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20高一下·界首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
但近来,“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正文、标题频频出现的表达形式,其浮夸的文风对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络语言,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口头禅”。
一款“炫酷”的国产LED电风扇发售,“老外纷纷跪求购买链接”;央行公示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有人却哭晕在厕所”……如果说这样的内容只是△,那么,某国遭遇金融风暴而“跪求中国伸出援手”等内容则纯属△。
部分媒体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在作祟。
修饰文辞,创新表达△,但裁剪素材、哗众取宠,则少了一份真诚,也容易助推谣言肆虐。
当网络流量与广告收益挂钩,“眼球情结”就与“营销心态”结成了同盟,()长此以往,媒体记录历史、传播价值观的责任将无从谈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不一而足言不尽意子虚乌有无可厚非
B . 层出不穷言不尽意海市蜃楼无可非议
C . 不一而足夸大其词海市蜃楼无可非议
D . 层出不穷夸大其词子虚乌有无可厚非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正文、标题中频频出现,其浮夸的文风对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B . “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的文风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C . “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正文、标题频频出现,不少读者对其浮夸的文风感到不适。
D . “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了新形式,不少读者对其浮夸的文风感到
不适。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为了适应“买家”不断变化的口味,新闻信息产品要不断推陈出新
B . 随着“买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新闻信息产品的价格越来越高
C . 一些新闻信息产品就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
D . 新闻媒体早把自身的社会责任抛到九霄云外,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2020·南京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双刃剑”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当然,最吸引眼球的是几次著名的人机对弈。
比如,1997年卡斯帕罗夫输于“深蓝”,2016年阿法狗4∶1胜韩国的李世石。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进行深度学习,甚至极有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比如,尽管美国主流媒体没有想到特朗普会在美国大选中胜出,但是,孟买人工智能创业公司通过2000万个社交媒体数据点分析了社交媒体上的情绪,准确地预测了美国大选的结果。
从诞生以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著名的信息技术咨询公司加特纳预计,到2018年,全球最大的200家企业大多数都会利用智能应用,并使用大数据的完整工具包和分析工具,来优化自身的产品和改善客户体验。
另一咨询公司弗罗斯特预测:2025年之前16%的美国工人将被人工智能系统取代,同时,人工智能可以创造相当于劳动力9%的新工作。
艾瑞咨询预测,中国国内人工智能市场将从2015年的12亿元增至2020年的91亿元。
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其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机器排斥人工”。
比如,目前,高盛三分之一的员工是计算机工程师,而1名计算机工程师可以取代4名交易员。
高盛下一步将使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约146个步骤进行自动化。
在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问题上,目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一派是悲观看法,代表人包括: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特斯拉汽车的创始人伊隆·马斯克等。
霍金曾在英国《卫报》的一个专栏中写道:“工厂自动化已经让众多传统制造业工人失业,人工智能的兴起很有可能会让失业潮波及到中产阶级,最后只给人类留下护理、创造
和监督工作。
”马斯克甚至提出:人类要与机器融合成为“半机械人”,否则将被人工智能淘汰。
然而,另外一派则持有相对乐观的观点。
如盖洛普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AI和机器人肯定可以代替很多人类初级简单的、服务类的工作,但是,人类由此被吸纳到更多新的领域,人类不必担心大量失业!总的来看,大学以上水平受影响最小。
李世石对弈一局,所消耗的机器运行成本达到了3000美元。
而在此期间,人类对手可能只消耗了一碗石锅拌饭。
最迫切的岗位是与人工智能直接相关的。
随着人工智能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争夺战也日益白热化。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合格的研究人员数量仅为30万,缺口却为100万甚至更多。
传统产业升级后会延伸出新的岗位需求。
比如亚马逊已在全球各地的仓库中“雇用”了超过10万台Kiva机器人,大部分执行工作均由其完成。
与此同时,又衍生出数千个新型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机会,亚马逊的人员则更加集中到新的工作岗位上,比如订单配对、货品挑选、消费者行为研究及新品研发。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从日常的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地投入到与美好生活相关的新岗位上去。
