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冬季管理的四大雷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粹资讯网——最专业的农业资讯平台
肉鸡冬季管理的四大雷区
农粹网| 2011-11-10 10:29:00 | 农资农机商城| 农产品商城| 我要供稿| 浏览2 次
忽略保温效果
有些养鸡户在饲养肉鸡过程中保温意识不够,鸡舍内的温度升不到需要的温度,对肉鸡的生产影响很大。
温度低,影响卵黄吸收,雏鸡的死淘率很高。
低温也会导致肉鸡因低温扎堆而被挤压致死的现象。
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
鸡入舍后,升温1℃~2℃,第一周温度在35℃~36℃为佳,此时鸡状态佳,精神活泼,分布均匀,活动自由,饮食正常。
同时,应注意鸡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温。
若鸡聚群、“叽叽”颤叫、缩头等,说明温度过低,应提高舍内温度;若出现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说明温度过高,应降低舍内温度。
在2周龄时降为30℃~32℃,在3周龄时降为26℃~28℃,再用1周时间降到恒定温度23℃。
忽略适时通风
冬季寒冷,鸡舍密闭程度高,养鸡户往往顾着保温而忘了通风的重要性。
鸡舍内的氨气浓度过高,容易引发肉鸡呼吸道病、腹水症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保温把门窗堵得密不透风,会造成一氧化碳蓄积,鸡就会发生煤气中毒。
由于氨气的挥发性和刺激性强,如果鸡舍有大量氨气产生,一进鸡舍就会首先感知。
当嗅到氨的气味时,说明鸡舍内氨气早已超标。
忽略应激影响
有些饲养户在天一黑就开灯,使肉鸡一直生活在不间断的光照环境下。
遇到突然停电的时候,容易发生鸡群恐慌、拥挤、扎堆现象,造成大量肉鸡相互挤压致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建议天黑后不要马上开灯,留一两个小时的黑暗时间让鸡群适应,避免突然停电带来大的应激。
节日到来的时候,燃放鞭炮也会给鸡群造成很大的应激。
最好不要在鸡舍旁边燃放烟花爆竹。
忽略垫料卫生
饲养日龄较短的肉鸡品种,如40多天上市的白鸡品种可以使用厚垫料;但是对饲养日龄较长的优质型黄鸡,不更换垫料容易使垫料板结,鸡舍内氨气浓度大,鸡舍湿度大,易引发肉鸡呼吸道疾病和腹水症。
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
原文出自【农粹网】,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农粹资讯网
/viewinfos_50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