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ppt2 川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能力。由图中的时间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可知是1949年4月23日,这 一天是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日子, 故选D。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三大战役示意图
材料二
人民解放军入城图
(1)在材料一中的①②③条形框内,根据要求分别填写上相
2.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毛泽东经常不顾疲劳,彻
夜不眠地工作。在他屋里那张旧写字台上,为前线起草的指 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对此,周恩来 感慨道:“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 大的革命战争。”这里“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是指( A.平型关大捷 C.三大战役 B.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
答案:(1)①辽沈战役
(2)傅作义
②52万余人
③1948年11月
(3)下列八位人物中的任何四位即可:林彪、罗荣桓、聂荣 臻、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等。 (4)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人,基本消灭 了国民党反动派赖以发动内战的主要军事力量,使人民解放 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
(4)请简要回答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解析】本题是识图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
力。材料一中,由“锦州”、“沈阳”及所在位置东北地区, 可判断出①是辽沈战役;由“北平”、“张家口”等,可判 断出②是平津战役;③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战役,是 淮海战役,结合以上分析可解答第( 1)题。仔细审读材料二 中的图片,可知是“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图,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第(2)、(3)、(4)题。
事基础是什么?用材料一的一句诗来形容这场战役的壮观场 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对史料的分析能力。 考查的知识点是渡江战役。材料一是毛泽东写的《七律·人
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材料二是毛泽东、朱德下达的《向全
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开始渡江作战。在识读材料的 基础上,可根据教材,解答第(1)、(2)、(3)和(5)题。诗中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提取有效信息的
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在 此期间,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 大战役,故答案选C。A项时间是1937年9月,B项时间是1940 年,D项时间是1949年4月。
3.“激战黑土地,解放大东北”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D.平津战役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放东北全境的战 役是人民解放军发起的辽沈战役,故答案为 B。
4.在那场战略决战中,蒋介石80万“精锐之师”,仅65天之
内就覆灭了55万余人。万里之外的斯大林在记事本上这样写 道:“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那场战略决战指 的是( A.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 B.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国民党某部士兵将城门的钥匙交给人民解放军”,可知这 是和平解放。在四个选项里面D项符合题意。
8.(2010·聊城学业考试)右边是
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 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该同学的 探究题目应是( )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B.北平和平解放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国民党政权垮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内容。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的情景。为了使 这座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也使该城人民的 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 取,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将领是谁? (3)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毛泽东、朱德、 周恩来等运筹帷幄,前线将领各展才智。请至少写出四位三 大战役中前线主要指挥员的名字。
引用了有关西楚霸王项羽的典故。从项羽征伐九州、威震四
海,到最后落得个兵败自刎的结果,缘由就是多次坐失消灭 敌人的良机。在理解这个典故的基础上,第 (4)题便可迎刃而 解。
C.人民的积极支持
D.解放军武器先进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A、B、C
三项都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但右图是“支援前线的民工
小分队”,所以C项符合题意。
6.“对坚守几个城市的孤军,先行‘分割包围’,之后采取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术,依次解放被包围的城市”, 以上内容是对哪次战役战术特点的描述( A.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10.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首诗歌颂的是什么战役?作者是谁?材料二的 命令节选自什么文件?发布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2)“大江”指什么?“钟山”指什么? (3)解放军是怎样“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结果怎样? (4)诗中引用了哪一历史典故?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5)材料二的命令下达后,进行了什么战役?发动此战役的军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只要抓住题干中的 关键词“分割包围”“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等战术特点, 可知是平津战役。
7.右图记载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期 间,国民党某部士兵将城门的钥匙 交给人民解放军的一幕,它最有可
能发生在(
A.天津 C.南京

B.沈阳 D.北平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对题干的分析,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的能力。由“战略决战”可知与三大战役有关,由“蒋介 石……‘精税之师’……覆灭了55万余人”,可知是淮海战 役的歼敌人数。辽沈战役歼敌47万余人,平津战役共歼灭和 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
5.右图为淮海战役中的“支援前线的民工小分队”,据此说 明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A.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B.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
1.电影《大决战》有三部,即①《辽沈战役》篇,②《平津
战役》篇,③《淮海战役》篇。请你按战役打响的先后顺序
排列,这三部应是( A.①②③ C.②①③ ) B.①③② D.③①②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排序能力。辽沈战
役的起止时间是1948年9月~11月;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中原 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共同发起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进行的 时候,东北解放军同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所以正 确排序为①③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