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项链和腰带教案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项链和腰带教案反思1、大班数学项链和腰带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皮亚杰说:数的概念是儿童在事物之间建立的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之一是顺序关系,这是儿童学习数学之前的准备阶段。

我在计算区准备了红色小块和绿色小块,让孩子们排好队。

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孩子已经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了排序,但大多数孩子还不知道如何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

为此,我根据这个班孩子的实际情况,以游戏的形式设计了这个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穿珠和贴花的操作中掌握排序的规则。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中,尝试有规律排列材料。

2. 能手眼协调地进行操作活动;学习按规律说说自己的排列方法。

3. 有兴趣地参加活动。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吸管,长纸条,蜡光纸若干;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娃娃,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以娃娃口吻说:“小朋友你们好!我要开一个商店,需要你们帮我加工一批项链和腰带,你们愿意帮我吗?”
(2)出示范例腰带“我需要这种样式的腰带,谁会
做?”“这是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说出排列规律。

2.给孩子介绍材料并操作。

(1) 老师:“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这边一排是做项链,那边是做腰带的材料;胶棒用完,盖子要盖上。

做好后送给娃娃,要说:“娃娃,我给你送项链了……”
(2)幼儿上位操作,老师指导。

3 、结束。

“小朋友,谢谢你们,为我们加工了这么多漂亮的项链和腰带,下次,我再请你们帮我加工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感知规律,增强观察和思考能力。

是难度再现或重构的规律,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序。

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

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田鼠太太的项链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节能按照物体的一些特征寻找出相匹配的算式题。

2.通过讲故事来理解和欣赏故事的意义。

3.开发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田鼠太太的项链》的PPT
2.加减法算式题若干,数字0
3.教师教具1和2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小动物们都为过冬在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小朋友们知道小田鼠过冬前要做些什么准备么?(教师引导幼儿知道田鼠过冬要储备粮食)
二、故事讲述
1.出示PPT1,讲述故事第一段(秋天快过去的时候……它找到了很多粮食)
要求小朋友帮助田鼠太太数一数有多少粮食(8袋大米,7个玉米,6瓶花
生仁)提问:“你是怎么数的”“还有更加简单快速的数法么?”
教师小结:数数的方法有很多种,作为大班的小朋友我们在数数的时候可以选择一种又简单又快速的方法,不能像以前一样一个个的数了。

2.出示PPT2,讲述故事第二段(趁天气还没有冷……和我换条新裙子)
提问:“田鼠太太会把粮食拿去换新裙子么?为什么”
再次出示教具一,田鼠太太拿走了4袋大米,3个玉米,3瓶花生仁,提问“还剩多少粮食,帮助田鼠太太一起来算一算”。

要求幼儿看图片用算式提来表示:大米8-4=4,玉米7-
3=4,花生仁6-3=3(在幼儿回答的同时教师出示相应的算式题)。

3.出示PPT3,讲述故事第三段(田鼠太太穿上漂亮的礼服……换回一条新裤子)
提问“田鼠太太这次会把粮食拿去换新裙子么?为什么?”
出示教具一,田鼠太太拿走了4袋大米,2个玉米,2瓶花生仁,提问:“田鼠宝宝急的哭了,想让小朋友帮助一起算算还剩多少粮食?”
幼儿看图片一起用算式题来表示剩余的粮食:大米4-
4=0,玉米4-2=2,花生仁3-2=1(幼儿回答的同时教师也出示相应的算式提,并请幼儿一起来说说读读)
4.出示PPT4,PPT5讲述故事第四五两段(田鼠太太走在大街上……换回一条新鞋子)
提问:“田鼠太太还会将粮食去换新鞋子么?为什么?”
出示教具一,田鼠太太拿了2个玉米,1瓶花生仁,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田鼠太太还剩下多少粮食,并用算式题来表示(教师出示相应的算式题)
5.教师小结并引导幼儿看图片用算式题来表示粮食是如何一步步变成“0”的
大米:8-4-4=0 玉米7-3-2-2=0 花生仁:6-3-2-1=0
6.出示PPT6,讲述故事最后一段(在刮着北风下着大雪的冬天……)
提问:田鼠宝宝已经饿的哇哇大哭,小朋友可以帮忙想个好办法帮助田鼠宝宝找点吃的么?用什么办法?
(引导幼儿用换来的新衣服裤子和鞋子再去换回粮食帮助田鼠一家过冬)
出示教具二,请幼儿帮助田鼠太太重新用新衣服裤子和鞋子换回所需的粮食,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换?
教师小结:对田鼠太太来说,冬天它最需要的是粮食,而不是糖果。

我们已经是大班的小朋友了,在做一些选择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最重要的东西。

今天我们帮助了田鼠太太又换回了自己最需要的粮食,我相信田鼠太太它们一家可以过一个既温暖又幸福的冬天了!
课后反思:
大班幼儿目测的能力已经比较的强,从一个个数,一行行数,最后再提出要求的来数,这对他们的数数也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本次活动中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看图片来理解减法算式和如何来运用减法算式,这似乎对本次活动中的幼儿来说是个难点,因为在活动中大部分的幼儿并不能理解。

