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三上第一单元 天朝的危机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1843年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这一史料可以说明()
A. 中美两国可以平等贸易
B. 清政府力图维护国家权益
C. 中国关税自主权遭破坏
D. 清政府拒绝修约有合理性
【答案】D
【解析】根据“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两国派员公平酌办意味着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即不需要修约以上史料说明清政府拒绝修约有合理性 D正确
《五口通商章程》是中英之间签署的排除A
题干无法判定清政府力图维护国家权益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口通商章程》损害了国家主权排除B
《南京条约》中中英协定关税标志中国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排除C
故选D
2.《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之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 这一规定()
A. 破坏了近代中国司法上权
B. 造成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 便利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D. 导致了洋货倾销中国内地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南京条约》中关税规定为英国对中国倾销商品创造条件故C 项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关税问题没有涉及司法问题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自然经济的解体问题故B项错误
鸦片战争后洋货倾销中国是在东南沿海故D项错误
故选C
3.洪秀全在起义初期曾编了一个故事说上帝曾在他面前召见过孔丘说孔丘写的书尽是错误现在社会中之所以有这么多问题就是因为孔丘把人教坏了于是上帝谴谪并暴打了孔丘这个故事
A. 摧毁了民间的基本信仰
B. 破坏了孔子形象的神圣性
C. 确立了太平天国的政纲
D. 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洪秀全编造“上帝谴谪并暴打了孔丘”故事破坏孔子形象的神圣性是为了宣传“拜上帝教” 发动组织群
众进行反清斗争故B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摧毁了民间的基本信仰” 故A项错误
太平天国的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故C项错误
这个故事无法动摇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故D项错误
4.关于鸦片战争的原因近现代西方学者有种种解释
费正清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不具名专家英国“坚决捍卫道德扩大经济利益争取外交平等”
贺瑟·柏露·马士鸦片战争乃文化冲突的必然结果
哈利·盖尔伯英国坚对那些腐朽透顶、却又高高在上而又狂妄无知的中国这些解释()
A. 致力于掩盖列强殖民侵略的本质
B. 从不同侧面解释了战争爆发原因
C. 带有显著的“西方中心论”色彩
D. 极力掩盖英国侵略者的战争责任
【答案】C
【解析】略
5.鸦片战争开战前林则徐主张要先礼后兵想给英国皇帝写信但得知英国皇帝是个女王后放弃了这个念头认为女人当政不足为惧这种情况()
A. 源于自然经济下的盲目自大
B. 延误了中国向西方的学习
C. 导致了鸦片战争最终的失败
D. 是中国士大夫愚昧的表现
【答案】A
【解析】
6.有史学家在评价某一事件时说“……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你认为史学家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A
【解析】题干中“改朝”指的是改朝换代“换制”指的是改变政治制度 B、C、D三项都要变革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太平天国运动是要推翻清朝统治建立的农民政权也没有改变当时的政治制度符合题意故选A
7.1839年林则徐强令收缴鸦片遭英商抵制英国商务监督义律却以女王的名义命令所有的烟商交出鸦片由义律转交并许诺“女王将以某种形式和原则做出补偿” 义律此举旨在()
A. 便于英商日后索赔
B. 维护两国地位对等
C. 故意拖延鸦片收缴
D. 挑起两国贸易争端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林则徐禁烟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是正当合理的行为中国对国
内非法贸易具有管辖权而义律作为代表英国的商业监督却从中操作使林则徐的交涉对
象由英国鸦片商人变为了英国政府使得矛盾扩大化为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找到了
借口由此可知义律此举的目的是挑起两国的商贸纠纷 D项正确
AC不是义律此举的目的排除
义律此举的目的是挑起中英两国的矛盾并非维护中英地位的对等排除B
故选D
8.江苏巡抚李鸿章对苏州闻门外所建题为“民不能忘”的汉白玉牌坊耿耿于怀责问“闻门
外白石牌坊何以建于伪忠王耶?”他得到的答复是牌坊为担任乡官者所捐建建牌坊乃
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减粮”政策这使他深受刺激李鸿章主政期间苏州等地终于成功减赋
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 确实推行了《天朝田亩制度》
B. 推行的政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C. 对清末地方治理起到助推作用
D. 重视摧毁过时的地方经济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苏州等地终于成功减赋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末地方治理起
到协助作用故C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得到实行排除A项
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过时”的描述错误排除D项
故选C
9.李鸿章认为“各口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兴办船政无事可以运官
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以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由此可见轮船招商局()
A. 阻止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B. 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C. 兼有军事与民用的功能
D. 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可知轮船招商局兼具军
用和民用的功能 C项符合题意
A项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洋务派是地主阶级 B项说法错误排除
不能说是轮船招商局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轮船招商局只是诱导原因之一排除D

故选C
10.李秀成在1862年1月发出通告说“在上海贸易之洋商各宜自爱两不相扰自谕之后
倘不遵我王化而转助逆为恶相与我师抗敌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该通告表明当时
()
A.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中国社会矛盾
B. 外国侵略者已撕下中立的伪装
C. 太平天国反对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D. 清政府借师助剿引起人民不满
【答案】C
【解析】根据“在上海贸易之洋商各宜自爱两不相扰”“倘不遵我王化而转助逆为恶相与我师抗敌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可见太平天国反对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C正确
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材料信息与“外国侵略者已撕下中立的伪装”“清政府借师助剿引起人民不满”无关排除BD
故选C
11.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信、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 其倡导者的思想极其守旧
B. 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C. 其尝试完全排斥西方文化
