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 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 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 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最后赞成谁的看法?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建立皇帝制度:
2、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3、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废分封,置郡县 4、建立选拔和考察官吏制度
5、制定《秦律》
特点:严苛、轻罪重刑
8、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 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律的颁行 说明秦朝是一个 法制国家 C中央机构职责 明确,并设置 监察官员 D秦朝开始在全 国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9、秦朝郡县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 度,其主要依据在于 A、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B、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C、郡县官吏与皇帝结成君臣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根本原因 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
确保政权的稳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政治:商鞅变法使秦强大并统一六国;
3、思想文化:法家思想成为秦的治国指导思想。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建立皇帝制度:
“皇帝”这一称号,始创于秦始皇。 特点:权力高度集中 “功过五帝,地广三王” 表现1:皇权至上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表现2:皇位世袭
D
10、秦朝“废分封,设郡县”的主要目的在于 A、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C、巩固刚刚统一的封建国家 D、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 权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 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 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两个概念:
1、专制主义: 就皇帝和中央政权而言,即皇权至上、 皇帝独裁; 2、中央集权: 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 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背景(原因): 1、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
C
C
6.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和夏商周的 “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D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表现 7.下列关于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B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②废分封、 立郡县是秦朝二世灭亡的重要原因③郡县制 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④废分封、立郡县 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①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按地 域划分的; 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 ③诸侯国拥有很强的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 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 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千秋功过,你我评说:
明朝思想家李贽:“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 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3、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废分封,置郡县
秦朝廷的一场辩论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
王绾
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李斯
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 (cho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 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 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 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 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2、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皇帝 三公 御史 大夫
丞 相
太 尉
监察百官 百官 之首 九卿 全国 政务
军务
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又互相牵 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 军国大权完全操控在皇帝一人手中。
功绩:①结束长期的战乱纷争
统一中国②建立一套完备的中 央集权制影响中国2000多年③ 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过错:①修皇陵建阿房宫滥用
民力②焚书坑儒钳制文化③法 律严苛导致农民起义
结论:功大于过
1.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2.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 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积极:
①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②经济: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有利于封建文化的繁荣; ④民族: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对外交流。
消极:
①政治:容易造成暴政和政治腐败; ②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发展; ③思想:文化专制主义阻碍社会进步。
思考: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
4、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西周正式分封的 是 A.晋国 B.卫国 C.赵国 D.燕国 5、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转变 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 反映了 A、周天子完全失去了控制诸侯的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