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病原微生物入侵机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昆虫疾病流行学》 ,JomesF·Fuxa,Yoshinori Tanada主编,王丽英 翻译,吕鸿声审校,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韩宝瑜,论昆虫病原物的致病特点及其在茶虫防治中的应用 [3]刘艳梅,张宗舟, 杨航宇。昆虫病原真菌的种类和致病机理,天水师
范学院学报,2009 年第29 卷第2 期 [4] 蒲蛰龙.昆虫病理学[MJ.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 85—216. [5]张文飞,苏云金芽抱杆菌杀虫成分的多样性及其杀虫机理,海南省热带农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4
孢子附着寄主表皮孢子萌发穿透表皮寄主死亡毒素产生菌丝在血腔内生长菌丝穿出表皮产生孢子侵染单位的扩散菌丝侵入寄主的所有器官附着包形成提供机械压力和分解体壁的降解酶水解酶分解寄主外壳几丁质酶蛋白酶酯酶大多是通过抑制血细胞的扩散降低粒细胞的数目和浆细胞的循环削弱寄主的细胞免疫昆虫病毒的致病机理27昆虫病毒entomopathogenicvirus经口进入消化道后被碱性中肠液溶解去包涵体释放出病毒粒子侵染中肠上皮脂肪体等部位再侵入血腔及其它组织
孢子附着 寄主表皮
孢子 萌发
穿透 表皮
菌丝在血 腔内生长
菌丝穿 出表皮
产生 孢子
菌丝侵入 寄主的 所有器官
散
大多是通过抑制血细胞 的扩散,降低粒细胞的 数目和浆细胞的循环削
弱寄主的细胞免疫
昆虫病毒的致病机理[2,7]:
昆虫病毒(entomopathogenic virus)经口
了解侵入途径的意义
意义
由于病原侵入途径的不同,在利用微生物 防治害虫时,必须创造有利于侵入的条件。 如细菌和病毒制剂要均匀地撒布在被保护 的植株上,增加口服的机会,而由表皮侵 入的真菌制剂则须尽可能创造孢子和虫体 接触的条件。
昆虫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体壁侵染)[2-3,7]:
昆虫病原真菌主附力要着和是包分从形解成体昆(壁虫提的体供降机解壁械酶或压)气门、伤口侵入虫体。从孢 子萌发开始侵染水到解菌酶体分解重寄新主在外壳虫(体几上产生孢子的过程,一般分 10个阶段: 丁质酶、蛋白酶、酯酶)
昆虫病原微生物入侵机制
1. 昆虫病原微生物侵染途径 2. 几类昆虫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机制 3. 参考文献
昆虫病原微生物侵染途径
由口部经消化道侵入:在 自然条件下,昆虫病原经 口进入虫体是最普遍的。 如大多数细菌、病毒和原 生动物以及立克次体、线 虫和某些真菌。
由体壁或气孔侵入:如 大多数真菌和某些线虫, 可从昆虫体壁或气孔直 接侵入。
3、结构域Ⅲ(DomainⅢ ,DⅢ)-----肽链C端
δ-内毒素作用的环节: a.溶解 b.酶解活化 c.与受体结合 d.插入 e.空洞或离子通道形成
/view/4f130a9b51e79b8968022662.html
Bt的cry毒素作用机理 (whalon and wingerd,2003) Mechanism of Bt Protein toxicity (Whalon and wingerd,2003)[10]
昆虫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途径因病原种类 不同而不同,主要有以上两种途径[1]
/view/4f1 30a9b51e79b8968022662.html
/view/4f130a9b51e 79b8968022662.html
进入消化道后被碱性中肠液溶解去包涵体, 释放出病毒粒子侵染中肠上皮、 脂肪体等 部位,再侵入血腔及其它组织。病毒粒子利 用昆虫体内的蛋白等营养成分合成自我,从 而瓦解昆虫机体达到防虫的目的[]。
/view/4f1 30a9b51e79b8968022662.html
昆虫病原细菌-苏芸金芽孢杆菌的致病机理[4-9]:
Bt最主要的杀虫活性物质是杀虫晶体蛋白 (Insectcidalcrystalproteins,ICPs)也称δ-内毒素
完整的毒性肽一般有三个结构域[2]: 1、结构域Ⅰ(DomainⅠ ,DⅠ)-----肽链N端
2、结构域Ⅱ(DomainⅡ ,DⅡ)-----肽链中间
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3):393—397. [9]李怡萍,吴孔明等人,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机理及害虫对其抗性机制的
研究进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9月第38卷 第9 期
[10]Whalon,M.E.andB.A.Wingerd.Bt:modeofaetionanduse.Areh.Insect Bioehem.Physiol,2003,54:200-211.
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 [6]崔金杰,李国清。Cry 毒素毒杀昆虫中肠细胞的机制: 穿孔细胞膜还是
启动细胞死亡信号途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33 ( 5) : 12 -16 [7]王晓容。昆虫中肠生理与病理研究进展,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
报.13(1):58~68,2000 [8]张怀江,李长友,程林友,等.苏云金杆菌8一内毒素作用机制及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