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课上收获多小学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艺课上收获多小学作文
第1篇:陶艺课上收获多小学作文
陶艺课我们要做的是“寿盘”。

寿盘,顾名思义,就是祝寿的盘子,一般都会雕刻上花纹,还会在盘子中心写上“寿”字或与“寿”有关的祝福语。

我和张茜、王可冉按照老师的指点,从泥盒里拿出湿漉漉的陶泥。

这陶泥呈土褐*,略带土黄,拿起来黏糊糊的,一下子就沾满了我的手,放在鼻子前闻一闻,还有一股淡淡的臭泥巴味。

我真不敢想象,那些漂亮的瓷具竟然是这臭臭的泥巴做出来的。

我们把一大团陶泥搓圆,压成又扁又圆的“泥饼”。

接下来,开始自由发挥了。

我先在未完工的盘子中间写一个反体的“寿”字,再在“寿”字的外面画了一个寿桃,把“寿”字包在了里面。

可惜,我把字写得太大了,又有点偏下,所以画完寿桃后,下面就没位置了,我显得有点沮丧。

“没关系的。

”王可冉说道:“我们可以在上面刻些花纹,这样也挺好。

”接下来,她们刻下了许多奇奇怪怪的花纹,看得我眼花缭乱。

突然,我灵机一动,拿出陶泥捏了一个可爱的小兔子,张茜受我的启发,又捏了一个小蘑菇,我们把成品放在寿盘上,就大功告成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2篇:展示课收获多小学四年级作文
前几天,孙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索等方法收集关于大自然的知识,制作一张小报。

尔后在班里进行展示汇报,这是项活动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给我们一个相互学习和实现成果共享的好机会。

我高兴极了,到家后就动员爸爸、妈妈一起就查资料,认认真真地制作了一张感觉比较满意小报。

汇报的时间终于到了,每名同学都拿出了最好的作品,也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孙老师对每个作品一一做了认真的讲评。

从大家的作品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大自然的奥秘,学习了很多的知识。

其中,仿
生学专题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的特点或它们身体形态优点发明或改造的一种机器,从而为人类造福的一门科学。

有这样几个仿生学的例子非常有趣:龙虾气味探测仪,贝外科手术的缝合,苍耳尼龙搭扣(魔术贴)等,我最感兴趣的是水母耳风暴探测仪,海上风暴来临前,海浪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八至十三赫兹的次声波,人的耳朵无法听到,而水母特殊的听觉系统可以听到。

科学家通过研究,仿照水母的听觉系统,发明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把预测仪安装在舰船上,接受到风暴的次声波,可令旋转360度喇叭自行停止旋转,所指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知风暴的强度。

由此可见,仿生学是人类从自然界寻求灵感的技术革新。

神秘的大自然包罗万象,它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3篇:小小活动,收获多多作文
今天,我和女儿一起参加了“小梅花”班的“中秋话月”活动。

虽然天气很不好,但是并没有影响孩子参加活动的热情,孩子们还是兴致勃勃地来到仰韶公园的长廊处。

举行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到更多的关于中秋节的知识。

活动在宋老师的主持下正式开始了。

第一个环节是:学习关于中秋节的小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宋老师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歌词,孩子拿着歌词,在宋老师的带领下,跟着优美的音乐,学唱起了这首好听的歌曲,孩子们都兴奋的不得了,很认真的学唱,不一会儿孩子们就都学会了,大家又一起唱起了这首小儿歌。

第二个环节是:吟诵关于中秋节的童谣。

在这个环节里,宋老师事先已经为孩子们准备了好多关于这方面的童谣,每个孩子发一个童谣,先让孩子自由读,等孩子们读熟以后,又请每一个孩子拿着话筒,给大家读,孩子们读童谣的兴致很高。

瞧,一个个俨然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诗人。

孩子们读过童谣之后,宋老师又引导孩子们思考:想一想,你从你的童谣之中,了解到了哪些关于中秋节的知识、或是哪些风俗习惯呢?孩子们纷纷说出了童谣中的一些
关于中秋节的知识。

女儿的童谣的名字是《全家拜月》,八月初一,太平初一,月到中秋,全家拜月,宝塔灯,照照天地,花下藕,藕丝连连,红石榴,榴开见子,团圆饼,夫妻同偕到老,和家和睦团圆。

女儿回到了,从这首小儿歌中,了解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学做陶艺趣事多小学作文
周日下午,我们德州日报小记者来到了德百物流批发城,不过,我们可不是去买东西的,而是来跟一名大师级人物学习做黑陶。

