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等文件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依据。
评价内容包括出勤情况、研究态度、团结协作和遵规守纪四个方面。
出勤情况是评价的第一个方面,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按时到校、上下课、参加各种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请假。
评价方式是根据旷课或迟到的次数来划分等级,无旷课或迟到少于2次为A,旷课1次或迟到2-3次为B,旷课2次
或迟到4-5次为C,旷课3次以上或迟到6次以上为D。
研究态度是评价的第二个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日常操行和研究动机。
评价方式是根据研究成绩评价班级等级率,各级部前50%班级得A率不得超过80%,中间30%得A
率不得超过70%,最后20%班级A率不得超过65%。
班级内
评价的方式为小组互评、班级自主管理团队评价、导师评价和首导评价各占25%。
同时也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有效的研究策略,能够独立思考,评价项目包括课堂、自时对待研究的态度,学案完成情况,典题本整理情况,对待考试的态度和研究效果。
团结协作是评价的第三个方面,主要考察学生是否为人友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睦相处,有团队意识,有集体荣誉感,主动协同他人搞好各项事务。
评价方式包括小组互评、宿舍互评、班委评价各占30%、30%、40%。
评级内容包括各种集体活动参加情况,小组内是否服从小组长安排,宿舍内是否认真完成值日,自主管理团队内是否认真履行职责,服从管理。
遵规守纪是评价的第四个方面,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具有法律和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规则,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
评价方式是根据常规成绩评价班级等级率,各级部前50%班级得A率不得超过70%,得B率不得超过20%;中
间30%得A率不得超过60%,得B率不得超过30%;最后20%班级得A率不得超过55%,得B率不得超过35%。
各班级根
据班级评价委员会及纪检部对班级成员进行评价,个人有参与打架、围观、聚堆等违规行为的将被否决。
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细则是基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小学生守则》等文件制定的。
评价内容包括出勤情况、研究态度、团结协作和遵规守纪四个方面。
评价方
式根据不同方面的具体情况制定,例如出勤情况根据旷课或迟到的次数划分等级,研究态度根据研究成绩评价班级等级率。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惯,提高综合素质。
次数、过程、成效。
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规定来评价学生的表现。
学生参加非正常集体活动一次,个人守则有重大违纪两次及以上,宿舍内影响他人休息5次及以上,教室内影响他人研究4次及以上,不服从导师管理一次为D等级。
宿舍内影响他人休息2-4次,教室内影响他人研究2-3次为C等级,宿舍内影响他人休息1次,教室内影响他人研究1次为B等级。
个人有1次及以上违反家庭公约及宿舍公约为B等级,个人有2-4次违反家庭公约及宿舍公约或宿舍公约为C等级,携带手机不上交的,个人有5次及以上违反家庭公约宿舍公约,在首导处有保证第二次违纪、考试作弊的为D等级,其他为A等级。
评价根据学校成长中心和班级自查结果进行。
衣着得体,不化妆,不烫发染发、不带首饰,穿校服,尊敬师长,文明交往、宿舍教室卫生区卫生违反2次和2次以内为A;每增加两次降低一个等级。
依据学期晋级评价分数,各级部前50%班级得A率不得超过70%,得B率不得超
过20%;中间30%得A率不得超过60%,得B率不得超过30%;最后20%班级得A率不得超过55%,得B率不得超过35%。
各班级根据班级评价委员会及纪检部对班级成员进行评价。
典型事例的描述中体现优秀团员荣誉称号、组织参加的党团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活动内容及成效(本学期获得优秀团员称号者加入评价)。
学校还制定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纲要》等规定,要求学生言行一致,知错就改,信守承诺,拒绝欺骗,仪表端正,举止得体,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礼貌待人,遵守社会公德。
此外,学生还要勇于承担责任,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党团活动,引领组织社团,争做社团活动领袖,积极参加社团组织各种活动,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
典型事例中描述参加的社团、在社团中的职务、参加社团的次数、过程和成效,参加的公益活动内容、地点、持续时间或次数、过程、成效,参加的志愿者服务续时间不少于半天,实效性强。
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同时,参加团队活动,锻炼自身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选择课程时,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兴趣特长和研究潜能,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内容,并丰富和拓展知识领域。
同
时,重视参与研究过程,对研究过程进行记录与评价,每学期必须完成国家课程要求内容,测试合格后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若测试不合格,则不能获得学分。
除了完成国家课程要求内容外,每学期还需选择至少一门校本课程,并修满规定的学时数且成绩合格。
同时,每个人还应根据生活研究区域情况自觉主动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至少每次不少于半天。
参加研究性研究,制定研究性研究方案,有质量较高的研究性成果,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身心健康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学校会对学生身体指标进行检测体质,并记录结果。
同时,每个人也应该养成主动锻炼身体的惯,改善和提高身体机能。
身高、体重、肺活量、身体运动能力、视力状况等应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最后,磨练自身的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也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有体育特长并经体育老师审核认证的,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同时,参加团队活动,锻炼自身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有效管理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约束言行、控制极端情绪、抵御挫折和寻求解决方法是高中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请描述你在高中阶段面对困难或挫折时的情况,并简要说明你是如何应对的。
参与社会实践是了解社会、锻炼自己、规划未来的重要途径。
每学年至少参与一周的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勤工助学、义工、学子企业行、社区服务等形式,并记录实践形式、内容、时间、承担任务和成果等。
提升个人艺术素养、发展特长、挖掘潜能,为参加社团、持续时间和未来的幸福打下基础。
每学期参与1-3个艺术项目,取得校级及以上的主要成果和荣誉,并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和审美表现能力。
以上内容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
修订)》、《学校艺术教育工程规程》、《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等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