没有机械能,运动在空中的球具有机械 能;但无论在地上还是在空中,都具有内能。
滑下时摩 擦发烫了
钻木取火
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
物体内能 增 加
机械能转化内能内能增加了
例 普通的一根铁丝,我们能通过哪些方
法使它的温度升高?(使它的内能增加)
A、放在太阳下晒 擦
B、在石头上摩
C、放在热水中烫 烧
D、放在火上
E、用锤子敲
F、放在手
中捂
G、你用能力反对复它弯们折进行分类吗?
B、在石头上摩擦 E、用锤子敲 G、用力反复弯折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
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因 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 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 内能减小。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5.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做功
A、放在太阳下晒 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F、放在手中捂
热传递
结论: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用思打考气:筒打气时,过一会筒壁会热起来,这是为什
(完整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目录(最新版)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目录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体的比热容第三节内燃机
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第二节让点灯发光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第五节测量电压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五节家庭用电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和电功率
第一节电流做功
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一节磁是什么
第二节电流的磁场
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第三节电能的输送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感受信息
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
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第二十章材料的世界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二节半导体
第三节探索新材料
第二十一章能量和能源
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第三节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3章第2节 内能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3章第2节内能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3章第2节内能第二节内能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部能量。
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索找到两种改变物体内部能量的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3.通过学生搜索信息,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学生可以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3、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使学生养成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内能和热能的概念以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教学困难]温度、内能、热量概念的辨析。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空气压缩机、乙醚、棉花、宽口瓶、带导管和泵的橡胶塞。
学生:粗铁丝、酒精灯、烧杯、热水等[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播放视频】:蒸汽火车和火箭升空引入新课观看视频思考提出问题:推动火车和火箭的能量来自哪里?从而引出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以及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二、新课教学(一)内能的概念1、2、3小题回顾机械能便于同内能进行对比学习4、5小题便于得出分子具有动能和影响分子动能大小的因素通过对比法得出分子具有动能【知识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你能回答出这些问题吗?1、物体由于______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_____和________。
3、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______。
4、分子热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观察对比】1、运动的篮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吗?能小结:分子作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2、树上苹果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具有势能,分子间也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分子具有势能吗?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一切物体都小结:互相吸引的分子具有势能3、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有没有势能?分析、讨论的出:由于分子的相互吸引或推斥,分子具有势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及其读法。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4、学会根据比热容进行热量计算。
5、能根据科学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
有
控制变量的意识。
【学习重点】
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2、探究计划的制定与实验设施,实验结果的交流
【学习难点】
1、实验中的热源及加热时间的控制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学习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夏天去海边洗海澡时,中午海边沙子热、海水却很凉。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一、提出问题
1、根据以上事例,你有如何猜想?将猜想写在空白处.
(猜想:可能跟物质的种类有关)
2、确定本节探究的问题:为什么在同一时刻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呢?
(猜想:可能不同物质吸热本领不同)
二、猜想和假设(分组讨论、猜想)
(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
三、设计实验
1、利用课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
2、点拨: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①如何才能使沙子和水温度升高?②如何比较沙子和水哪个升温快?③实验时要注意沙子和水的哪些条件相同?(注意控制变量法)
3、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和表格:
物质质量
(kg)
升高200C所
需时间(s)
升高400C所
需时间(s)
沙水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点明:①烧杯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②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注意不要损坏烧杯和温度计③小组内的同学相互配合及时记录下相关数据。
五、分析与结论
1、小组展示: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沙子和水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沙比水需要的时间短,说明:
(2)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
答案:(1)沙比水吸收的热量少;(2)不同
2、总结,小组展示:
(1)比热容定义:
(2)单位: ,符号 。
(3)水的比热较大,为 。
答案:(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c;(3)J/(kg·℃);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结论:
(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3、观察比热容表,了解常见物质比热容。
(学会读表,引导学生寻找规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
(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
(3)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4)以水的比热为例,说明它的物理意义
六、比热容应用(小组讨论,展示,归纳总结出结论)
(1)人们用水给发动机冷却原因
(2)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的原因
七、热量计算:
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4.2×103焦的热量,完成下列表格。
质量升高温度吸收热量
1kg1℃ 4.2×103J
2kg1℃
2kg2℃
从填上表格引入热量的计算,并启发学生得出:热量=比热×质量×升
高的温度。
即:Q=cmΔt
1、吸热公式及理解:
Q吸=cm(t-t0)
用Δt升=(t-t 0)表示升高的温度可写成Q吸=cmΔt升
2、放热公式的理解:
Q放=cm(t0-t)
用Δt降=( t0-t)表示降低的温度可写成Q放=cmΔt降
(式中的Q吸是吸收的热量,单位是J;c是物质的比热;m是物质的质
量,单位是kg;t0初温,t是末温,单位是℃)
3、(学生自看例题,有不明白问题提出,教师点拨)
【应用与训练】
1、下列哪些情况比热容会发生变化( )
A. 一杯水喝掉一半
B.10o C的水吸收热量后变成20o C的水
C. 冰融化成水
D. 铁块加工成铁块
2、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B. 冰、水、水蒸气是同种物质,它们的比热容相同。
C. 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无关。
D. 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
3、夏日炎炎的沙滩上晒得烫人,而河中的水却比较凉,这是因为 (
)
A. 水的比热容较大
B. 水的比热容较小
C. 沙石的比热容较大
D. 沙石的热量多
4、现有酒精、煤油和水三种液体,用它们来作发动机的冷却剂时,冷却
效果最好的是( )
A. 酒精
B. 煤油
C. 水
D. 效果一样
5、 把质量相等的铁锅、铝锅、铜锅放在同样的炉子上,炒同样的
菜,则最节省燃料的是(C铝>C铁>C铜 )( )
A. 铁锅
B. 铝锅
C. 铜锅
D. 三个锅都一样
【当堂检测】
1、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汽车的散热器可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
冷却效果好。
2、在质量为300 g的铝壶里装了1.5kg、20℃的水,问在1标准大气压下烧开这壶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铝=0.88×103 J/(kg·℃)C
=4.2×103J/(kg·℃)]
水
3、 现在高层住宅楼越来越多,住在顶层的居民夏天觉得非常热。
主要原因是顶楼直接受太阳暴晒,温度升得过高所致,同学们能否想想办法使顶楼楼面温度不致升得过高。
【作业布置】
收集生活中有关物质比热的有关的应用事例。
参考答案
【应用与训练】
1、C
2、B
3、A
4、C
5、C
【当堂检测】
1、1千克水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热量
2、Q吸=c1m1Δt+c2m2Δt=0.88×103 J/(kg·℃)×0.3
kg×(100℃-20℃)+1.5kg×4.2×103J/(kg·
℃)×(100℃-20℃)=525120 J
3、 楼顶上建立水池、或楼顶上种绿色植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