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15 辛亥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辛亥革命
问题导学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意义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四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一、三分别体现了什么原则或思想?
(2)材料二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3)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目的如何?
(4)结合上述内容讨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二、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1)据材料一探究,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

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

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2)依据材料二,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3)你认为辛亥革命最大的局限性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其原因。

1.科学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局限性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相联。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

它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

(5)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主观上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上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2.首先要抓住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的主题是向西方学习,其次从探索者的阶级属性
当堂检测
1.“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下列哪一事件可以作为开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3.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
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
C.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
D.热烈庆祝宣统帝退位!
4.“国”字传统写法是“國”,但在下右图中却写为“囻”,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

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是()
A.人民主权 B.三权分立
C.分权制衡 D.责任内阁
5.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参考答案
【问题导学】
一、活动与探究:(1)提示: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2)提示: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法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3)提示:实行责任内阁制。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4)提示:以法律的形式否定封建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二、活动与探究:(1)提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革除旧俗。

(2)提示: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改变当时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现状等。

(3)提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当堂检测】
1.C 解析:从“武汉”“推翻专制”即可判断为辛亥革命。

2.D 3.C
4.A 解析:从“囻”中的“民”字可判断。

5.C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施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共和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