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
导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
帮助学
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思维
的发散性、系统性、流畅性和深刻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生物学教学运用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导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等,是一种可视化图表,可以对知识点信息
进行记录和有效的组织,使知识易于处理,并且具有吸引力,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简单有效,可以直观形
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的内容结构,确定一个中心,向外发散出
多个关节点,每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呈现
出放射性立体结构,有效呈现思考过程以及内容的关联,是
认知与学习,反思与创新的工具。
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生物
学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系统性、
流畅性和深刻性。
绘制思维导图就是对思维能力的运用能够
指引、激发、组织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习惯在系统的高度
把握知识,养成联想思维的习惯和寻求内在联系的习惯,从
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深度和思维广度。
提高学生对
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习的知识更加有条理、有层次感。
学生通过绘制过程对知识加深印象,再次学习并加以分析和
总结。
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对于生物学这个学科而言,学习的知识过于琐碎,模块多,知识点复杂,知识点之间的交叉性
很强,学生往往在学习生物学的时候,都是按照教材里面的
章节的顺序记录笔记和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死板,不能很好
的做到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一、选修二、选修三这五本书
内容的相互联系给体现出来,记忆过程过于死板,学生学起
来很是枯燥,记录的内容很多,占用了大量的宝贵的时间,
逻辑性不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少,学生不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积极性很低。
课堂效率不高。
个别知识点讲解模糊,知识重复。
个别教师
在讲解时,机械死板,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压制了学生的思维。
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单纯依赖某一种思维方式是很难取得突破性进步的,也不可能解决掉遇到的所有的问题,随着
新高考新课程新评价体系的形成,对学生的要求也在提高,
为了去适应这种改革,迫切的需要学生把不同的思维方式融
合在一起,进一步创造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去解决实际问题,绘制思维导图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可以起到开阔思
维的作用。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教学,既可以方便教师备课,也方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
行记忆和整理,可以把这些琐碎的知识点以一种清晰的脉络
的呈现出来,思维导图本身属于一种可视化的图表,对于知
识点的组织和整理有很大优势,知识点便于处理,对于学生
也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思维导图是图表形式,不依赖与大量的文字,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用到了线条、词语、符号和
图标等信息,更简单助于记忆,不繁琐。
和现在很多学生机
械的记得笔记本形式完全不同。
在应用了思维导图法之后,我在很多教学环节都做了应用,在课前的备课过程中,用了思维导图之后,极大地节省了备
课时间,可以更快地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对重点内容进行
分析和总结,获取有用的关键信息;课后复习时,学生只需
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通过关键词找
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生物学的教材每年都在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对于教师来说,思维导图法就很方便于教学,当一个名次或者概念发生
变化后,我可以将新的信息及时的更换到里面,确保教学不
会发生差错,讲授到位,使备课的范围更大,涵盖面更大,
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运用也很是感兴趣,因为能够帮助他们构建知识脉络的基础上,减轻了学业负担,覆盖了大量的考点,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例如复习到免疫系统的组成这一节
课的时候,可以列举几个关键词: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
疫活性物质,学生看到关键词后马上就能将这些分类拓展开来,这些关联点很巧妙的呈现了要记忆的信息,使学生们轻
而易举的理解了所学内容。
在课堂的提问环节中,思维导图同样很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的拓展能力,对课本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也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思维导图的方式清晰快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将横
跨五本书的内容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和记忆,思维导图直观、形象,比复杂的机械的课堂笔记有
吸引力。
在我们生物教研组集体备课方面同样也发挥了很大的效应,当集体备课时,我们采用大单元集体备课模式,运用思维导
图将每个老师的观点沿中心向外展开,把所有观点和意见整
理一起,最后在分类梳理,帮助备课组老师全面的去把握学
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重难点,有效的实现了教师之间
的相互协作能力,又让我们每一位教师获取很大的成就感和
个性化的劳动成果。
在课堂小结和复习课中我也经常运用思维导图,主要的做法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或者本章、本书进行归纳绘制,因为很
多内容都是零散的,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片面,自从运用思
维导图,学生再次展现了惊人的思维天赋,把所学的知识有
序化,使得学习的知识再现脑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把
知识和知识之间连上桥梁,做到有序化、可视化、规律化。
通过思维导图去复习,可以让学生快速抓住重点,理解难点,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发现新的知识及时补充在图纸上,及时
的进行巩固和消化,知识在无形中轻松地学会了。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概念性的知识很多很散,知识点广泛,自从用了思维导图做了辅助,更有效的化零为整,有助
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将以前所学习的知识串联在一起,起到了复习的作用,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轻松许多,增
强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降低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自信
心提高。
一张思维导图,胜过大篇幅的笔记,可以最大程度的去刺激激发学生的大脑的潜力,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左右大脑一起
协调工作,建立逻辑关系关联度的新高度,提高题干理解水
平,是回归自然地方式,在我的实际应用中,除了去强调树
状思维结构的发散,也注重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充分开发左右大脑,提高生物尤其是长句应答题目的逻辑性
表述关系。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逻辑建立能力,易于构建知识框架,分析知识脉络,思维导图使学生
的个性得到了发展,角色完成了转化,由被动变为主动,由
单一变为主体,由消极变得积极,由我行我素变得乐于助人,合作交流,使学生自己完成知识的构建,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学起始我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求
知欲,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以探究方法为手段,每个学
生均乐在参与。
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生物
学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系统性、
流畅性和深刻性。
绘制思维导图就是对思维能力的运用能够
指引、激发、组织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习惯在系统的高度
把握知识,养成联想思维的习惯和寻求内在联系的习惯,从
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深度和思维广度。
提高学生对
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习的知识更加有条理、有层次感。
学生通过绘制过程对知识加深印象,再次学习并加以分析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 叶菲;屠亚萍.华夏教师,2019(34)
【2】思维导图在中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陈振兴;王超;尚立国;刘鹏;林江.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
【3】思维导图用于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评价. 南文滨;郝永伟;井长勤.基础医学教育,2020
【4】思维导图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朱龙宝;叶生梅;陶玉贵;葛飞;李婉珍;宋平.巢湖学院学报,2018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朱华;陶毅明;苏何玲;陈莉;马义丽;周先丽.中国卫生产业,2018
【6】基于思维导图促进生物化学核心知识建构的案例研究. 于俊美.河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