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语法词类活用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
【导学】学习目标:准确判断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在古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原来的词性。

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常见的现象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等等。

【导思】在文言文的基本表达中,具体有哪些活用现象?各类活用现象又具有哪些特点呢?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即这个词本是名词,在语境义中作动词使用。

(1)“一狼洞其中” (《狼》)中“洞”本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打洞”。

(2)“晋军函陵” (《烛之武退秦师》)中“军”本是名词,在这里或用做动词“驻军”。

(3)“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中“白衣冠”,活用做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4)“籍吏民”(《鸿门宴》)中的“籍” ,活用做动词“登记” 。

2、形容词用作动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形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

(1)“香远益清” (《爱莲说》)中“远”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香”的谓语,用作动词,远播之意。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贤
臣”和“小人”,翻译为“亲近”和“远离”。

(3)(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中的“善”是形容词,这里带宾语“留侯张良”,所
以活用作动词“与……交好”。

3、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

(1)“此皆良实” (《出师表》)中“良实”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判断句主语“此”的宾语,活用为名词,“善良老实的人” 。

(2)“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乏困”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共”的宾语,活用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

(3)“其人居(于)远未来” (《荆轲刺秦王》)中的“远”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于”的宾语,活用作名词,意为“远方” 。

4、动词活用为名词:原本为动词由于语言环境的改变,临时充当名词使用,词形发生变化。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中“疑”原为动词,现在充当动词“献”的
宾语,活用为名词,疑问之意。

(2)“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中“述”本是动词“记述”,这里活用为名词“记述的文字”讲。

5、名词作状语: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地点、所用的工具。

(1)“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中“狐”为名词,和“鸣”一起用在动词“呼” 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之意。

(2)“既东封郑”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东”为名词,在动词“封”前边做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地方,
“在东方”的意思。

(3)“函封之”(《荆轲刺秦王》)中的“函”本为名词,意为“匣子” ,这里用在动词“封”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封”的方式“用匣子”的意思。

(4)“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中的“兄”本为名词,意为“兄长” ,这里用在动词“事”的前边,表示侍奉的方式,“像对待兄长一样”的意思。

(5)“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中的“翼”本为名词,意为“翅膀” ,这里用在动词“蔽”的前边,表示侍奉的方式,“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意思。

6、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2)“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两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

(3)“臣活之”(《鸿门宴》)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7、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2 ) “太子迟
之” (
《荆轲刺秦王》)迟:认为
••…
迟” 。

3 ) “群臣怪
之” (《荆轲刺秦王》)
怪:认为
••…奇怪” 。

4 ) “越国以鄙
远”
(《烛之武退秦师》)鄙:“把•…当作边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