还没上楼,我就远远地就看见大门上贴了一个醒目的条幅:欢迎德州日报小记者进行陶艺体验。

看到这,我们顿时来了精神。

一位漂亮的阿姨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在她介绍的时候,“大人物”出场喽。

他就是这次活动的主人公——德州黑陶的创始人王宪利。

王老师首先给就黑陶名字的由来、黑陶的制作过程以及黑陶是怎样形成的这些有趣的问题做了精*的演讲。

随后,还拿出了他的几件作品让我们参观,蛋壳陶、无釉开片陶、*云陶……各种各样的陶器让我们大开眼界。

尤其是蛋壳陶,王老师说,这个黑陶非常薄,就跟鸡蛋壳一样。

我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生怕把它打碎了。

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要开始捏陶泥啦。

我被分配到4号桌,教我们的老师是德州学院两个大哥哥,他们一直笑嘻嘻的,有什么要求都满足我们。

我们望着软软的胶泥不约而同地耍起了鬼点子,两位老师自然就成了“牺牲品”。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老师活生生变成了两只“大花猫”。

不过,他们不但一点儿也不生气,还“喵喵”的叫着,好像随时要把我们吃了似的。

随后,他们手把手的教我们捏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造型,蛇、小蝌蚪、小乌龟……忙碌了一番后,我们的作品都“出炉”了,看着桌子上各种各样的小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陶艺小学作文
今天,是我最期盼的一天。

是因为我们的梦想小队的组长孙小?组织了一次非常有趣的活动——做陶艺。

因为做陶艺的地点离我家很近,所以我早早的来到了指定地点。

这时,我的同学黄文迪也来了,我们两个人最先进入陶艺教室参观。

我们两个看到里面有许多精致的陶艺制品,我们看到有别致的花瓶,有可爱的小碗,还有五*缤纷的茶缸。

不久,人都到齐了,老师让我们系好围兜,带好袖套,并给我们每人一块瓷泥让我们坐好。

老师问我们说:“你们知道我们做陶艺的瓷泥和我们学校美术课的用的橡皮泥有什么区别吗?”我们有的说:“橡皮泥是软的,瓷泥是硬的。

”有的说:“橡皮泥不能浇水,瓷泥能浇水的。

”还有的说:“瓷泥可以烧,橡皮泥不可以烧。

”“大家都说得很好,”老实说,“现在我们要动手做了。

”首先,我们将一大块瓷泥分成几小块,然后搓成条让他们变软,最后把他们放在一起变成软团。

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未干陶瓷,我排在第三个,终于轮到我了,老师先帮我的瓷泥做成立体,接着,老师让我的手沾点水,然后撮洞,最后调整外形就完成了。

我回到座位给我的花瓶刻了字、装饰了图案和花纹。

最后我写了一张上*表让工作人员在烧制十五天后上*。

我很期待我制作完成的作品。

这正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做陶艺小学作文
上星期六,我和妈妈去了沙溪老街的“陶泥巴”做陶艺。

走进“陶泥巴”,只见一个短发阿姨坐在玩陶吧的位置上,原来,她就是这家店的老板娘。

她很热心地把我拉到位置上,给我示范起来。

“你看,我这样一弄,它就变了形。

”阿姨边说边做出一个*灰缸。

我跃跃欲试,把手放在陶土上面用力的向里面摁,它就变得小小的,里面都快变成实心的了。

我又用手把它用力地往外拉,它就变得大大的,里面全是空的。

阿姨笑眯眯地问我:“你想要做什么样子的呢?”“我想要做上面有花边的小瓶子。

”我指着边上已经做好了的小瓶子说。

()
于是,在阿姨的帮助下,我把小瓶子形状给做了出来。

她把电关
掉,在上面挤出了美丽的花边,小瓶子雏形出来了。

阿姨用一根细细的线把这一个小瓶子取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了一张报纸上。

她让我在上面贴上美丽的花纹,说:“如果泥太干的话,就把那个装水的黄*小瓶子摁一下,水就会喷在泥的上面。


我开始贴花纹了,先用一些泥搓出了几个小圆球来,小心地贴在小瓶子上面,再用泥搓出来的线,弯弯曲曲地贴在小瓶子上面,最后我用泥做出来了一朵小花贴在小瓶子的上面。

大功告成,我很满意。

阿姨向我翘起了大拇指:“还不错!”
后来,一位叔叔叫我在一张小纸头上面写一下名字和电话号码,他小心地把它贴在小瓶子的上面,放在了一个架子上。

他说老板娘什么时候打电话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上陶艺课的六年级作文
今天我去学习陶艺,老师首先给我们做了一个小房子,然后让我们模仿她来做。

