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一高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自学自测考点专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电解质的电离
1、在0.1 mol / L的CH3COOH溶液中,要促进醋酸电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 B.降温 C.加入NaOH溶液 D.加入稀HCl
【答案】A
【解析】
2、医院里用HgCl2的稀溶液作手术刀的消毒剂。

HgCl2熔融时不导电,熔点低。

HgS难溶于水和稀的强碱,却易溶于饱和的NaCl溶液。

关于HgCl2的描述合理的是()
A.是难溶的共价化合物
B.是离子化合物
C.是一种强电解质
D.是一种弱电解质
【答案】D
【解析】“稀溶液”说明HgCl2不是难溶的;“熔融时不导电”说明它是共价化合物;“HgS 难溶于水和稀的强酸,却易溶于饱和的NaCl溶液”说明发生了离子反应:HgS+2Cl-===S2-+HgCl2,该反应的发生是因为生成了很难电离的弱电解质HgCl2。

3、含等物质的量NaOH的溶液分别用pH为2和3的CH3COOH溶液中和,设消耗CH3COOH溶液的体积依次为V a、V b,则两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V a>10V b B.V a=10V b
C.V b<10V a D.V b>10V a
【答案】D
【解析】含等物质的量NaOH的溶液分别用pH为2和3的CH3COOH溶液中和,则有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因为所中和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一定的,而醋酸是弱酸,醋酸为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pH为2和3的CH3COOH溶液,后者电离程度大,pH为2的CH3COOH 的浓度大于pH为3的CH3COOH溶液的浓度的10倍,
设pH为2的醋酸浓度为x,PH=3的醋酸浓度为y,则有V a×x=V b×y,
则=<,即V b>10V a,
故选D.
4、多元强酸的稀溶液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第二步电离并不完全,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mol/L)相同的稀硫酸和NaHSO4溶液中,前者中的SO42-浓度大
B.pH相同,体积相同的NaHSO4和H2SO4溶液和足量的锌反应,后者放出氢气量多
C.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和足量的锌反应,二者放出氢气量相同
D.体积相同,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分别与铝片反应,反应速率可能不同
【答案】D
【解析】
5、分别用pH=2和pH=3的醋酸溶液中和等物质的量的苛性钾溶液,消耗两种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A.V2 =10V1
B.V1>10 V2
C.V2<10V1
D.V2>10V1
【答案】D
【解析】
6、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一元酸溶液的pH=1
B.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1mol·L﹣1
C.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22
D.用pH=11的NaOH溶液V1L与V2L0.1 mol·L﹣1该一元酸(HA)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的pH=7,则V1<V2
【答案】B
【解析】解:A.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mol/L
结合c(H+)×c(OH﹣)=10﹣14可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10﹣8mol/L,所以c(H+)=0.001mol/L,氢离子浓度小于酸浓度,所以该酸是弱酸,溶液的PH=3,故A错误;
B.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1mol·L﹣1,故B正确;
C.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4,故C错误;D.pH=11的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0.001mol/L,氢氧化钠是强碱,HA是弱酸,假设HA是强酸,则NaOH和HA的体积之比为100:1,实际上HA是弱酸,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NaOH与HA体积之比小于100:1,但仍然存在V1>V2 ,故D错误;
故选B.
7、将0.5mol/LCH3OOH 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增大B.溶液中c(H+)增大
C.溶液中c(H+)/ c(CH3OOH)增大D.溶液的pH增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

稀释促进电离,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但氢离子的浓度是减少的,B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弱酸电离平衡的影响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

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在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电离程度
C.H+浓度
D.CH3COOH的物质的量
【答案】B
【解析】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所含CH3COOH的物质的量相等,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也相等;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H+浓度越小,CH3COOH的物质的量越小,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

