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4781_渤海活塞追求卓越品质、绿色“智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邮箱:************************
刘向前
■本报记者 余春瑜 通讯员 王洪波
日前,《商用汽车新闻》
记者走访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活塞”),了解到其正在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与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要求不谋而合。

从今年开始,渤海活塞就把企业的使命和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修正。

“公司的使命是卓越品质,绿色‘智造’,核心价值观是精研细做,知行合一。

”渤海活塞董事长林风华告诉记者。

这一使命正与中国制造2025的精髓高度吻合。

让记者意外的是,这并非《中国制造2025》公布后公司的应景之作,而是在林风华的带领下,公司领导班子早在去年年底就形成共识的集体智慧,最先提出这一说法的就是林风华。

当时,中国制造2025还未公布。

如果没有对国家战略、国际发展趋势的深刻研判和领悟,要总结出这8个字很难。

事实上,总结中国制造2025的要义和主旨,品质和智造是核心关键词。

而渤海活塞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林风华对两化融合、工业4.0、内燃机工业发展的深入研究和前瞻性判断。

思 变林风华最近给员工讲了3次课,讲的内容都是关于工业4.0,这个德国提出来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异曲同工。

“工业4.0”的概念源于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其初衷是通过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后来上升至国家意志层面,它被视为“确保德国制造的未来”的战略。

而中国制造2025同样是中国政府致力于打造制造强国的战略规划,被誉为中国版的“工业4.0”,它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3个10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

亲历了渤海活塞从小到大并带领企业由大到强的发展历程,林风华对于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结合我们企业自身的发展,我对工业4.0有了越来越深的体会。

在我看来,工业4.0实际上就是做两件事:第一是智能生产,第二是智慧工厂。

”林风华介绍说,德国为了保持制造业领
先,于2011年开始研究工业4.0;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大力推动下,德国于2013年将“工业4.0”项目纳入了《高技术战略2020》的十大未来项目中,计划投入2亿欧元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至此,“工业4.0”被德国联邦政府上升为国家级战略。

这一国家战略,勾画了一幅全新的工业蓝图。

经过长时间的研读,林风华认为,德国工业4.0实现了3个转变,生产由集中向分散转变;产品由大规模趋同生产向规模化定制生产转变;从客户导向向客户全程参与转变。

这3个转变是德国工业升级的关键点。

因此,如何适应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潮流来实施和打造渤海活塞的智能制造、实现智慧工厂、进入工业4.0阶段,是渤海活塞一直在思考的企业发展战略问题。

渤海活塞有基础、有底气。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们就在国内制造业率先推广和应用信息化,可以说,我们早就具备了智慧工厂的基础。

通过多年不断
实施信息化与自动化,我认为我们已经初步达到了工业3.0水平,具备了实施4.0的基础。

”林风华表示。

谋 动卓越品质,绿色“智造”,正是上述思考的体现。

“渤海活塞在实行的战略都是和国家战略、国际趋势相吻合的,所以我们
一直在推进两化融合、智
能工厂的工作。

”林风华认
为,战略不是空洞的,是与时俱进的。

有什么战略就有什么文化,文化又与企业战略和时代脉搏相吻合,渤海活塞的使命是“卓越
品质,绿色‘智造’”。

绿色是指绿色的产品和绿色的工厂;智造,指智慧工厂、智能生产。

核心价值观是“精研细做,知行合一”,精,就是精益;研,是研发、研究;细,精细;知行合一,是明代王阳明的一句话,“知就要行,行的过程中进一步知”。

这两句话是在《中国制造2025》之前就概括
提炼出来的,既超前于国
家的战略,又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是渤海活塞领导班子集体智慧的结晶。

《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到访期间,渤海活塞正与两化融合相关的咨询公司接洽,就下一步公司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如何开展进行业务探讨。

记者也了解到,渤海活塞是工信部2015年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

在智慧工厂方面,渤海活塞也在积极推进。

电子生产看板,不仅可以实时了解生产进度,还可以得知库存状态,而厂房内摆放的智能一体机,则可对整个车间的总体情况一目了然。

产品层面,活塞的二维码管理已经实现,从铝水到毛坯再到产品出厂做到了全程可追溯。

“我们从去年开始一直在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同时也成为山东省两化融合的示范企业。

我们想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高度集成,从而打造智慧化的工厂。

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基础,重大装备我们一直在进行创新和研发,渤海精机(渤海活塞子公司)可自主研发高效、自动化、柔性化的装备和生产线,从而又奠定了实现两化深度融合的硬件基础。

”林风华说。

进而不止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其中一个努力的方向,《中国制造2025》提出,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因此提倡“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

渤海活塞实行近两年的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就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产品层面,以活塞为
主的零部件,客户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产品的设计、研发、验证,客户要求都在提升。

离开信息化,很难实现。

品质上要让用户放心,从研发上与客户保持同步,实施的前提是标准化,借助于设备的自动化,通过信息化嫁接,实现向智能化的转变。

最终目标是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林风华表示。

这一要求对于渤海活塞来说并不遥远。

由于渤海活塞的客户大多是国际知名企业,位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它们实现模式转变,势必从产品设计研发到整个产品需求都会向供应商提出相同的要求,从订单管理、研发设计、生产过程、品质监控全程参与。

如果渤海活塞不具备这个条件,客户就会将其拒之门外。

为了更好地向国际高端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就要应对并适应客户需求的转变,积极实施渤海活塞的智能制造。

实现这些转变,林风华认为,第一要坚持创新驱动,产品要不断升级换代,装备要不断推出适应未来需求的高效、高精装备,创新永远是内生动力。

第二,坚持质量为先道路,将渤海品牌打造成中国知名品牌,未来几年要打造成国际品牌,在客户中树立起良好口碑。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循环经济。

企业制造的产品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升级换代,向客户和社会提供环保节能的产品,在工厂内部,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未来我们提出三句话:依靠高科技,实现高效率,打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卓越品质,绿色‘智造’。

”林风华说。

这是中国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对中国制造2025最好的回应。

渤海活塞追求卓越品质、绿色“智造”
渤海活塞自动化生产线 黄 博 摄践行中国制造2025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