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抚顺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1)
一、选择题
1.用相同质量的铝、铁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2.7×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铜=8.9×103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铝球和铁球定是空心的
B.铝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
C.铁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
D.铝球、铁球和铜球可能都是实心的
2.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框内放人乙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
A.甲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乙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C.甲是凸透镜,可用于娇正远视眼
D.乙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3.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A.
B.
C.
D.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 cm B.10 cm C.15 cm D.18 cm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手在屏幕上开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6.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雾凇的形成
B.河水成冰
C.樟脑丸逐渐变小
D.露珠的形成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②“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③医生用“B超”观察身体是否有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④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⑤南城县城区2019年元月起实施“禁鞭令”,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⑥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A.2个B.3个C.4个D.5个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B.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
C.“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10.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材料的密度
A.比实物密度大 B.比实物密度小 C.与实物密度相等 D.与实物密度相近
二、填空题
11.量筒内装有 600ml 的盐水,密度 1.1g/cm3,由于蒸发,一段时间后,从量筒刻度上发现还剩 500ml 盐水,则剩余盐水密度是______g/cm3
12.放大镜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工具,用手摸一摸镜面,会发现它是一种_____(填“中间厚边缘薄”或“中间薄边缘厚”)的镜子;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适当地将放大镜_____(填“靠近”或“远离”)被观察的物体,同时调整头部位置,可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象。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如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2℃左右.考虑到混合液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2)对我们无锡地区的汽车来说,宜选防冻液含量为 _____ %的混合液;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宜选防冻液含量为 ______%的混合液;
(3)长时间使用后,因为 ______(选填“水”或“防冻液”或“混合液”)的蒸发会导致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将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14.2017年5月5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C919首飞时,由于发动机的振动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_____传人人耳的。

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愈发激动,随着声音的_____(选填“响度”或“颏率”)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十年心血,终于破茧成蝶,现场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C919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专家们都戴有耳塞或耳罩,这是_____(填控制噪声的方法)。

15.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湖面飞行,白鹭距水面6m高。

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已知湖里水的深度为5m,倒影距水面__________m。

16.如图,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45º角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到O点的_____(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则折射角将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水位上升的速度为v,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速度_____v(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计算题
17.判断一个铝球是否是实心的,他们对铝球进行了测量,实验数据如下:(ρ铝=2.7×103kg/m3)求:
(2)若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水的质量是多大?
18.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头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

求:
(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四、实验题
19.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_____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处;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石块应放在天平的_____托盘内。

当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g。

(3)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为_____cm3,由此可算得石块的密度为
_____kg/m3。

2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实验操作规范。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实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_____(选填“上”或“下”)适当调节,才能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成像原理与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则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____(选填“大”或“小”)些。

(3)小明近日发现自己看不清黑板,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患上了近视,成像示意图为_____(选填“乙”或“丙”)图,近视眼可以使用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

21.如图小海同学用硬纸板、激光笔和平面镜探究光反射的规律,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实验过程中发现∠r总是_____∠i(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图乙所示,把硬纸板沿ON轴向里折进一定角度,这时在纸板的ONF半面内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22.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时:
(1)图乙中有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选填“A”、“B”或“C”);
(2)图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可以读出水的沸点为______℃,水在沸腾的过程中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2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磊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上表所列各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找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则表中所缺数据为:
_____cm_____mm2。

24.小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量小车从木板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如图中位置)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阳需要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选填:“AC”或“BC”)的长度;
(3)若将垫在长木板下的木块向木板的左端稍移动一小段距离后,长木板的倾斜程度发生了变化,则小车沿长木板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的平均速度将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12
12.中间厚边缘薄远离
13.先降低再升高 30 40 水升高
14.空气响度乐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5.静止 6
16.左不变小于
三、计算题
17.(1)该铝球是空心;(2)5cm3;(3)5g。

18.(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72.5m;
(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4.5m/s.
四、实验题
19.水平右左 56.4 20 2.82×103
20.同一高度;下;照相机;右;大;乙;凹透镜21.减小等于不能
22.B 98 需要
23.AB CE 80 1.02
24.v=s/t BC 变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