9、H+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B,A为盐酸,B为醋酸,分别和锌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 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 ⑤盐酸中有锌剩余⑥醋酸中有锌剩余
A.③④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⑤⑥
【答案】A
【解析】认识到c(H+)相同的两溶液中c(CH3COOH)>c(HCl)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锌与盐酸和醋酸的反应本质相同:Zn+2H+===Zn2++H2↑。

起始时c(H+)相同,因此开始时反应速率相同;因放出H2的体积相同,所以参加反应的锌相等;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的电离平衡被破坏,向着电离方向移动,故H+的变化小于盐酸,所以在反应过程中醋酸中生成氢气的速率大于盐酸中的;锌不可能在醋酸中剩余,因为H+浓度相等的同体积醋酸和盐酸相比,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的浓度。

10、已知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
值减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水 B.加少量冰醋酸
C.降低温度 D.加少量烧碱溶液
【答案】A
【解析】解:A.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的电离,醋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
大,则的值减小,故A正确;
B.加少量冰醋酸,醋酸浓度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醋酸的物质的量
增大,则值增大,故B错误;
C.弱电解质的电离为吸热过程,降低温度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越小,则
值增大,故C错误;
D.加入烧碱固体,反应消耗氢离子生成CH3COO﹣,则c(CH3COO﹣)增大,由于
Ka=不变,则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11、下列各选项的事实可以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B.铵盐受热易分解
C.0.1 mol/L 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D.0.1 mol/L 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
【答案】D
【解析】证明氨水呈弱碱性的基本原理有两个:①证明氨水不能完全电离,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②证明氨水与强酸完全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呈酸性。

D中NH4Cl的水溶液呈酸性,符合
上述原理②,其他选项均不合理。

12、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
)()()
(33--∙OH c COOH CH c COO CH c 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 +
)亦增大
D.再加入10ml pH=11的NaOH 溶液,混合液pH>7
【答案】B
【解析】
13、将浓度为0.1 mol·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 .c (H +)
B .K a (HF) C. c(F )c(H )-+ D. c(H )c(HF)+ 【答案】D
【解析】HF 属于弱电解质,加水促进HF 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即电离程度增大,但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选项B 错误;但同时溶液的体积也增大,所以溶液的酸性会降低,
即c (H +)、c (F -)和c (HF)的浓度均降低,考虑到溶液中水还会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稀释到一
定程度(即无限稀释时),c (H +)就不再发生变化,但c (F -)和c (HF)却会一直降低,所以选项
D 符合题意。

14、在0.1 mol·L -1的HCN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CN H ++CN -
,对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加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滴加少量0.1 mol·L -1 HCl 溶液,溶液中c(H +)减少
D .加入少量NaCN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A
【解析】加NaOH 固体,OH -+H +H
2O ,平衡正向移动,A 项正确;加水平衡正向移动,B 项
错误;滴加少量0.1 mol·L -1 HCl 溶液,c(H +)增大,C 项错误;加入少量NaCN 固体,c(CN -)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15、一元弱酸HA(aq)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HA A -+H +。

将1.0 mol HA 分子加入1.0 L
水中,下图中,表示溶液中HA 、H +、A -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电离平衡原理与图象结合能力。

根据弱酸HA 的电离平衡知,HA 浓度由大
到小,排除D项;A-、H+浓度由0增大,排除了A、B;平衡时,HA减少量等于A-的增加量。

16、现有pH试纸、0.1 mol/L氨水、0.1 mol/L盐酸、0.1 mol/L NaOH、CH3COONH4固体和蒸馏水。

请应用化学平衡知识设计一个实验(只限于选用上述试剂),证明氨水为弱电解质(弱碱)。

【答案】方案一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0.1 mol·L-1氨水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试纸上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相比,记录溶液的pH值。

由于氨水只有部分电离为OH-离子,由上述测定的pH值小于13,就可推之氨水是弱电解质。

方案二取上述0.1 mol·L-1氨水、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再测定稀释后两种溶液的pH值,变化大的是0.1 mol·L-1NaOH溶液,变化小的是0.1 mol·L -1氨水,说明随着氨水稀释,氨水的电离度不断增大,推之氨水是弱电解质。

