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艾青诗选》
教学目标
1.了解艾青,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艾青的诗歌风格,品味诗歌的语言。
3.把握艾青诗歌的意象,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苓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1.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
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
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一样,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
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
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
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2.诗歌风格
新中国成立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新中国成立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目标导学二:学习读书方法
1.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2.品味诗歌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意象。
4.体味诗歌的情感。
5.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目标导学三:专题探究,深入体悟
1.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中最常见的意有哪些?哪些最让你有所触动,甚至产生心灵共鸣?
例文:《我爱这土地》《太阳的话》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2.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例文:《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其写景绘形绘神,饱含着诗人深切的思念与痛楚回忆,诗节前后的间接反复和诗行排比的形式使散文化得到了一定的约束,仍保持诗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散文与诗的渗透和融合。
3.专三:举办诗歌朗诵会
在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朗诵前要预先练习准备,讲究朗诵技巧方法,读出情味与韵律。
例文:《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素材积累】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