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揪尾巴》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揪尾巴》教案设计
一、活动目标
1. 学习揪尾巴的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发展幼儿的速度、敏捷性和协调性。
3.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1. 教具:尾巴道具、奖品、音乐CD、绳子。
2. 场地: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b. 引导幼儿感受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为游戏做好准备。
2. 教学基本动作(5分钟)
a. 教师向幼儿展示揪尾巴的基本动作,讲解游戏规则。
b.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熟悉游戏流程。
3. 游戏环节(10分钟)
a.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
b. 队长带领队员在规定场地内进行揪尾巴游戏。
c.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4. 放松活动(5分钟)
a.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
b. 引导幼儿分享游戏心得,总结经验。
四、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体育活动。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有关揪尾巴的图片、手工作品等,营造体育氛围。
五、活动注意事项
1. 确保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关注幼儿情绪,适时调整游戏难度,使幼儿充分参与。
3. 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4. 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关注每个幼儿的成长进步。
六、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速度、敏捷性和协调性。
2.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效果。
3. 通过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幼儿对揪尾巴游戏的喜爱程度。
七、教学反思
1. 分析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总结教学亮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3.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体育兴趣。
八、教学计划
1. 下一阶段教学内容:学习其他体育游戏,如“抓人游戏”、“三人两足”等。
2. 教学时间安排:每周一、三、五进行体育活动。
3. 教学目标:提高幼儿的体育素养,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九、家园共育
1. 向家长介绍揪尾巴游戏的意义和教学目标,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体育活动。
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体育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十、活动总结
1. 总结本次活动的成果,如幼儿在速度、敏捷性和协调性方面的进步。
2. 肯定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参与和团队协作精神。
3. 鼓励幼儿继续保持对体育活动的热情,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十一、教学案例分析
1. 案例一:在一次揪尾巴游戏中,一名幼儿因为速度较慢而始终无法成功揪到尾巴。
分析:该幼儿可能需要加强体能训练,提高速度和敏捷性。
2. 案例二:在游戏过程中,一名幼儿总是独自行动,不与其他幼儿合作。
分析:该幼儿可能缺乏团队协作意识,需要引导其学会与他人合作。
十二、教学策略改进
1. 对于体能较弱的幼儿,可以适当降低游戏难度,给予更多鼓励和关爱。
2. 通过团队比赛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
十三、教学活动创新
1. 引入新的体育项目,如武术、篮球等,丰富幼儿的体育经验。
2. 结合季节和节日,设计富有特色的体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十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1. 定期对幼儿进行体育能力测试,了解其在各个方面的进步情况。
2. 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十五、教学总结与展望
1. 总结本学期体育活动的成果,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重点和难点解析
学习揪尾巴的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发展幼儿的速度、敏捷性和协调性。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
教案设计的重点在于:
教学基本动作的学习和练习,让幼儿熟悉游戏流程和基本动作。
游戏环节的实践,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规则,提高速度、敏捷性和协调性。
教学评价和反思,通过观察和反馈了解幼儿的表现,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难点主要体现在:
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遵守,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反复实践。
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协调和速度提升,需要教师的个别指导和鼓励。
家园共育的实施,需要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这个教案设计注重幼儿的实践和体验,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反馈,通过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达到体育活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