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化合反应都是放热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的
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
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
⑧
3、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
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
反应的速率
4、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像是
5、已知H2(g)+Cl2(g)=2HCl(g) △H=-184.6kJ·mol-1,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
为
A. +184.6 kJ·mol-1
B. -92.3 kJ·mol-1
C. -369.2 kJ·mol-1
D. +92.3 kJ·mol-1
6、25℃,101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2(g)+O2(g)=2H2O(l) △H=-285.8kJ/mol
B. 2H2(g)+O2(g)=2H2O(l) △H=+571.6kJ/mol
C. 2H2(g)+O2(g)=2H2O(g) △H=-571.6kJ/mol
D. H2(g)+1/2O2(g)=H2O(l) △H=-285.8kJ/mol
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1/2O2(g)SO3(g) △H=-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
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A. 196.64kJ
B. 196.64kJ/mol
C. <196.64kJ
D. >196.64kJ
8、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已知把石墨完全转化
为金刚石时,要吸收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石墨转变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C.等质量的金刚石与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一样多
D.等质量的金刚石与石墨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9、在36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且
C(s)+1/2(g)=CO(g) △H=-110.5kJ/mol
CO(g)+1/2O2(g)=CO2(g) △H=-283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A. 172.5kJ
B. 1149kJ
C. 283kJ
D. 517.5kJ
10、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1/2O2(g) △H=+241.8kJ/mol
H2(g)+1/2O2(g)=H2O(l) △H=-285.8kJ/mol
当1g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其热量变化是
A. 放热2.44kJ
B. 吸热2.44kJ
C. 放热44kJ
D. 吸热44kJ
11、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 △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kJ/mol
B. 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
C. 稀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D. 稀醋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水,放出57.3kJ 热量 12、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A. 等体积0.1mol/LHCl 和0.05mol/LH 2SO 4分别与0.2mol/LNaOH 溶液反应
B. 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mol/LHCl 反应
C. 等体积等浓度HCl 和H 2SO 4分别与等质量的Na 2CO 3粉末反应
D. 等体积0.2mol/LHCl 和0.1mol/LH 2SO 4与等质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13、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mA(g)+nB(g)
pC(g)+qD(g),当m 、n 、p 、q 为任意整数(不为零)时,不能说明达
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A 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
B. 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C. 反应速率va :vb :vc :vd=m :n :p :q
D. 单位时间内mmolA 断键发生反应,同时pmolC 也断键发生反应 14、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红棕色的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 3的反应
C. 由H 2、I 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15、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
()()
()(222H c CO c O H c CO c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
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 2O CO 2+H 2
16、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
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7、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
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个实验:(N2O42NO2△H>0)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b)在活塞上都加2kg的砝码
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 (a)甲>乙,(b)甲>乙
B. (a)甲>乙,(b)甲=乙
C. (a)甲<乙,(b)甲>乙
D. (a)甲>乙,(b)甲<乙
18、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 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 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 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19、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一定量的O2,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0.4mol,若反应进行到前2min 末时,容器中n(SO2)为
A. 1.6mol
B. 1.2mol
C. 大于1.6mol
D. 小于1.2mol
20、对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的可逆反应A(g)+3B(g)2C(g),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平衡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 ②⑧
B. ①⑥
C. ②④
D. ③⑧
21、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kJ/mol
2H2S(g)+O2(g)=2S(s)+2H2O(l) △H=-Q2kJ/mol
2H2S(g)+O2(g)=2S(s)+2H2O(g) △H=-Q3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 Q1>Q2>Q3
B. Q1>Q3>Q2
C. Q3>Q2>Q1
D. Q2>Q1>Q3
22、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aA(g)+bB(g)cC(g);平衡时测得B的浓度
为0.6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B的浓度降低为0.4mol/L。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a+b<c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A的转化率降低
D. C的体积分数增大
23、将2molPCl3和1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PCl3(g)+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molPCl3和
0.5mol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A. 0.4mol
B. 小于0.2mol
C. 大于0.2mol
D. 大于0.2mol,小于
0.4mol
24、已知:4NH3(g)+5O2(g)4NO(g)+6H2O(g),△H=-1025kJ·mol-1。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
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25、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内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方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填空。
26、下表中是一些化学键键能的数据,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3)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A. H2
B. Cl2
C. Br2
D. I2
(2)X2+H2=2HX(X代表卤族原子)的反应是热反应(填“吸”或“放”)。
(3)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X2(F2、Cl2、Br2、I2)分别与足量的氢气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填化学式)。
27、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
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H=-25kJ/mol
3Fe2O3(s)+CO(g)=2Fe3O4(s)+CO2(g) △H=-47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640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28、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NH3(g)+HI(g) ②2HI(g)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1mol·L-1,c(HI)=5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1~5 ACCAD 6~10 DCDCA 11~15 CACCA 16~20 CDBDA 21~25 ACDCB
26、(1)A(2)放(3)F2
27、CO(g)+FeO(s)=Fe(s)+CO2(g) △H=-218.0kJ/mol
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