10年前,我们对形象设计师、比价员、健康顾问等感觉十分新鲜;今天,我们已经逐步接受了网络主播、红人掌柜、网约车司机;10年后,我们将迎来更多的陌生的职业名称。
综上所述,人类必须端正态度,我们坚信,人工智能必然会推动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浪潮,增加新技术的投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促使全球经济逐步回暖。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带来的总量与结构的影响,但是,我们并不因此而悲观,人类应当更加积极面对,适应新的技术变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日)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孟买公司对美国大选的成功预测说明,人工智能极有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B .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人工智能市场增值也将会有显著增长。
C . 高盛将要使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约146个步骤进行自动化,体现了机器排斥人工。
D . 人工智能的兴起让失业潮波及到中产阶级,最后只给人类留下很少工作。
(2)关于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问题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乐观地看,人工智能对人类就业虽有影响,但总的来看,人类不必担心失业。
B . 使用人工智能所消耗的机器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C . 乐观派认为,人工智能可能替代很多初级简单的工作,但随着产业升级,又会产生新的岗位。
D . 亚马逊衍生出新型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机会,说明人类应积极面对,适应新的技术变革。
(3)人工智能带来工作岗位的增加,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3. (9分) (2019高二上·盐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横渠四句
冯友兰
张载的四句话,我称之为“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说出了人的特点,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这四句中的那四个“为”字的主词,可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哲学。
无论如何,从一般人的观点看,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很费解。
其实,并不费解。
宋朝有一个无名诗人,在客店的墙上题了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这是以孔子为人类的代表。
他应当说:“天若不生人,万古长如夜。
”在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中,如月球,虽然也有山河大地,但没有人了解,没有人赏识,这就是“长如夜”。
自从人类登上月球,它的山河大地被了解,被赏识。
万古的月球,好像开了一盏明灯,这就不是“长如夜”了。
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情况,也是如此。
地球上的山河大地是自然的产物,历史文化则是人的创造。
人在创造历史文化的时候,他就为天地“立心”了。
人所立之“心”,是宇宙“底”(所有格)心,不是宇宙“的”(形容词)心。
第二句是“为生民立命”。
“立命”二字,在儒家经典中,初见于《孟子》。
孟子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尽心上》)儒家所谓“命”,是指人在宇宙间所遭遇的幸或不幸,认为这是人所不能自主的。
信宗教的人,于不能自主之中,要求一个“主”。
信基督教的人遇见不能自决的事,就祷告“上帝”,求他的“主”帮助他决定。
祈祷以后,他自己再作决定。
即使这个决定还是以前的决定,他也认为这是他的“主”替他作的决定。
儒家指出,不需要这个“主”。
人在宇宙间所遇到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所不能控制的。
既然个人不能控制,那就顺其自然,而只做个人所应该做的事。
这就是“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
人的精神境界达到这样的高度,宗教对于他就失去作用了。
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实,真能代替宗教的是哲学。
第三、四句都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事。
对于禽兽,只有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也无所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合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的人,儒家称为“圣人”。
儒家认为,圣人最宜于做社会最高统治者,因为他是廓然大公。
柏拉图认为,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最合适的统治者是哲学家,即把哲学与政治实践结合起来的所谓“哲
学王”。
儒家也认为,有圣人之德者,才宜于居最高统治者之位,这就是所谓“圣王”。
《庄子·天下》认为,最高的学问是“内圣外王之道”,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哲学。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利用这个传统的说法欺骗人民。
照他们的解释,不是圣人最宜于为王,而是为王者必定是圣人。
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关统治者的事都称为“圣”。
皇帝的名字称为“圣讳”,皇帝的命令称为“圣旨”,甚至于皇帝的身体也称为“圣躬”。
欺骗终究是欺骗,没有人信以为真。
在中国哲学史中,从孟子起,就把政治分为两种:一种名为“王”,一种名为“霸”。
王者“以德服人”,霸者“以力服人”。
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用武力征服来建立和维持其统治的,这些都是霸。
至于以德服人的,则还没有。
宋明以来,道学和反道学的“王霸之辨”,其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此。
