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
作者:杨化铭曹延忠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第09期
芦笋学名石刁柏,是百合科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通常以人工培植后采收的嫩茎为食,无公害芦笋是一种出口创汇的外销型蔬菜,无公害芦笋栽培一年,可采收15-30年,一般亩产鲜笋220公斤左右,第三年以后,采收量逐年增加,平均亩产600公斤左右。

第四年以后,一般亩产鲜笋1000~1500公斤,每公顷效益4~5万元,是大豆效益的15倍左右。

一、执行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二、质量控制措施
为保证芦笋生产符合无公害芦笋产品质量的要求,产地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规定。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不与百合科作物连作。

在芦笋的生产上应加大管理力度,生产资料化肥、农药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产品生产规程标准化肥NY/T496使用准则,农药GB4285使用准则,应用先进实用的技术,控制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做到对症下药,适期用药;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农药应交替使用;科学施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人畜粪肥应经过无害化处理,作基肥,确保无公害产品质量信誉。

三、生产技术
1、育苗播种
选用抗病、优质、高产的UC157、UC800等品种做为主栽品种。

种子处理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消毒2h,种子冲洗后在25~28℃水中浸泡36小时,中途冲洗1~2次,种子吸涨后于25~28℃条件下保温催芽,每天用清水洗1~2次,种子20%~30%露白后即可播种。

采用露地扣小棚育苗,播种时间在4月25日左右,苗床规格为1.2m×20m,床间步行道宽40cm。

播种头一天苗床要浇足底水,播种时先开沟,再播种,种子单粒点播,覆土厚度为
1cm。

播种后要充足浇水,苗期土质相对温度宜保持在60%~70%,出苗后可适量施用速效氮肥提苗,防止烧苗,应勤拔除苗床杂草,注意防治病虫害。

2、整地
起垅前种植地应深耕整平,定植垄的规格,垄宽130cm,垄高40cm,垄南北方向为宜,种植沟整成中间高两边洼的小拱形,移栽前浇水沉实,以备定苗。

3、移栽
播种后60d~75天,当苗长至20cm~25cm,3~5个分叉即可带土移栽,早春扣小棚育苗,在6月末~7月初移栽,露地直播育苗,第二年早春5月初移栽。

栽植密度为行距130 cm,株距25~30 cm,每667平方米用苗1700株~2000株。

移栽方法是移栽前将苗按大小分级,壮苗和弱苗分开带土移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栽植深度5cm~15cm,移栽后浇水沉实沟面。

4、田间管理
(1)留母茎:根据不同采收方式、笋龄、时期和根盘大小适量留母茎,一般每株留母茎3支~5支,田间植株要适时摘心,以防倒伏。

(2)培垄:每年秋季采收后,视芦笋长势情况培土,垄土应下宽上窄。

(3)中耕除草:结合追肥中耕除草,保持土质疏松,中耕时应避免伤及地下嫩茎及根系。

(4)整枝田园:留母茎前,采笋期间及冬季地上部枯萎后应及时将病枯枝及残茬拔掉,并带离芦笋地集中烧毁。

(5)水分管理:浇水应根据作物生育期,降雨、土质、地下水位、空气和土壤湿度状况而定。

幼苗移栽后及时浇水,幼苗期根浅,带水量小,浇水应遵循“少浇勤浇”的原则,土壤相对温度宜在60%左右。

采笋期留茎时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左右,留母茎采笋时土壤相对湿度宜在70%左右,留母茎采收时,土壤相对湿度宜在60%左右。

休眠期植株停止采收后浇一次透水,培土高10cm、宽40cm。

(6)施肥:施肥原则要按NY/T496执行。

不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

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经达到无公害化指标、重金属超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

施肥方法是第一年定植时,每667平方米在种植沟内施无害化达标腐熟农家肥3000~5000千克、磷酸二胺10千克左右作基肥。

追肥根据土壤肥力、生育时期和生长状况而定,苗期注意平衡施肥,采笋期不可使用速效氮肥。

以后每年冬季采笋结束后,应及时追施基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4000千克和磷酸二胺10千克左右。

(7)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一是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优良杂交一代品种;因地制宜,避雨栽培,留茎换茎;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残茬;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加强中耕除草,合理施肥,降低病虫源数量,培育无病虫害壮苗。

二是物理防治:在通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夏季覆盖防虫网并用塑料薄膜盖顶,进行避雨、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利用频振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诱杀害虫,积极保护天敌,采用Bt杀虫可湿粉剂800倍液防治害虫。

三是药剂防治:茎枯病防治在母茎新枝展开前开始,每隔3d~7d施用50%多菌灵粉剂50克/亩喷雾或灌蔸防治2~3次。

防治斜纹夜蛾、菜青虫用2.4%阿维高氰可湿性粉剂1克/亩2000倍~3000倍液喷雾1~2次。

5、采收
根据不同栽培方式适时、适量采收。

芦笋应在出土后至笋头散开前采收。

采收后应阴凉处并在2小时送往加工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