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管道完整性管理效益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田管道完整性管理效益评估
摘要:管道完整性管理是目前股份公司极力推进的风险管理模式,配套标准
逐步建立并分阶段完善。
目前,完整性管理工作已在股份公司层面持续推进了5年,各油田深耕细作后,完整性管理技术得到了有效运用和长足发展,工作也已
日趋常态化。
然而在提质增效的企业大背景下,亟需从效益角度考察完整性工作
成效,进而巩固工作基础,提升工作效能。
各油田对完整性管理效益评估已有了
一定探索但未能实现工作常态化,亟待从股份公司层面进行规范指引。
关键词:管道完整性;油气田管道;效益评估;失效率;失效管理平台
引言
当前,国内外石油及其化工产品主要是通过长输管道来实现运输的,能够将
石油及其产品快速、稳定且大量的运输到各个站点。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深的现在,石油以及天然气等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备受重视,为了满足不同地区对原油的需求,长输原油管道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展开,远距离输送成为了可能。
但在实
际运输过程中,由于中途的环境因素、地质因素、施工因素以及其他认为因素都
会导致属于管道破损泄漏,一旦发生泄漏,很容易引起爆炸或是火灾,不仅造成
大量的能源浪费,还给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1长输管道完整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二十世纪中后期,欧美发达国家服役的管线数量十分庞大,但技术手段相对
落后,长输管道事故频发,急需更加先进的长输管道完整性的管理模式,以期减
少相关的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因此,该领域的研发工作者开始深入研究,最终
提出了长输管道完整性管理的信息化手段,以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降低安全事故
发生的频率,并且也在实践中起到了很大的实际作用。
在2016年的欧洲长输管
道网络的时效数据统计中,从2012年开始相关危害当地民众人身财产安全的事
故逐渐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平均天然气长输管道失效频率为0.134次/
(103km·a)。
国内对于长输管道完整性管的信息化探究直到上世纪末期才逐渐
深入,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长输管道运营商也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
重要性,开始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将企业风险管控与各项业务的有机结合,在企
业内部构建出科学完善的长输管道完整性信息化管理平台,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
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效益评估概念与定义
广义上的效益包括了某主体得到的直接效益和主体引起的间接效益或者主体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计算方法涵盖了间接效益、间接费用、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
就完整性管理的特点而言其中的效益是指完整性管理本身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主要考虑直接费用(完整性管理活动使用和投入所形成,在具体项目范围内计算
的费用)和间接效益(完整性管理活动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本身并未得到的那
部分效益)。
具体而言,在完整性管理中,如果工作成果大于消耗,效益为正;
如果工作成果小于消耗,效益为负;效益为零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从不同高度考
察效益,从股份公司层面、从油田公司级层面、从厂处级层面、从单个项目层面
或者从单条管道层面都会得出不同的盈亏结论。
广义上的效益出发一般分为经济
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大方面,完整性管理目前需从经济效益入手夯实
基础,后续优化纳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从统计计算角度看,完整性管理经济
效益是指有和无相比较所增加的财富或减少的损失。
按照经济学原理,通常从3
个方面估算:①损失减免,用避免损失评估效益;②费用节支,用减免替代措施
节省评估效益;③增加的收益,从给社会带来的经济增量计算。
3油气田管道安全隐患分析
管长输管道运输原油的优点很显著,但要想实现高效的原油运输实际生产过
程中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我国的石油
管道输送技术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借鉴了国外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石油开发的特点,总结出一套属于自身的原油输送技术,并将西部气
体及原油输送到东部。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地质条件也变得复杂,管道
运输要历经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从隔壁、高山、河流湖泊再到平原,再加上南
北差异的自然气候等因素,容易使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管道出现腐蚀或是外力破
坏的现象,影响原油运输的效率,同时给周围环境和居民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不仅如此,由于原油的成分比较复杂,在压力驱动的条件下,管道自身的材质也
会给长输管道运输造成一定的威胁,管道扛腐蚀能力以及自身的强度都有待加强。
管道投产初期阶段,由于前期施工建设、管道设计、材料的选型以及配套设备的
运行都出现的问题都会造成管道运输的故障发生概率提高,因此加强原油长输管
道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4油气田管道完整性管理发展费
近年来,我国数字化油田建设已取得卓越成效,各类大中型石油企业在油田
数字化建设方面积累大量经验,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多重
技术措施的融合使用,也为油田数字化平台发展提供更有利的基础空间,油田信
息集成度更高,数据实时采集、实时传输、实时处理与实时应用,集成化功能服
务机制正在逐步成型,而这一过程也同样促进数字化技术体系的成长与进步,油
田整体管理效率以及管理质量得到改善,油田生产经营成本大幅降低。
如今,油
田数字化建设已成为油田企业的必然发展趋势,若企业不能及时改变管理思维,
不能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则其市场核心竞争力将快速丧失,自身的改革工
作也将陷入困境,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实际生存空间与生存
潜力。
油田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型工程,相关技术人员应在平台使用
阶段持续开展优化工作,不断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企业管理能力以及生产服务集
成能力。
数字化油田建设已得到众多油田企业的认可,企业同样看到数字化改造
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数字化油田技术升级亦可看作是企业内部的“民生工程”,工作人员的管理作业压力大幅下滑,工作强度降低,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进一步放大员工的幸福感与归属感,配合使用更有效的激励机制,员工的幸福指
数也在不断攀升之中。
结束语
我们应当认识到油田数字化建设的落实的的确确为油田企业工作效率带来了
不竭的动力和促进作用,确保油田企业以高质量稳定的态势进行发展,企业经济
效益获得显著成绩,进而对我国整体经济建设都带来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但是在
此基础之上油田数字化建设内部还有许许多多的弊端和不足需要我们进行及时的
响应和解决,以此避免不必要的效率浪费。
此外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相关数
字技术信息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以5G技术、北斗系统等为代表的新型数字技术逐渐走近人们的视野成为一股全新的技术推动力量,这就需要我们紧抓时代命脉,积极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全新一轮的挑战,实现企业的又一次升级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硬实力,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都能够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邵克拉,陈涛,李远朋,哈丽旦木·托呼提买提.基于RBI技术的油气田工程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J].科技通报,2021,37(02):81-85.
[2]张卫朋,唐金娟,鲜俊,许江铭,史贵民.油气田管道和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与QHSE管理体系整合探讨[J].安全,2020,41(07):75-80.
[3]付勇,陈宏健,李冰,付军,朱世豪.浅谈油气田管道完整性管理做法[J].石油规划设计,2019,30(03):1-3+6+50.
[4]汤林,付勇,徐英俊,张维智.油气田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进展及展望[J].石油规划设计,2019,30(02):1-4+48.
[5]汤林,付勇.油气田管道完整性管理研究与实践[J].油气田地面工
程,2018,37(12):1-5.
作者简介:冯艳,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第三作业区中五集输班,集输特级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