方案三取上述0.1 mol·L-1氨水,加入CH3COONH4固体(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再测定混合溶液的pH值,发现溶液的pH值变小。

因为加入CH3COONH4后,c(NH4+)增大,破坏了氨水的电离平衡,使氨水的电离平衡不断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造成c(OH-)减小,pH值也变小。

方案四取上述0.1 mol·L-1氨水和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值,结果溶液呈酸性,说明NH4Cl溶液能够水解而推之氨水是弱电解质。

方案五取上述0.1 mol·L-1氨水测定溶液的pH值,然后稍微加热,再测定溶液的pH值。

由于氨水电离平衡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吸热反应)进行,造成OH-浓度增大,溶液的pH值升高。

而0.1 mol·L-1盐酸、0.1 mol·L-1 NaOH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离子浓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溶液的pH值基本不变。

(以上方案任选其一)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证明氨水为弱电解质的实验题。

17、限用下列试剂:酚酞、石蕊、稀醋酸、CH3COONa晶体、浓盐酸、Ca(OH)2粉末、CH3COONH4晶体和蒸馏水。

根据:①弱酸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②弱酸根阴离子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这两个平衡的移动均会引起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由此可分别选用上述试剂,设计两种实验证明CH3COOH是弱酸,请简述实验方法及现象。

(1)应用根据①的实验方法及现象__ _______;
(2)应用根据②的实验方法及现象 _______。

【答案】(1)取少量CH3COOH溶液,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向其中加入CH3COONH4晶体、振荡,可看到红色变浅,说明CH3COOH中存在电离平衡,即CH3COOH为弱酸;(2)取少量CH3COONa晶体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即CH3COO_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说明CH3COOH是弱酸。

【解析】本题属实验设计题,要证明CH3COOH是弱酸,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弱酸溶液中一定存在电离平衡,只要证明CH3COOH中存在电离平衡即可证明CH3COOH是弱酸;另一种方法是弱酸根阴离子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只要证明CH3COO_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即可说明CH3COOH是弱酸。

18、由Na2CO3·nH2O与NaHCO3组成的混合物28.2 g,放入坩埚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将残留固体用足量的盐酸溶解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若将28.2 g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则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4.48 L,由此计算。

(1)残留固体质量;
(2)n值;
(3)NaHCO3质量。

(写出计算求解的过程)
【答案】(1)残留固体为15.9 g (2)n=5 (3)NaHCO3为8.4 g
【解析】仔细分析题意,原混合物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和加热分解后再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差,就是NaHCO3分解时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

设Na2CO3·nH2O的物质的量为x,NaHCO3的物质的量为y。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y 0.5y 0.5y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x+0.5 y x+0.5y
依C守恒,(x+y)是28.2 g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CO2气体的物质的量,再依据反应方程式,可推出(x+y)-(x+0.5 y)为NaHCO3分解时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则有如下的方程式:
——①——②
联立方程①、②可以求解出:y=0.1 mol x=0.1 mol
(1)残留固体质量:(x+0.5 y)×M(Na2CO3) =(0.1 + 0.05) mol × 106 g·mol-1 = 15.9 g
(2)求n值:(106+18n) g·mol-1×x mol+84 g·mol-1×y mol=28.2 g
(106+18n) g·mol-1×0.1 mol+84 g·mol-1×0.1 mol=28.2 g
推出n=5
(3)NaHCO3质量:84 g·mol-1× y mol = 84 g·mol-1×0.1 mol = 8.4 g。

19、现有甲、乙、丙、丁四种元素,已知:甲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丙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氢气在丁元素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1)试推断并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写出上述元素两两化合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答案】(1)甲:氧元素O;乙:钙元素Ca;丙:钠元素Na;丁:氯元素Cl。