我先把陶泥分成了2块,拿出一块,撮成圆柱形,压平,用小*把它刻成正方形,可就在这个关节,我做不下去了,我刻了几次,都不能把正方形做得方方正正。

我耐住*子,停了几十秒,让自己平静一会儿,又重新开始,差不多做了20分钟,终于完成了。

然后在上面刻上门和窗户,房子的身体型了。

接下来我要做房子的“腿”和“脚”了。

把第二块泥分成的两块,拿出一块做,撮圆,压平,因为压平后不是一个规则的圆形,用小*把边刻去就可以了,房子的腿脚就做了了。

最后是头,拿出一块泥,搓成水晶形,用手指按在中间,向上顶,顶到尖,头就完成了!将这三部分用泥浆粘上去,房子就完成了。

我仔细端详站我的杰作,兴奋不已。

没想到,旁边的一个小女孩一下把我的房子推倒了,房子还没有干,不结实,一倒,马上被压扁了。

我伤心极了!我**地瞅了她一眼,一看钟表,还有十分钟下课。

老师说:“做不完不许下课!”我立刻用出最快的速度,3分钟,做出了一个里面连一个小指都伸不进的小房子,被告评为“全班最差”。

下课时,那个小女孩低着头向我走过来,说:“对不起,姐姐。

”我也不好意思说她了,说:“下次小心点!”“哦”。

小女孩说。

我看见了妈妈,对小女孩说:“再见。

”我想:我们在生活中难免碰到不愉快的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小学陶艺课件
导语: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

下面小编分享小学陶艺课件,欢迎参考!
综合分析:
本册教材中的三课陶艺是属于“造型表现”课,是向学生简要介绍陶艺知识,通过作品欣赏、动手实践让学生感受泥*、了解陶艺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方法,柔软的泥土经过火的洗礼,变成了坚硬的陶器陶艺。

面对着自己捏制的陶器,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

玩泥是孩子的天*,孩子做陶并不是为了追求*的承认,而是在与火、土、水的不断交往中,表露自己的感情,获得愉悦的情绪。

陶艺创造是一种主观的、动态的、扩展的、想像的、自由的和多向的模式,它的造型有平面的、立体的;有具象的、意象化的、抽象化的;也有综合的、多元材质合成的。

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热爱祖国历史悠久的陶艺文化,激发无穷的创造力。

认知领域:了解陶艺作品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方法。

*作领域:感受泥*,并用三种基本的陶艺陶艺成型方法塑造自己喜欢的形体,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陶艺作品成品若干。

学具:每小组黏土10—20斤,制陶工具。

课时:3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第一课时)
通过用手或用膝盖等部位来触摸泥土、感受泥*,并导入新课。

●教学新授: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陶艺陶艺作坊,通过观察民间陶艺人制陶过程和同民间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一堂有趣的陶艺课小学作文
我们上过许许多多的陶艺课,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做瓷砖的那一堂课。

听完老师详细的讲解,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做起来了,我们组的同学打开泥盒争着抢泥巴,一场抢泥巴的风波便开始了......
抢泥巴的风波过后,每个同学都安心的拿着自己的“战果”——一团大泥巴。

我揉了又揉,搓了又搓,终于搓成了大圆球,这大圆球仿佛是一个光滑的皮球,好像随时都要逃离我的手心。

我用力一压,呀!大圆球变成大饼了,我把这“大饼”压得薄薄的,大大的,哈哈!大圆球被我“征服”了,但是这“大饼”表面太粗糙了,还有很多裂缝,就像一张老太婆的脸,我用手指在上面轻轻地抹了抹,哈,有效果,不一会儿,这“老太太”就变成“少女”了!是时候让铲板工作了,我先借助尺子画一个边长是十厘米的正方形,便开始切了,切的时候很简单,但麻烦又来了.......
我切完后准备将他翻个身,却没想到它竟牢牢地粘在了桌上,糟了,如果它粘在桌上不下来,那我不白做了么?哎呀!真头疼!这泥巴真像一个倔强的小淘气,我费尽了心思,才把它安然无恙地“请”到了转盘上。

接下来就该做装饰了!我便拿了点陶泥,正想着该做什么好呢,老师竟说只剩五分钟了天哪,我还要做好多装饰品呢!时间好像存心跟我较劲似的,太可恶了!幸亏我动作快,在上面贴了几个小爱心,再用一些工具,在上面印了许许多多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学生作文难忘的陶艺课
老师说今天要做一块跟世博有关的陶板。

每个小组制作整块陶板
的其中一块,要做到团结合作。

老师把任务分配好后,就宣布开始。

我们这组的任务是大半个小孩的脸和半个东方名珠电视塔。

我们四人一组通力合作、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团结合作,有的切、有的捏、有的搓、有的刻、有的粘,大家都累得满头大汗,忙得不亦乐乎。

在短短的20分钟内,终于完成了这五道工序:搓泥条、做泥片、雕刻陶板、安装泥条泥片、装饰陶板。

于是,一个完美的陶板就这样诞生了。

我们把陶板交了上去,老师把九组的陶板拼在一起。

我这才发现,我们这组的陶板是多么的完美:那半个东方名珠电视塔被我们装饰得非常耀眼,大半个小孩的脸栩栩如生。

我们组的陶板在所有陶板的最中间,它与任何一块陶板都搭配得非常好,效果特别棒!
这堂陶艺课令我终身难忘。

在这堂课里,我明白了集体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在合作中,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这不仅在做陶艺上是这样,在学习、体育比赛、劳动和工作上也是一样的
未完,继续阅读 >
投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