通过此次教学,作为教师可能更多的是要先对幼儿的认知度和学习程度
有一个大的理解才能设计好一堂好的课程。

当然课前教师的准备必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3、大班数学田鼠太太的项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节,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某些特征找出匹配的公式题。

2.通过故事讲述,了解和体会故事的含义。

3.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田鼠太太的项链》的PPT
2.加减法算式题若干,数字0
3.教师教具1和2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小动物们都为过冬在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小朋友们知道小田鼠过冬前要做些什么准备么?(教师引导幼儿知道田鼠过冬要储备粮食)
二、故事讲述
1.出示PPT1,讲述故事第一段(秋天快过去的时候……它找到了很多粮食)
要求小朋友帮助田鼠太太数一数有多少粮食(8袋大米,7个玉米,6瓶花
生仁)提问:“你是怎么数的”“还有更加简单快速的数法么?”
老师总结:有很多种数的方法。

作为大班的孩子,我们可以选择一种简单快捷的方式来数,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个一个来数。

2.出示PPT2,讲述故事第二段(趁天气还没有冷……和我换条新裙子)
提问:“田鼠太太会把粮食拿去换新裙子么?为什么”
再次出示教具一,田鼠太太拿走了4袋大米,3个玉米,3瓶花生仁,提问“还剩多少粮食,帮助田鼠太太一起来算一算”。

要求幼儿看图片用算式提来表示:大米8-4=4,玉米7-
3=4,花生仁6-3=3(在幼儿回答的同时教师出示相应的算式题)。

3.出示PPT3,讲述故事第三段(田鼠太太穿上漂亮的礼服……换回一条新裤子)
提问“田鼠太太这次会把粮食拿去换新裙子么?为什么?”
出示教具一,田鼠太太拿走了4袋大米,2个玉米,2瓶花生仁,提问:“田鼠宝宝急的哭了,想让小朋友帮助一起算算还剩多少粮食?”
幼儿看图片一起用算式题来表示剩余的粮食:大米4-
4=0,玉米4-2=2,花生仁3-2=1(幼儿回答的同时教师也出示相应的算式提,并请幼儿一起来说说读读)
4.出示PPT4,PPT5讲述故事第四五两段(田鼠太太走在大街上……换回一条新鞋子)
提问:“田鼠太太还会将粮食去换新鞋子么?为什么?”
出示教具一,田鼠太太拿了2个玉米,1瓶花生仁,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田鼠太太还剩下多少粮食,并用算式题来表示(教师出示相应的算式题)
5.教师小结并引导幼儿看图片用算式题来表示粮食是如何一步步变成“0”的
大米:8-4-4=0 玉米7-3-2-2=0 花生仁:6-3-2-1=0
6.出示PPT6,讲述故事最后一段(在刮着北风下着大雪的冬天……)
提问:田鼠宝宝已经饿的哇哇大哭,小朋友可以帮忙想个好办法帮助田鼠宝宝找点吃的么?用什么办法?
(引导幼儿用换来的新衣服裤子和鞋子再去换回粮食帮助田鼠一家过冬)
出示教具二,请幼儿帮助田鼠太太重新用新衣服裤子和鞋子换回所需的粮食,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换?
教师小结:对田鼠太太来说,冬天它最需要的是粮食,而不是糖果。

我们已经是大班的小朋友了,在做一些选择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最重要的东西。

今天我们帮助了田鼠太太又换回了自己最需要的粮食,我相信田鼠太太它们一家可以过一个既温暖又幸福的冬天了!
课后反思:
大班幼儿目测的能力已经比较的强,从一个个数,一行行数,最后再提出要求的来数,这对他们的数数也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本次活动中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看图片来理解减法算式和如何来运用减法算式,这似乎对本次活动中的幼儿来说是个难点,因为在活动中大部分的幼儿并不能理解。

通过此次教学,作为教师可能更多的是要先对幼儿的认知度和学习程度有一个大的理解才能设计好一堂好的课程。

当然课前教师的准备必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4、大班数学活动项链和腰带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皮亚杰说:数的概念是儿童在事物之间建立的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之一是顺序关系,这是儿童学习数学之前的准备阶段。

我在计算区准备了红色小块和绿色小块,让孩子们排好队。

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孩子已经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了排序,但大多数孩子还不知道如何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

为此,我根据这个班孩子的实际情况,以游戏的形式设计了这个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穿珠和贴花的操作中掌握排序的规则。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尽量有规律的整理材料。

2. 能手眼协调地进行操作活动;学习按规律说说自己的排列方法。

3. 有兴趣地参加活动。

4.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5.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吸管,长纸条,蜡光纸若干;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娃娃,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以娃娃口吻说:“小朋友你们好!我要开一个商店,需要你们帮我加工一批项链和腰带,你们愿意帮我吗?”
(2)出示范例腰带“我需要这种样式的腰带,谁会
做?”“这是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说出排列规律。

2.给孩子介绍材料并操作。

(1) 老师:“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这边一排是做项链,那边是做腰带的材料;胶棒用完,盖子要盖上。

做好后送给娃娃,要说:“娃娃,我给你送项链了……”
(2)幼儿上位操作,老师指导。

3 、结束。

“小朋友,谢谢你们,为我们加工了这么多漂亮的项链和腰带,下次,我再请你们帮我加工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感知规律,让幼儿增强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难点是再现或再造规律,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