(2)两两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Na2O2、CaO、NaCl、CaCl2。

【解析】
20、已知甲、乙、丙、丁、戊、己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六种粒子,它们的电子总数都为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双核单质分子,可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甲的电子式为。

(2)乙为两种元素形成的双核离子,含该离子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出现浑浊,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丙为含两种元素的分子,且原子个数比为1∶1,实验室中可以用丙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戊属于烃,已知1 g戊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52 kJ的热量,戊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己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六原子分子,常用作火箭的燃料,则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为 (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己与丙反应可生成对环境没有影响的两种物质,一种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另一种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
(2)Cl 2+HS -====S ↓+2Cl -+H +
(3)2H 2O 2 2 MnO 2H 2O+O 2↑
(4)C 2H 6(g)+7
2O 2(g)====2CO 2(g)+3H 2O(l) ΔH =-1
560 kJ/mol 或2C 2H 6(g)+7O 2(g)====4CO 2(g)+6H 2O(l) ΔH =-3 120 kJ ·mol -1
(5)N 2H 4 共价键 N 2H 4+2H 2O 2====N 2+4H 2O
【解析】(1)含有18电子的双核单质分子只有F 2,F 2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HF 和O 2,F 2的电子式为
(2)18电子的双核离子只有HS -,HS -与Cl 2反应为HS -+Cl 2====H ++2Cl -+S ↓,有S 沉淀生成,
溶液变浑浊。

(3)含有两种元素的分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分子为H 2O 2,H 2O 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 2 MnO 2H 2O+O 2↑。

(4)含有18电子的烃为C 2H 6,1 g 乙烷完全燃烧放出52 kJ 热量,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 2H 6+7O 2 点燃 4CO 2+6H 2O ,乙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 2H 6(g)+7O 2(g)====4CO 2(g)+6H 2O(l) ΔH =-3 120 kJ ·mol -1。

(5)常用作火箭推进剂的六原子分子为N 2H 4,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N 2H 4与H 2O 2反应生成N 2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2H 4+2H 2O 2====N 2+4H 2O 。

21、(C 7H 12O 2)n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汽车涂料,它以石油裂解气中的丙烯为原料制得.已知如下信息:
Ⅰ、通过控制不同条件可以控制烯烃水化时羟基在碳链上的连接位置.
Ⅱ、连接官能团的碳原子上的氢(即a ﹣氢)易发生取代反应,例如:
R ﹣CH 2﹣COOH+Cl 2R ﹣CHCI ﹣COOH+HCI .
Ⅲ、羟基与碳碳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时的结构不稳定.(C 7H 12O 2)n 的合成路线如下:
(1)A 的结构简式是 ;B 的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在①~⑧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反应序号)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是 .
(5)CH 3CH 2CH 2CHO 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碳链无支链,无环状结构
②能稳定存在且能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答案】(1)CH3CH2CH2CH2OH;羟基;
(2)④⑦;
(3)2CH3CH2CH2OH+O22CH3CH2CHO+2H2O;
(4)CH2=CHCOOH+CH3CH2CH2CH2OH CH2=CHCOOCH2CH2CH2CH3+H2O;
(5)CH2=CHCH2CH2OH、CH2=CHCH(OH)CH3、CH3CH=CHCH2OH.
【解析】丙烯与CO、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CH2CHO.丙烯与水反应加成反应生成B,B 可以连续发生氧化反应,则B为CH3CH2CH2OH,C为CH3CH2CHO,D为CH3CH2COOH.D与氯气发生α﹣氢的取代反应生成E为CH3CHClCOOH,E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为CH2=CHCOOH,F与A 应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则反应⑥为醇与氢气的加成反应生成A,则A为CH3CH2CH2CH2OH,故G为CH2=CHCOOCH2CH2CH2CH3,G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是CH3CH2CH2CH2OH;B为CH3CH2CH2OH,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
故答案为:CH3CH2CH2CH2OH;羟基;
(2)在①~⑧中,反应①⑥属于加成反应,⑧属于加聚反应,②③属于氧化反应,④⑦属于取代反应,⑤属于消去反应,
故答案为:④⑦;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CH2OH+O22CH3CH2CHO+2H2O,
故答案为:2CH3CH2CH2OH+O22CH3CH2CHO+2H2O;
(4)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是:
CH2=CHCOOH+CH3CH2CH2CH2OH CH2=CHCOOCH2CH2CH2CH3+H2O,
故答案为:CH2=CHCOOH+CH3CH2CH2CH2OH CH2=CHCOOCH2CH2CH2CH3+H2O;
(5)CH3CH2CH2CHO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①碳链无支链,无环状结构,②能稳定存在且能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CH2=CHCH2CH2OH、CH2=CHCH(OH)CH3、CH3CH=CHCH2OH,
故答案为:CH2=CHCH2CH2OH、CH2=CHCH(OH)CH3、CH3CH=CHCH2OH.
22、在NH3·H2O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对NH3·H2O的电离平衡各有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了电离平衡知识点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23、如图所示为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曲线图,请回答。