照我的了解,圣人之所以为圣,全在于他的最高精神境界。
中国哲学的传统认为最宜于为王的人是圣人,因为有圣人之德的人是大公无私的。
程颢说:“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程氏文集》卷二)大公无私,只有最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如此。
所以,只有圣人才最宜于为王。
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真正意义。
【注释】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
字子厚。
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
(1)下列关于“横渠四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概括了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突出人的特点。
B . “为天地立心”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山河大地是自然的产物,历史文化则是人的创造。
人创造历史文化才算是为天地立心。
C . “为生民立命”中所谓“命”是指人所遭遇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所能控制,人可以自主,只做自己所应该做的事。
D .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两句表明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在于,人要为过去圣人继承他们的绝学,为后代万世开创太平天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二段化用宋朝诗人诗句为“天若不生人,万古长如夜”,证明人为天地立心的重要意义。
B . 第三段引用孟子的话“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交代“立命”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C . 第三段将基督教徒与儒家遇事不能自决时的各自做法进行类比,阐述儒家所谓“立命”的真正含义。
D . 第七段分析两种政治类型,认为王者“以德服人”,霸者“以力服人”,从而得出中国的历代王朝实际上都是霸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在天地之间,可以了解、赏识宇宙的山河大地,这是对人在宇宙间地位的肯定,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因为从属于宇宙所以缺乏自主权利。
B . 大公无私是圣人之德,只有最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如此。
中国哲学的传统认为只要圣人为王,他们就能大公无私,普万物而无心。
C . 《庄子·天下》认为,最高的学问是“内圣外王之道”。
确定安身立命之道,实为“外王”之学;成就君王的功业,是“内圣”之学。
D . 儒家将命运与修身合而为一,将外在客观性与内在主动性结合起来,也就是将天与人、顺应自然与自强进取结合起来。
4.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林海音与其散文
张默芸
林海音从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
她的散文充满乡恋、哲理、亲情,浸润着人们的心。
那北京风貌、台湾民情、异国景物,以及天伦之乐、同乡之亲、师生之谊,读书心得,偶闻杂感,都令人兴起缕缕情思。
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大多文字都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挚爱,对第二故乡北京的怀念。
“我漫写北平,是为了我多么想念她,写一写我对那地方的情感,情感发泄在格子上,苦思的心情就会好些。
”(<陈谷子·烂芝麻》)她把满腔思恋,倾诉于对昔日亲朋好友的怀念中,表现在北京特有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市场变化的描绘上。
至于北京的四季美景,在作者笔下,展现的是一幅幅彩色鲜明的图画:明媚的春,欢乐的夏,红叶满山的秋,鹅毛大雪的冬。
“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恋北平!”(《苦念北平》)。
作者的绵绵情思,真是“诉不尽,理还乱”!此外对天安门、故宫、景山公园、天桥、地坛等地的深情描绘,都洒下了作者相思的泪。
因为“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根一样。
”人同树,没有根是无法生存的。
这也是她虽然长住台湾,但她这个人,她的作品却“有浓厚的北平味儿”“甚至比北平人还北平”的原因。
她自然也爱她的故乡台湾。
那里到处可见的相思树,香花,台北的温泉,狮子山的美景,妈祖生日的热烈气氛……
都再现在她的篇章中,倾注着她的温情。
而对故乡的英雄,则更是无限崇敬,如《雾社英魂祭》,洋洋数千言,从雾社山民的祖先写到今日雾社的庄严美丽,从山民的自由幸福生活写到日寇入侵后的悲惨命运,又从山民的奋起反抗写到殖民者的残酷镇压,更从英雄的顽强战斗写到烈士精神的永垂不朽。
跨越了那么漫长的岁月,描写了那样壮阔的画面,全文感情深沉而主题深刻,笔势纵横而线索明晰,处处围绕着烈士精神与山河同在这个凝聚点取材,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熔于一炉,从而使这篇祭文成为一首缅怀英烈的颂歌。
林海音的另一些散文,则注重哲理的探求。
如因“窗”的特殊作用而判“窗是有情的”(《窗》),而“门”则是“无情的东西”(《门》);作者通过对“门”的有关成语的种种解释,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写得别具一格。
更指出狗仗人势的可憎(《狗》),至于钱,也不是万能的东西,因为它买不到青春、生命的真理(《钱》)。
只有春,才是充满希望的,“儿童,春天,希望,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春》)。
这些内涵丰富、哲理深刻的散文,是林海音对人生深入观察的结晶。
林海音叙写夫妻情、母子爱、师生谊之类的散文.充满一种真挚、亲切的情趣美。
如妻子为尽妇责,好心地把丈夫书桌上乱物整理好,反而引起丈夫的怪脾气,妻子据理力争,丈夫只好认输:“算你赢,还不行吗?”结尾多么风趣而亲切呢!作者还常选用一些生活细节突出这种情趣,如“丑小鸭”们“侦察出父母因熬夜写作而偷吃东西”的物证后,四张小脸冲着“我”要求“赔”的笑剧(《鸭的喜剧》);为帮助学生默默改错误,以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她又采用先叫学生一个一个走到操场,让偷球者自己去还球,小偷不敢还;后又用学生和老师一个一个走出教室又一个一个走进,小偷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把球放回原处,虽然老师明知是谁,也不点破,这一组细节描写,显得新颖别致,更体现老师一片爱心和巧妙的工作方法。