D. 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肤浅的现代化尝试”“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信、开矿和轻工业”“没有开展任何伤效西方制度……的尝试”可知“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其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 A项排除
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项正确
“完全排斥”说法错误 C项排除
洋务运动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未涉及政治制度层面 D项排除
故选B
12.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叹道“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和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也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印度之上” 英国人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 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和特权不足
B. 中国传统经济状态的影响
C. 鸦片走私掠走中国的白银限制中国消费能力
D. 英国商品不适合中国消费习惯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人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和特权不足英国商品依然没有打开中国市场 A项正确
BCD项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故选A
13.有人认为“同为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
这主要因为()
A. 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
B. 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C. 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 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B
【解析】政治现代化指的是民主化太平天国运动持续十四年辗转大半个中国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有利于政治民主化故B项正确
A项说法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A
二者都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故排除C
《资政新篇》没有实施故排除D
故选B
14.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写道“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固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下列行动符合其思想主张的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兴办汉阳铁厂
C. 筹建北洋水师
D. 设立发昌机器厂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洋务派举办民用工业的主张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军事工业故A项错误
汉阳铁厂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故B项正确
筹建北洋水师属于军事方面的举措故C项错误
发昌机器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故D项错误
故选B
15.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
①数量增多
②开始深入内地
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
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首先联系教材所学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有北起辽宁营口南到海南岛的琼州沿长江深入到湖北的汉口共增开10处通商口岸由此可得出其特点数量增多开始深入内地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①②④正确第③小项表述
不准确鸦片战争时开放的通商口岸只在东南沿海而不应笼统的表达为东部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口岸深入到了九江、汉口但不能笼统的表述为西部
16.“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鹜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A. 清政府愚昧无知破坏西方先进技术
B. 洋务派出于国防考虑要求架设电报
C. 清政府开始认识到办洋务制洋兵的重要性
D. 西方有线电报技术的最大优点是便利快捷
【答案】B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破坏西方先进技术 A错误
材料中西国因为有线电报和火车使军事优势明显而清在台湾之役中因没有西人先进技术而行动迟缓故要求学习西方技术结合所学得出此技术为有线电报 B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开始 C错误
材料的主旨不在说明有线电报的优点 D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7.(1)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怎么样的主张?
17.(2)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
17.(3)材料三对比材料一李鸿章思想有无变化?对李鸿章的行动进行评价
【答案】李鸿章提出学习西方重在学“器”、学技郑观应提出学习西方重在学习制度【解析】”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提出学习西方重在学“器”、学技”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郑观应提出学习西方重在学习制度
【答案】对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进行了批评郑观应的“此其体也”就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解析】”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对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进行了批评郑观应的“此其体也”就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答案】没有变化开始举办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但是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第一小问”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之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等“表明李鸿章的思想没有变化开始举办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但是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8.(1)材料表述的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18.(2)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两个
18.(3)这场运动的目的有没有达到?请你举例说明此结果
【答案】(1)洋务运动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强兵富国以挽救清朝的统治
【解析】
【答案】(2)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写出其中两个即
可)
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写出其中两个即可)【解析】
【答案】(3)没有洋务运动之后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再次失败所以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