(1)“O ”点为什么不导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B 、C 三点的氢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3)A 、B 、C 三点中,醋酸电离程度最大的一点是________。

(4)若使C 点溶液中c (CH 3COO -)提高,在如下措施中,可选择( )
A .加热
B .加很稀的NaOH 溶液
C .加固体KOH
D .加水
E .加固体CH 3COONa
F .加Zn 粒
(5)在稀释过程中,随着醋酸浓度的降低,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 )
A .c (H +)
B .H +
个数 C .CH 3COOH 分子数 D. 3c(H )c(CH COOH)+ 【答案】(1)因为冰醋酸尚未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2)C <A <B (3)C (4)ACEF (5)BD
【解析】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

(1)在冰醋酸中,CH 3COOH 以分子形式存在,未电离,没
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O 点不导电。

(2)导电能力越强,c (H +)、c (CH 3COO -)越大,故A 、B 、
C 三点中,H +浓度大小顺序为B >A >C 。

(3)加水稀释促进CH 3COOH 的电离,故电离程度最大的
点为C 点。

(4)若使C 点c (CH 3COO -)提高,使CH 3COOH CH 3COO -+H +右移可以使c (CH 3COO
-)增大,故A 正确;加很稀的NaOH 溶液,虽然可使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右移,但c (CH 3COO -)由于稀释而不会增大,故B 不正确;C 加KOH 固体,OH -与H +反应使平衡右移,c (CH 3COO -)增大;D 加水虽使平衡右移,但c (CH 3COO -)会减小;E 加CH 3COONa 固体虽使平衡左移,但c (CH 3COO -)增大;F 加Zn 粒,能与H +反应,c (H +)减小平衡右移,c (CH 3COO -)增大,故ACEF
正确。

(5)在稀释过程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H +个数和3c(H )c(CH COOH)+。

24、写出下列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NaHCO 3 HCl
CH 3COOH
Fe (OH )3 .
【答案】NaHCO 3=Na ++HCO 3﹣;HCl=H ++Cl ﹣;CH 3COOH CH 3COO ﹣+H +;Fe (OH )3Fe 3++3OH
﹣.
【解析】解:碳酸氢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NaHCO 3=Na ++HCO 3﹣;
氯化氢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HCl=H ++Cl ﹣;
醋酸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CH 3COOH CH 3COO ﹣+H +;
氢氧化铁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其电离方程式为:Fe (OH )3Fe 3++3OH ﹣,
故答案为:NaHCO 3=Na ++HCO 3﹣;HCl=H ++Cl ﹣;CH 3COOH CH 3COO ﹣+H +;Fe (OH )3
Fe 3++3O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