……这样描写,妙趣横生,充满诗情画意,折射出作者热爱生活的底蕴。
优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构思的结果,林海音散文构思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为使散文神凝,她很注意“文眼”的安设,却又不露痕迹。
如《贝多芬的力》,作者既写贝多芬父亲的酗酒和母亲的早丧,又写他负担全家生活和培育两个弟弟的艰难,也写他失恋的痛苦,耳聋的打击,以及他立了遗嘱又奇迹般地活了二十五年,直到完成《第九交响乐》才在贫病中逝世。
全文紧紧围绕着这位杰出人物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力”这个焦点上,从而使这篇散文凝炼、浓烈,并以它思想的光辉而使读者受到启迪。
《辛酸餐馆泪》《日落百老汇》《诗的婚礼,诗的岁月》也体观这种构思的特点。
有些篇章,用对比突出主题,如《五十两黄金·一块抹布》《二弦》。
但她大多散文,都以清新的文字和素淡的笔调,将一个短小的故事、一件普通的事物,舒徐自如地写出,让读者得到丰富的感受。
(1)文章第一段中的“她的散文充满乡恋、哲理、亲情,浸润着人们的心”这句话是如何统领下文内容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解释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①这也是她虽然长住台湾,但她这个人,她的作品却“有浓厚的北平味儿”“甚至比北平人还北平”的原因。
②为使散文神凝,她很注意“文眼”的安设,却又不露痕迹。
(3)作者认为林海音的散文“充满一种真挚、亲切的情趣美”,这种情趣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结合文本分析一下。
(4)这篇文章中引用了很多林海音的原文语句,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一下这些引用有哪些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2019·海淀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说难①
韩非子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
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
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
此不可不察也。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
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此不可不察。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
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
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
”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
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
主之逆鳞,则几矣。
【注释】①选自韩非子《说难》,有删节。
说难(shuì nán):游说进言的困难。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则见下节而遇卑贱下节:节操低下
B . 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显:显赫
C . 人间往夜告弥子间:抄小路
D . 柔可狎而骑也狎:戏弄
(2)下列各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而说之以厚利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B . 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武公怒而戮之
C . 因问于群臣我欲因之梦吴越
D .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大凡游说进言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让自己的说法适合他
B . 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那么不是了解情况有困难,而是处理所了解的情况很困难
C . 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这人原本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
D . 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所以对君主有爱时,就显得智慧并且更加亲近君主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5)第五段中“此二人说者皆当矣”,“二人”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6)上文三个寓言故事对游说进言的人有何启示?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概括,并加以评价。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7高一上·湛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恨然吟式微。
【注】①雉雊(gòu):野鸡鸣叫。
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古典诗歌中多以“式微”为“归隐”意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诗的第一句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气氛。
B . 第二句描绘穷巷牛羊暮归图,“穷巷”即“深巷”,“穷”字也透着宁静粗朴的况味。
C . 三,四句写人,野老拄着拐杖倚着柴门,急切地喊着牧童的名字,以声衬寂。
D . 五,六句视听结合,野鸡欢叫、麦苗青青、蚕眠叶稀,宁静里透着祥和,悠然中透着满足。
E . 这是田园山水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偶句押韵,所押的韵是“归、扉、稀、依、微”。
(2)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