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医院统计信息化建设24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加强医院统计信息化建设2400字
R19 A 1672-3783(2011)12-0333-01
毕业
医院卫生统计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信息是领导评价、总结工作、研究问题、制定政策和计划的重要依据,是管理、监测各项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卫生信息的需求。

全面提高卫生统计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卫生统计信息的整体功能,已成为卫生事业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现代医院的管理特征是以信息支持为前提,而统计信息恰恰能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第一手资料,是领导者进行决策的基础和指导工作、实施有效控制的保证。

通过对诸多统计信息的分析来确定和调整医院的发展计划,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以及通过对不同病种的转归结果等的分类检索及系统分析可发现一些带有集中趋势的医疗需求以及一些诊疗方面的薄弱环节。

从而根据实际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医院技术结构的改造,根据自身优势积极建设重点专科,确定新的服务项目,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

目前统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现行的统计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制度方法、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制约着信息技术的应用。

按专业设置统计机构的职能,分专业设计和实施统计制度,应用软件由各专业分头开发,固化了专业分割,加重了基层负担,影响了信息生产过程的整合和资源共享。

各专业重复开发功能相似的应用系统和数据库,造成了不应有的浪费。

统计信息资源分散管理,垄断、封锁,制约了信息共享。

2 由于专业人员的计算机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技术和统计工作发展的要求。

统计专业人员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专业人员计算机水平还仅停留在开机、录表、关机的水平上;有些人虽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但明显有一种满足与依赖思想;有的专业人员习惯于现有的工作方式,对信息化建设可能带来的工作模式的变化,思想上存有顾虑和抵触心理。

这些情况都远远不能适应统计工作的需要,影响了统计信息化建设整体效能的发挥。

3 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存在滞后性的掣肘性,使得统计信息化拉动力不足。

国家、省、市、县“四级”已经实现网络联通,形成了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收集、传输、处理、储存和发布统计资料的网络环境和硬件条件。

但是,由于受现行的统计制度方法的制约,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受到许多局限。

如推行网上直报工作,编制网上直报系统要求以行业为单位,但直报的推行却是以科室为单位,报表的报送也是以专业为单位,没有把行业的网上直报作为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通盘考虑、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之中,影响了网上直报的整体推进速度,增加了今后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的难度。

当前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迅猛的发展,将对统计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储存和发布带来革命性变化,也必将促进统计体制和统计制度方法的革命。

但是,从目前来看,统计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表现在统计设计管理、统计调查方式、统计服务方式等方面还没有适应统计信息化的变革。

医院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解决上述矛盾与问题,必须通过对制度方法的改革来主动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要求,通过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制度方法的改革。

换言之,以统计信息化推动统计现代化,以统计现代化促进信息化。

要加大对统计信息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是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职能作用,为决策者提供准确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指导依据。

在财力、物力、人力上,向
统计信息化建设倾斜,并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和运作保障。

建立一支稳定而精通业务的统计队伍,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找准工作亮点。

这里要注意防止两方面的倾向。

一方面不能找一些忽视统计工作特点,不符合统计工作实际的大而空、不可行的亮点。

另一方面,要避免满足于工作小步迈进,不愿创造条件,或在有条件发展时,畏首畏尾,不敢突破,找不出、形不成工作亮点,丧失统计信息化发展的机遇。

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统计信息化建设,从八十年代的微机应用起步,至今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省、市、县(区)的统计部门已建立了信息内网网站,已构成了统计信息网络的基本框架。

网络数据传输已成为统计部门信息交换的主要方式,基本实现了统计系统内的信息共享,但发展不够平衡。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统计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硬件设备的投资力度,其它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统计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同时为提高统计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网络技术水平,不断加大了培训力度,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培训和技能学习,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业务、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统计信息化的实施提供了人才基础。

总体上讲,统计信息化建设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加大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力度,规范基本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准,为建立宏观经济数据库奠定基础。

对历史统计数据和现有统计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宏观经济数据库,为利用计算机及网络采集、储存、处理、查询和发布数据打下基础。

全力推进行业网上直报工作,通过网上直报促进行业信息化和统计基础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应用的加速普及,计算机联网成为必然趋势,行业现代管理技术广泛采用网络技术。

统计系统应抓住这有利时机,把网上直报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突破口,不遗余力地抓下去。

合理构建医院统计网络信息平台。

未来医院统计工作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统计人员有更高的素质,统计数据上报的时效性和卫生信息系统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实现卫生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刘海云.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08卷02期
[2]田银华.李春花.中国医院统计2010年17卷0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